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港府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及應付多變的實際應用情況。眼見本地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讓無醫學及科技相關學歷背景和工作經歷的黃詩慧及伍浩楠,決意轉行並投身本地...

10:00 2023/06/03
【科企人才】無專科背景青年投身初創 自創小工具添成功感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早9時31分發射升空。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教授及其團隊,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支援下,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

19:30 2023/05/30
【太空科研】中大隴黃大豆隨神舟十六號升空 展開首個香港農業科學實驗項目

本港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創科人才需求興日俱增。香港大學於去年推出全港首個5年制理學士及法學士雙學位課程,培養具科學專長的法律專才,首年取錄了12名學生。有學生表示課程迎合人工智能、創科發展新趨勢,能針對...

09:00 2023/05/30
【大學課程】港大法學、理學雙學位課程符AI、創科發展趨勢 為學生建獨特優勢增競爭力

除了金融業,創科業被港府視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港府積極推動創科發展的同時,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以填補在技術端上的缺口及應付多變的實際應用情況。 眼見本地創科事業將迎來重大機遇,沒有醫學及科技學歷和...

2023/05/29
青年喜挑戰 轉跑道投身醫療初創

【醫藥行業】面對人口老化、新型病毒面世等的挑戰,藥廠研發新的治療方式及藥物的步伐亦未有停下。海通國際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董事總經理余文心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看好醫藥行業為永遠的朝陽行業,因研發新藥的需...

2023/05/22
海通國際余文心:中藥業受惠國企改革

2022年對於科技行業的公司來說是困難的一年。當科技股下跌時,投資者會希望尋找相關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原因比其他原因更突出:利率上升。 事實上,利率上升損害大多數板塊...

11:30 2023/05/16
加息周期尾聲撑成長板塊 科技股看俏

香港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的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5月10日晚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升空,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天宮」。林漢明表示,作為本港首個於太空進...

11:03 2023/05/15
【農業科學】中大「根瘤菌」升空 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世紀疫情雖然似乎告一段落,但全球對醫療的需求有增無減,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支援醫療服務,仍然是熱門課題,相關項目的投資亦需求殷切。香港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世界級研究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橋樑的3大優勢,...

2023/05/12
港醫療創新領先地位 靠國策灣區優勢鞏固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團隊,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展開合作研究項目,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昨晚 (10日) 由「天...

18:56 2023/05/11
【大學科研】中大「大豆固氮菌」隨天舟6號升空 成本港首個太空農業研究項目 

再鼎醫藥(09688)首季虧損收窄四成至4,910萬美元,每股普通股虧損為0.05美元,而虧損淨額減少主要是由於 產品收入增長高於經營費用的增長和包括利息收益及匯兌收益在內的營業外收入增 加。 期內...

09:13 2023/05/10
【業績|生科】再鼎醫藥首季虧損收窄四成 產品收入按年增長36%

今天許多人想做護士,可能是因為前景好、人工高、方便移民。但對於曾心怡(Sammi)來說,是一位從9歲開始確診一型糖尿病便要經常出入醫院,經常接觸醫護人員,因此夢想有一天能成為兒科糖尿病專科護士,以自身...

2023/05/10
00後女生自小確診一型糖尿病 立志成為兒科糖尿病專科護士

白血病及淋巴癌是本港常見癌症,近年醫學界利用新興免疫療法(CAR-T),透過改造患者自身的血液細胞,用以為癌症患者提供治療。不過目前治療大多需於外國進行,費用以百萬計。中文大學下月起將會開設「先進治療...

05:35 2023/05/08
【科研發展】中大6月起開設先進治療產品實驗室 最快年底為20名公院血癌患者提供CAR-T治療

多間本地大學積極發展生物醫學,其中科大正向立法會申請8億撥款,在清水灣校園內興建一座約8層高的生物學科研大樓。另一邊廂,香港大學醫學院亦計劃,把醫學院內的小型GMP實驗室,遷至沙宣道以東的新大樓。 ...

2023/05/08
病人需求多於產品 院校不存競爭

白血病及淋巴癌是本港常見癌症,近年醫學界利用新興免疫療法(CAR-T),透過改造患者自身的血液細胞治療癌症;惟需將患者的血液製品運到外國加工,不但需時1至2個月,費用更是數以百萬計。 中文大學香港生...

2023/05/08
中大12天改造血製品 加快免疫療法

殿堂級影后毛舜筠一向保養得宜,以健康活力形象示人,最近積極參與的電影更大獲好評,她更擔任TRU NIAGEN 樂加欣最新代言人。 屈臣氏OO線 下及線上獨家推出的NAD保健品—TRU NIAGEN 樂...

17:34 2023/05/05
【母親節2023】毛舜筠推薦屈臣氏獨家TRU NIAGEN樂加欣 修復細胞達至逆齡抗衰老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策劃的第2屆「國際醫療健康周」將於5月16至31日舉行,其間兩大旗艦活動,分別是第3屆「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及第14屆「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後者將有300家來自本地、內地、加拿大...

