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咳嗽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内地一家3姊妹從不抽煙,但由去年6月至本月,一年内先後確診肺癌,當地醫生揭患癌原因,並呼籲應定期就醫檢查。 綜合内地媒體報道,浙江紹興市的59歲大姐林亞中,去年6月一次常規體...
內地傳媒報道,南方多省近日發布流感預警,其中廣東流感夏季流行高峰殺到,部分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當地疾控中心提醒長者、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照顧嬰幼兒人員和醫務人員等六大人群要特別防範流感。 流感...
近日本港新冠確診個案維持300宗左右,有中醫機構指,第五波疫情期間,市場對中醫需求大增5成,近日確診人數雖有回落,但求醫人數亦不減。中醫師指有不少求診病人於康復後出現「長新冠」的病徵,例如記憶衰退或失...
肺癌是本港的首位致命癌症。於2020年共有3,910人死於肺癌,佔癌症死亡人數的26.4%。由於在早期階段很難發現病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一個有關此症的專題報道,無論是病人或一般大眾,都應對...
27歲的英文補習社老師阿恩今年4月初身體不適,入院證實患上白血病,情況相當危殆需入ICU搶救,目前急需進行骨髓移植。阿恩受訪時提起家人及愛犬一度哽咽,希望有合適人士捐贈骨髓,直言「多一個人,多一個機會...
真人密室逃脫遊戲近年深受年輕人青睞,玩家進入密閉空間通過解謎逃脫,緊張又刺激。福建福州一名00後女生小悠(化名)是密室逃脫愛好者,惟近兩個月每周去2到3次密室後,出現突發胸悶、乾咳等症狀,被醫院診斷為...
46歲菲傭於2016年來港工作近4個月後去世,其間疑因工作導致睡眠不足,並出現頭痛及背痛情況。死因庭今(7日)展開研訊。死者胞妹今透過視像系統作供稱,死者每天凌晨3時便需要起床工作,又要等待女僱主回家...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2019年本港錄得5,575宗肺癌新症,死亡個案有4,033宗,在各項癌症中名列首位。肺癌初期徵兆並不明顯,往往到晚期才確診,因此死亡率偏高。有胸腔外科醫生就曾分享一個簡易自我...
台灣疫情持續,台灣的衛福部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6月3日)公布新增76,564宗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2宗死亡。曾志偉的女兒、藝人曾寶儀周一及周二接連發文,分享確診後隔離到痊癒的經歷,而其66...
今日(31日)是「世界無煙日」,本港吸食傳統煙人口比率下降至9.5%新低。醫管局的「無煙新天地」戒煙服務每年協助過萬名吸煙者戒煙,當中逾半成功戒煙,疫情下有更多煙民關注個人健康而尋求戒煙協助,有中年男...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22日)公布新增79,441宗本土病例,較上日較少逾5,000宗,連降3天,惟新增中重症數創高達256宗,包括3名兒童,其中兩人腦炎,另再多53人死亡。 *21:20 更...
隨著各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更多關於感染後出現後遺症的研究出爐。美國大型研究發現,逾4分3的患者雖未曾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但在痊癒數月後仍出現咳嗽等後遺症病徵。研究分析保險索償數據後指,新冠後遺症持續影...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疫情下,大人小朋友都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故意向他人咳嗽,不但沒禮貌,更有機會播毒。不過,有台灣兒科醫生卻指,有媽媽帶小二兒子前來,男生一進診症室就除口罩向醫生狂咳,媽媽竟解釋這只是遊戲,更斥責同...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他亦提醒在新冠病毒...
北京疫情仍在發展,連日新增雙位數確診。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發現多例感染者出現呼吸道症狀後核酸檢測仍為陰性的情況,提醒市民即使核酸檢測陰性,仍不可掉以輕心。 在昨日(4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
打鼾是日常正常舉動,但當一呼一吸的鼻鼾聲起伏有致,呼吸卻突然打斷,此時就要擔心了,可能睡眠窒息症已埋身,這是一種嚴重的睡眠障礙,患者可以一次停止呼吸10秒或更長時間,在香港估計有超過10萬人受到睡眠窒...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 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他亦提醒在新...
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年約6歲的男童,拿著零食放落口後,走上沙發蹦蹦跳跳,而嘴裡的食物還在咀嚼,邊食邊跳,突然男童面露驚慌神色,不停咳嗽,食物疑似跌落氣管,他用手掩住喉嚨位置,原來他不小心被食物鯁喉,...
西班牙一名醫護在20日內2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全球新冠疫情出現以來,錄得重複感染相隔最短時間。該名女醫護首次感染為Delta變種,第二次則感染Omicron變種。 首染Delta 再中Omicron ...
新冠疫症肆虐兩年多,本港現稍見曙光,但不代表可以鬆一口氣,因為部分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腦霧、記性差及長咳等,或多或少感到困擾。 要紓解「長新冠」,從飲食入手亦有效,...
全港小學將由明日(4月19日)起有序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向家長及學註提供復課貼士,提醒學童在每天上學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測試結果陰性才回校。而學童亦要每天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如身體...
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累積逾百萬港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確診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咳嗽、腦霧和皮膚問題。若以中醫角度,以上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咳嗽分體質 註冊中醫師張琛表示,Om...
內地多地近日有居民因氣溶膠而染疾,據報道,有專家表示,預防的方法是通風和消毒等措施。 根據3月14日發布的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有3種: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
政府今日(12日)公布由明日起,旅客經由陸路出入境管制站或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前往內地或澳門時,在2019冠狀病毒病特別檢測安排下須接受的額外快速核酸檢測,將改以鼻咽拭子收集檢測樣本(原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依然徘徊六、七千宗,不少人「中招」後仍要面對連串的復康後遺,例如痰多咳嗽不止甚至是肌肉痠痛及腹瀉,對患者來說不無困擾。 以下由中醫師推介多款輕症患者病狀紓緩食療湯水,種類多元,男...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當中更有大量小朋友不幸染疫,染疫後如何紓緩不適,康復後如何固本培元?《湊得輕鬆啲》今集請來註冊中醫師古鎧綸,分享如何提高小朋友免疫力。 疫情爆發至今,古鎧綸醫師透過視像診症去為染...
最近不斷咳嗽,痰中更帶有血絲?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出,若還出現喉嚨乾痛、唇鼻乾燥等症狀,則很大機會屬於「風燥咳嗽」。她講解風燥咳嗽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