醫療科技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正確坐姿與健康息息相關,若長期坐姿不佳,就會導致肌肉疼痛和不適。醫學研究也證明,不良坐姿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視力問題、中風和肌肉骨骼疾病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有研究團隊發明了一件智能背心,透過機器學習(...

2023/06/05
自供電智能背心 助用家糾正坐姿

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屬常見疾病,當中由肺炎鏈球菌引致的肺炎,更會導致腦膜炎及敗血症。雖然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治療,但也存在各種副作用。有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由海藻細胞構成...

16:00 2023/06/04
【醫療科技】納米機械人治細菌性肺炎 減副作用

港府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及應付多變的實際應用情況。眼見本地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讓無醫學及科技相關學歷背景和工作經歷的黃詩慧及伍浩楠,決意轉行並投身本地...

10:00 2023/06/03
【科企人才】無專科背景青年投身初創 自創小工具添成功感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項目於「2023年日內瓦發明展」中獲得26個獎項,含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為歷年來成績最佳,其中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湯啟宇統籌的「强力可穿戴外肌肉」項目,更獲沙特阿拉伯代表團...

2023/05/29
中大人造肌肉 助中風脊椎患者「動起來」

研究顯示每4名兒童就約有1名兒童會出現語言問題,而神經系統在年幼時可塑性最大,因此於嬰兒時期進行早期介入,治療更有效。香港中文大學研發的「早期語言發展預測技術」,於「2023年日內瓦發明展」中榮獲金獎...

2023/05/29
新技術預測語言障礙 嬰兒期識別及早治療

本港創科機遇處處,職位空缺亦與日俱增。本地醫療科技初創新發病毒診斷(EVDL)聯合創辦人兼總裁劉樂庭認為,研發創新科技不難,但要將其轉化至可量產的產品便很難。要物色開發生產流程,及以其標準化方面的人才...

2023/05/29
「生產次次要成功」 創科人才永不夠

初創公司將科研成果產品化時,需要面對開發生產流程人才不足的挑戰外,也難以大量投放資金,將產品綫自動化。當產品流程仍涉及大量人手操作時,人為失誤所造成的次品也會浪費公司資源。 作對位標記 增準繩減浪費...

2023/05/29
自創小工具 加快工序添成功感

除了金融業,創科業被港府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港府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的同時,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及應付多變的實際應用情況。 眼見本地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沒有醫學及科技學歷和...

2023/05/29
青年喜挑戰 轉跑道投身醫療初創

港大醫學院及科技園合作成立細胞治療實驗室昨開幕,實驗室將用作研發及培訓科研人才用途,為血癌患者提供CAR-T免疫療法等臨床研究。港大昨亦交代免疫及細胞治療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計劃於葛量洪醫院興建「賽馬...

2023/05/24
港大細胞治療實驗室 研血癌免疫療法

如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初創企業Neuralink等的美國科技公司,一直積極研發能置入人體的醫療科技技術,惟相關大腦植入物技術,一直未獲當局批准。 Neuralink競爭...

2023/05/22
美初創大腦植入物裝置 研發進度領先馬斯克企業

如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初創企業Neuralink等美國科技公司,一直積極研發能置入人體的醫療科技技術,以改善部分疾病患者的生活。惟相關的大腦植入物技術,一直未能獲得當局批...

18:01 2023/05/19
【醫療科技】美國初創研大腦輔助通信設備 獲FDA「突破性設備」認可

香港貿易發展局策動的第2屆「國際醫療健康周」成功召開,兩大旗艦活動:第3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及第14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亦已順利完成。 國際醫療健康周共同探究粵港澳大灣區驅動醫健創新...

20:06 2023/05/18
【醫療健康】第2屆國際醫療健康周連繫全球 林建岳:凸顯香港醫療健康產業優勢

第二屆「國際醫療健康周」於今周展開,活動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策劃,其中一個旗艦活動第三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於5月17日正式揭幕,另一重點活動則為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 14 屆「香港國際醫...

21:08 2023/05/17
【醫療論壇】逾90位環球精英匯聚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探討機遇

第14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於今天起,連續3天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展覽有308家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日本、美國及加拿大的展商參與,規模為歷年最大。有展商表示,首個半天已接觸到7、8個國際買家...

16:20 2023/05/17
【疫後醫療】國際醫療器材展揭幕 規模歷年最大

世紀疫情雖然似乎告一段落,但全球對醫療的需求有增無減,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支援醫療服務,仍然是熱門課題,相關項目的投資亦需求殷切。香港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世界級研究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橋樑的3大優勢,...

2023/05/12
港醫療創新領先地位 靠國策灣區優勢鞏固

第二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將在本月16日至31日舉行,焦點活動為「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及「香港國際醫療保健展」,醫療展參展商數目達303個,屬歷來最多,匯聚多項高端醫療儀器,包括幫助脊髓受損及中風病人...