2023/05/05
國際醫療健康周 5.16開鑼

香港科技大學計劃申請逾8.3億元,在清水灣校園興建樓高8層的科研實驗大樓,支持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和科技發展,重點設施包括「基因組件合成平台」,讓科研人員透過基因工程改善人類福祉。 教育局指科大已同...

2023/05/03
科大擬8.3億建新大樓 研合成生物學

港股近期成交偏弱,港交所(00388)股價回調。然而,展望今年餘下時間,成交有望回升,新股集資也有望復甦,投資者可趁現時股價弱勢收集。 今年首季,港交所收入按年上升19%,按季上升7%;股東應佔溢利...

2023/04/29
成交有望回升 港交所趁低買

信達生物(01801)於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共取得總產品收入約11億元人民幣,按年及按季穩步增長一成,主要是得益於達伯舒 (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和其他產品組合整體銷量的持續增長。 公司指,隨着中國...

16:49 2023/04/27
【生科股】信達生物首季收入升一成 3款創新藥有望年內獲批上市

回顧中資股2022年的全年業績報告,中金指出,中資企業去年表業績,大幅下滑後有望溫和修復。並預期企業盈利能否更進一步上行,取決於,能否把當前較為寬鬆的流動性轉化為增長,提升整體經濟和企業的投資回報率。...

13:55 2023/04/22
中金:中資股業績有望修復 企業盈利進一步上行

前期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從1月底調整至4月初,最大下跌幅度為22.6%,在從去年10月初開始反彈了三個半月的快速反彈之後,指數經歷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注1)。 我們認為調整已經比較充分。前期造成調...

11:00 2023/04/19
中國創新藥板塊蘊含巨大潛力

康希諾(06185)宣布,集團開發的二價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該疫苗由集團及下屬公司康希諾(上海)生物研發有限公司、康希諾(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

08:09 2023/04/17
【新冠疫苗】康希諾二價新冠mRNA疫苗獲中國藥監局臨床試驗批件

默克藥廠(Merck,美:MRK)公布,擬以每股200美元現金收購普羅米修斯生物科學(Prometheus Biosciences,美:RXDX),相當於股份價值108億美元(約848億港元)。默克藥...

22:07 2023/04/16
【美股併購】默克藥廠溢價75%收購Prometheus 涉資848億港元

國內政策鼓勵創新藥研製,醫藥板塊迎來密集催化劑,新一輪醫藥投資周期有望重啟,相關板塊近期獲資金追捧,投資者不妨吸納生物科技ETF(02820)。 資金悄然湧入生物醫藥板塊,其中,創新藥(Innova...

2023/04/14
資金大幅增加「創新藥」量

恒生指數中午收報20209點,跌99點。期指應如何部署?《香港經濟日報》專欄作者石鏡泉(石Sir)推介中船防務(00317)、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並分析受壓股復星旅遊文化(01992),詳情...

12:28 2023/04/13
【石Sir午市閒談】今日推介中船防務、金斯瑞生物科技  並分析受壓股星旅遊文化

在大學工作的其中一種快樂,就是遇到很多天才橫溢的專家,學習很多從未想像過的知識。最近獲裘槎醫學科學教授席的黃秀娟教授,在就職演講談到「眾裏尋『它』千百度」,那個「它」竟是人類糞便中找到的腸道微生物。 ...

12:50 2023/04/10
【糞便移植】港爸便血3年不敢出街 移植兒子糞便微生物入腸6小時見效

市場對於人工智能概念情緒極度熾熱,但市場上直接對應的投資並不多,相比傳統龍頭與單純概念股,最近股市上有可能出現了真正相關度較高的股份。 市場對於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

2023/04/06
AI概念股 真假須辨明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於2022年收官,隨着2023年的到來,新一輪國企改革正逐步開啟。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對比前兩年,今年的國企改革政策更為細緻和深化。 3月3日,國...

17:30 2023/04/04
華夏基金:國企改革及醫藥板塊潛力分析

據香港投資推廣署去年所做的初創企業(Startup)統計調查顯示,香港初創公司的數量及其僱員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共3,985家初創公司及僱用了近1.5萬名員工。 為了支持及鼓勵年青創業家實踐其抱負...

15:40 2023/03/31
【創科發展】支持年青創業家 JUMPSTARTER環球創業比賽疫後增3大領域

再鼎醫藥(09688)去年總收入增加49%至2.15億美元。產品收入增加47.6%至2.13億美元。虧損淨額減少37.1%至4.4億美元,不派息。 再鼎醫藥今早9時06分停牌,並於再午後復牌,現跌半...

14:16 2023/03/31
【業績|生科】再鼎醫藥午後復牌跌半成 去年虧損收窄至4.4億美元 目標2025年底前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