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航天科技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早前脫離中國太空站,獨立在軌飛行33天後,今日(6日)凌晨3時許與中國太空站完成再次對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五號與太空站完成再次對接。這是中國太空站建成後首次同時與一...
【本報訊】神州十五號3名航天員完成六個月在軌工作返回地球,返回艙昨早在內蒙古東風着陸場順利降落,神十五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該3名航天員已乘機抵達北京,將進行醫學檢查評估安排休養,之後將在北京...
深圳生產的全球首架載人飛碟上周六(3日)在深圳人才公園起飛,吸引市民駐足觀看。 據《南方日報》報道,這款垂直起降飛碟載人飛行器,由深圳幽浮飛碟科技有限公司製造,在南山低空經濟投資推介會暨行業發展論壇...
神州十五號3名太空人完成六個月在軌工作返回地球,返回艙今早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順利降落,神十五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3名太空人已乘機抵達北京,將進行醫學檢查評估安排休養。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中小學近年積極推動跨學科學習活動,把不同範疇的概念、技能有效地連貫起來,融會在教學計劃中,讓學習經驗與空間更廣闊。天水圍官立小學早前舉辦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便以「美哉中華」為題,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
周二(5月30日)上午9時31分,搭載着神舟十六號宇宙飛船的火箭成功升空;下午4時29分,神舟十六號與神舟十五號成功對接;下午6時22分,「神十五」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十六」...
中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日(30日)上午9時31分左右發射升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下午4時29分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3名航天員隨後進入空間...
「神舟十六號」於今(30日)早成功發射升空,行政長官李家超隨即在社交平台撰文表示,他與團隊一同觀看直播,形容為「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對此感到驕傲及興奮。他亦指,政府會積極推動本港航天科技發展及教育...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於今日(30日)上午9時31分發射升空,執行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個載人飛行任務。3名航天員包括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是中國首度有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執行飛行任務。 中...
天宮太空站已建成並全面運營,中國載人航天着眼新一重大工程。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正式公布,目標在2030年前將中國人送上月球,尋求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 尋求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技術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佈,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瞄準周二(30日)上午9時31分發射,前往中國天宮太空站。神舟十六號飛船3名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組成,景海鵬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先後參加過...
【本報訊】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昨日(22日)宣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後續將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計...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團隊,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展開合作研究項目,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昨晚 (10日) 由「天...
中國可重覆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276天後,周一(8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是外界所知中國可重覆使用試驗航天器的第二次飛行,官方從未公佈其影像、型號以至航天器具體種類,相當神秘,內地不少網民和一些媒...
【本報訊】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軌飛行276天後,周一(8日)成功返回預定着陸場,標誌此次試驗圓滿成功。 在軌飛行276天 廉價上太空可行 新華社報道,中國可重複使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國科學家從嫦娥五號採集月球土壤中,首次發現天然玻璃纖維。專家表示,這些玻璃纖維是月球遭受隕石撞擊,導致礦物熔化和快速冷卻而形成,具有優異的加工成型特性。這次發現肯定了在月球表面就地取材生產玻璃的可行...
新華社報道,中國可重覆使用試驗航天器周一(8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中國可重覆使用試驗航天器是次在軌飛行276天,其返回標誌此次試驗圓滿成功,中國可重覆使用航天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組合體,今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將擇機發射。 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
【本報訊】「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昨於安徽合肥舉行啟動儀式,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在活動上,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央視新聞報道,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製圖標準分別製作的火...
在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製圖標準分別製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周四(20日)試射「星艦」(Starship),但升空僅4分鐘便爆炸。美國太空總署(NASA)則力撐,指今次試射有望帶來更大回報。 美前國師班...
金融海嘯年代的美國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是個知華派,他今年初發表文章,指出美國試圖與中國脫鈎的政策失敗,中國早已是世上三分之二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自己也做不到與中國脫鈎,逼使其「盟...
北韓領袖金正恩近日視察及指導北韓國家宇宙開發局,要求如期發射已完成製作的「軍事偵察衛星1號」。金正恩愛女金主愛(音譯)繼續陪伴父親,出席今次活動。 金正恩帶愛女觀賞體育比賽 祖父生日尚未參謁太陽宮 ...
零距離體驗航天科技,為進軍太空早作準備!本港「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35名學員,早前到訪珠海太空中心,除親身體驗國家航天科技進步之外,並與內地航天專家交流,增潤最新航天科技及太空科學的認知,並提高對航天...
【本報訊】大陸昨日(16日)成功發射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台灣指部分火箭殘骸墜入北部外海警示區,未影響台灣安全;衛星發射時段前後,共33架次飛機飛替代航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昨宣布,昨日上午9時...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日宣布,成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中國首顆、國際上第三顆主動降水測量衛星。台灣方面表示,部分火箭殘骸墜台灣北部外海警示區。此前,中國海事部門宣布,由於可能有火箭殘片墜落,將於周日禁止...
【本報訊】針對有報道稱大陸擬在台灣北部劃設禁飛區,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這一說法不準確,又指當日涉及航天活動,提前預告是確保安全飛行,是負責任的做法。 汪文斌指出,按照慣例,民航部門提前發布...
中銀香港資助首屆「青少年航天科普計劃」,計劃早前舉辦第一場内地航天遊學考察團,35名學員到訪珠海全新青少年科普研學基地—珠海太空中心,親身體驗國家航天科技進步,並與内地航天專家進行交流,了解最新航天科...
身後歸宿有了多種選擇,北京一間航天公司推出「太空葬」,可將逝者的紀念品或骨灰安置在太空中。對此網民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有新意,有人則擔憂製造太空垃圾。 據粉絲過百萬的微博用戶「China航天」發布,北...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太空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計劃6月返回地面。執行神舟十六號和神舟十七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展開任務訓練。 央視新聞報道,中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