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咳嗽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日(22日)公布新增79,441宗本土病例,較上日較少逾5,000宗,連降3天,惟新增中重症數創高達256宗,包括3名兒童,其中兩人腦炎,另再多53人死亡。 *21:20 更...
隨著各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更多關於感染後出現後遺症的研究出爐。美國大型研究發現,逾4分3的患者雖未曾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但在痊癒數月後仍出現咳嗽等後遺症病徵。研究分析保險索償數據後指,新冠後遺症持續影...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疫情下,大人小朋友都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故意向他人咳嗽,不但沒禮貌,更有機會播毒。不過,有台灣兒科醫生卻指,有媽媽帶小二兒子前來,男生一進診症室就除口罩向醫生狂咳,媽媽竟解釋這只是遊戲,更斥責同...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他亦提醒在新冠病毒...
北京疫情仍在發展,連日新增雙位數確診。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發現多例感染者出現呼吸道症狀後核酸檢測仍為陰性的情況,提醒市民即使核酸檢測陰性,仍不可掉以輕心。 在昨日(4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狀...
打鼾是日常正常舉動,但當一呼一吸的鼻鼾聲起伏有致,呼吸卻突然打斷,此時就要擔心了,可能睡眠窒息症已埋身,這是一種嚴重的睡眠障礙,患者可以一次停止呼吸10秒或更長時間,在香港估計有超過10萬人受到睡眠窒...
猶記得早前疫情嚴重時,在公眾場所咳幾聲也會惹來側目,其實這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致。 老人科專科醫生黃德祥指不少人患病又不自知,建議大眾應定期進行慢阻肺病的篩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他亦提醒在新...
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年約6歲的男童,拿著零食放落口後,走上沙發蹦蹦跳跳,而嘴裡的食物還在咀嚼,邊食邊跳,突然男童面露驚慌神色,不停咳嗽,食物疑似跌落氣管,他用手掩住喉嚨位置,原來他不小心被食物鯁喉,...
西班牙一名醫護在20日內2次感染新冠病毒,是全球新冠疫情出現以來,錄得重複感染相隔最短時間。該名女醫護首次感染為Delta變種,第二次則感染Omicron變種。 首染Delta 再中Omicron ...
新冠疫症肆虐兩年多,本港現稍見曙光,但不代表可以鬆一口氣,因為部分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腦霧、記性差及長咳等,或多或少感到困擾。 要紓解「長新冠」,從飲食入手亦有效,...
全港小學將由明日(4月19日)起有序分階段恢復面授課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向家長及學註提供復課貼士,提醒學童在每天上學前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測試結果陰性才回校。而學童亦要每天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如身體...
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累積逾百萬港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確診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咳嗽、腦霧和皮膚問題。若以中醫角度,以上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咳嗽分體質 註冊中醫師張琛表示,Om...
內地多地近日有居民因氣溶膠而染疾,據報道,有專家表示,預防的方法是通風和消毒等措施。 根據3月14日發布的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有3種: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
政府今日(12日)公布由明日起,旅客經由陸路出入境管制站或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前往內地或澳門時,在2019冠狀病毒病特別檢測安排下須接受的額外快速核酸檢測,將改以鼻咽拭子收集檢測樣本(原以鼻腔和咽喉合併拭...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依然徘徊六、七千宗,不少人「中招」後仍要面對連串的復康後遺,例如痰多咳嗽不止甚至是肌肉痠痛及腹瀉,對患者來說不無困擾。 以下由中醫師推介多款輕症患者病狀紓緩食療湯水,種類多元,男...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當中更有大量小朋友不幸染疫,染疫後如何紓緩不適,康復後如何固本培元?《湊得輕鬆啲》今集請來註冊中醫師古鎧綸,分享如何提高小朋友免疫力。 疫情爆發至今,古鎧綸醫師透過視像診症去為染...
最近不斷咳嗽,痰中更帶有血絲?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inci)在「CheckCheckCin」facebook專頁指出,若還出現喉嚨乾痛、唇鼻乾燥等症狀,則很大機會屬於「風燥咳嗽」。她講解風燥咳嗽的特徵...
天文台今日(8日)表示,乾燥的大陸氣流正為本港島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下午大部分地區的相對濕度下降至約30%。而天文台錄得的相對濕度曾下降至22%,是天文台總部自1984年設置自動氣象站以來4月份的最低...
孕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免會擔心影響胎兒健康。註冊中醫師黃晶晶懷孕3個月時,確診感染Omicron,一度喉嚨痛至失聲,至第13日才被送院。在家等候期間,她服用中成藥及配搭食療紓緩症狀,目前已完全康復,...
政府今日(8日)宣布,已接種三劑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在接種最後一劑疫苗至少3個月後,可接種第四劑疫苗。所有合資格人士即日可到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到公立醫院的新冠疫苗接種站,領取「即日籌...
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但不少研究指其導致病徵較Delta變種輕微。英國近期研究發現,確診Omicron變種患者恢復期會較Delta變種短,失去味覺及嗅覺機會亦較低,但喉嚨痛等徵狀則更...
不少人確診時出現喉嚨痛等不適症狀,育有三孩的營養師李杏榆(Annie)亦不例外,她今年2月確診,經過10日居家隔離後轉陰性,她分享10種簡單食材紓緩喉嚨痛症。 Annie憶述,確診首日當晚有發燒,之...
第五波疫情嚴峻,至今累計逾116萬人確診,育有三孩的營養師李杏榆(Annie)今年2月確診,期間經歷喉嚨痛、聲沙等不適症狀,經過10日居家隔離後終轉陰性,她分享抗疫經歷,以及實戰靠簡單食材紓緩痛症。 ...
第五波疫情下,染疫人數急增,用作照顧新冠病人的負壓病房供不應求,在2月中更有大量病人需要在醫院戶外位置等侯。香港城市大學近期改良了其發明、達負壓病房效果的「快速通風系統」,以應付在醫療前線的實際需要,...
確診時最擔憂傳染他人,育有三孩的營養師李杏榆(Annie)今年2月確診,期間經歷喉嚨劇痛、聲沙等不適症狀,經過10日居家隔離終轉陰性。在隔離期間,Annie不忘做足防疫措施,8招防疫法,終成功防止3子...
新冠單日確診數字稍有回落,然而不少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痰多、咳嗽和腦霧。若以中醫角度,新冠所引發的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註冊中醫師吳裕城說,患者的肺部功能會明顯下...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個案依然徘徊七、八千宗,不少人「中招」後仍要面對連串的復康後遺,例如痰多咳嗽不止甚至是肌肉痠痛及腹瀉,對患者來說不無困擾。 以下由中醫師推介多款輕症患者病狀紓緩食療湯水,種類多元,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