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 下頁
共 224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今天(5日)開幕,會議即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根據新華社公布草案原文,創新科技成今後5年重要戰略。其中,將設立大...

中國探索火星之旅持續進行中,國家航天局發布3張由「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張黑白圖像和1張彩色圖像,可見火星表面的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以及火星北極區域。 火星表面原來是這樣 ...
【本報訊】中國研發的全球首個「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衞星」,將於今年7月出廠待發射。激光雷達衞星比傳統被動遙感探測衞星精確度更高,有助實現碳中和目標。 歷時6年 首採主動激光雷達 據新華社周二(...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前後,多次重申不與中國脫鉤,但《華爾街日報》報道指,拜登政府已啟動預計延綿數月的談判,部署與盟友一同向中國打科技戰,當中攻、與守兼備,包括明確的思路--不讓中國獲...

國產C919大型客機製造計劃有突破進展,中央電視及人民日報網站台報道,C919生產商中國商飛公司周一(1日)與東方航空集團(0670)正式簽署銷售合約,由東航購入5架C919客機、供中短航線使用;其中...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周三(24日)早上6時許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火星停泊軌道。探測器將在停泊軌道上運行約3個月,為大約5月擇機著陸火星做好準備。 「停車」3個月是為穩妥 據中...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緊張未有顯著緩和、各方估計兩國科技戰將延續;在關鍵時刻,外媒稱中方考慮限制向美國出口稀土,以精準打擊其高科技產業,但中國媒體卻瞬間為這一論調降溫。如稀土真的是絕招,為何中方...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周一(22日)上午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別是嫦娥五號任務取得的成就。與此同時,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首次公開亮相。 ...

Apple TV+將推出第二季原創影集《太空驕子》(For All Mankind)。 第二季《太空驕子》接續第一季的架空歷史情節,共十集,首集將於2月19日首播。 由美劇《碳變》(Alter...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未明顯改善,科技戰更預期會延續下去。多間外媒報道,中國正在探索透過限制稀土出口,打擊美國國防工業。稀土對美國國防承包商至關重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

【本報訊】早前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宣布,在本年開展首個平民太空飛行任務。當中一名參與者Jared Isaacman(38歲),曾經設立私營飛機公司,現時為美國科企Shift4 Payments...

【本報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火星捕獲後,將進行「遠火點平面機動」,也就是來一個「側手翻」,由橫着繞火星轉改為豎着繞火星轉。這樣,「天問一號」就能看到火星的南極與北極了。 2月...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為進入火星軌道,並向地球傳回影像,展示天問一號實施近火制動時發動機點火,探索器被火星引力捕獲的過程。 國家航天局發佈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入軌過...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10日成功「煞車」,進入火星軌道範圍,預料在5月至6月期間擇機著陸,有望一次過完成「繞、著、巡」三步,成功第二個在火星上「開車」的國家,創造航天史上的紀錄。美國自然是成完上述...

中國火星任務天問一號經過超過202日飛行,終於到達火星。天問一號2月10日(周三)年廿九,成功實施「近火制動」剎車,進入火星軌道。近火制動操作只有一次機會,時機和力度都必須非常精準,分秒不差,這樣天問...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10日(周三)晚成功進行「太空剎車」,在中國農曆新年除夕前進入環火軌道,完成火星探測任務關鍵一步。 央視新聞報道,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環繞器300...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月10日(周三)晚上成功實施「近火制動」,在中國農曆新年除夕前夜剎車進入火星軌道。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Perseverance)早約一周抵達火星,但阿聯酋已比中國捷足先登。阿...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經過逾半年飛行,成功到達目的地。天問一號2月10日(周三)年廿九,成功實施「近火制動」,在接近火星處減速,進入火星軌道。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Perseverance)早一周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