19:15 2023/05/04
【醫療科技】國際醫療健康周本月16日舉行 匯聚外骨骼機械人等高端儀器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策動的第二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將於5月16至31日舉行,兩大旗艦活動分別是第3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及第14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後者將有300家來自本地、加拿大、內地、日本...

18:05 2023/05/04
【國際醫療健康周】匯聚300展商 一對一商貿配對

聯合國於今年2月發布一項有關人口調查的數據,預計在未來30年內,65歲或以上的人口數目將會上升一倍,其中亞洲是人口老化問題最嚴重的地區,尤其香港預計會是65歲或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 為應對人...

12:11 2023/05/02
【醫療科技】應對人口老化、提升醫療效率 整合科技為醫護帶來新支援

人才隕落!一名18歲男高中生在今日凌晨騎電單車時自撞安全島,送醫不治。據悉,死者生前是一名學霸,曾在高中科技創意競賽獲獎。 最新影片: 綜合台灣媒體報道,死者為高雄一名楊姓男高中生,上個月剛考...

18:58 2023/04/28
【英年早逝】18歲仔考電單車牌1個月 深夜自炒亡生前學業優秀

人人都想提早退休,儲夠一大筆樂享晚年人生。若你擁有600萬作退休之用,你會選擇果斷退休還是繼續工作?普遍打工仔都會計算懂得自己住屋出行娛樂等開支,與家人同住或已有居所,當每個月花費5000,600萬足...

11:12 2023/04/28
儲夠600萬提早退休 現在靠揸的士賺生活費 退休切記3個大忌

【本報訊】疫情期間中央政府援建的落馬洲河套區應急醫院,一直處備用狀態,去年底移交港府。醫管局昨公布,應急醫院用作「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今起(26日)為新界東及新界西聯網醫院病人到醫院作放射診斷...

2023/04/26
河套醫院放射診斷 料年服務7千病人

落馬洲河套區應急醫院去年底移交政府。醫管局公布,應急醫院會用作「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為新界東及新界西聯網醫院病人到醫院作放射診斷,其後會擴展至其他聯網。醫管局預計,每年可為7千人提供服務。 ...

14:43 2023/04/25
【應急醫院】落馬洲應急醫院啟動日間放射診斷先導計劃 4部內地提供診斷儀每年料為7千名病人服務

本港近期發生多宗醫院意外事故,例如在博愛醫院及東區醫院等,出現石屎掉落、燈罩脫落、病房滲水等情況。本地創科企業Compathnion行政總裁陳智銓認為,利用人工智能(AI)監測醫院設備,將有助避免同類...

17:00 2023/04/21
【醫療科技】港企倡採用AI監測設備 減低醫院意外事故

線上會議軟件Zoom早前舉辦「亞太區醫療保健論壇」,探討醫療保健產業數碼化的趨勢。Zoom亞太區負責人Ricky Kapur指出,數碼服務能減低資源成本轉嫁給病人的開支負擔,並幫助應對醫護人手不足及工...

13:30 2023/04/20
【醫療科技】Zoom:數碼服務減病人開支負擔 應對醫護人手不足問題

當病人心律過慢,醫生通常會在病人心肌上安裝「臨時起搏器」,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以電擊刺激心臟、使心率增加,但風險是在往後拆除裝置的過程,或會造成細菌感染等併發症。 有科學團隊開發了一款智能心臟起搏器,...

10:00 2023/04/16
【醫療科技】智能心臟起搏器 無綫實時監測機能

當病人心律過慢,醫生通常會在病人心肌上安裝「臨時起搏器」,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以電擊刺激心臟、使心率增加,但風險是在往後拆除裝置的過程,或會造成細菌感染等併發症。 有科學團隊開發了一款智能心臟起搏器,...

2023/04/11
智能心臟起搏器 無綫實時監測機能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來自香港、內地和澳洲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內窺鏡檢查時如發現病人有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持續出血,以內窺鏡鉗作初步治療可能會更有效降低進一步出血的風險。研究結果已在《內...

17:14 2023/04/09
【醫療科技】中大發現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新方法 較標準治療更加有效

科技股強勢,帶動恒指向上,突破自1月尾22700見頂後調整下降軌。現階段港股走勢確實有好轉跡象,包括昨日提及的醫療科技平台板塊、新經濟板塊表現均跑贏大市。圖表上3月20日及21日的身懷六甲待變走向視作...

12:19 2023/03/30
【恒指結算日】港股多變 提防假突破

國際銀行危機的不確定性仍然左右市場,市場預期聯儲局加息步伐會放慢,資金從傳統板塊回流科技股,近日科技股明顯跑贏大市。當中可留意醫療科技,符合「醫療」「科技」兩大國策環節。 國家印發《關於進一步...

10:51 2023/03/29
資金流入科技股 醫療科技平台走強

生成式人工智能(AI)近日在醫學上的應用取得進展,有初創企業將生成式AI系統引入海外醫院和製藥公司,協助處理文書工作或數據整合,加快醫療程序,更能為罕見病研究提供數據。 然而,醫學界不少聲音認為,A...

2023/03/29
生成式AI整合數據 加快醫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