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俄羅斯人口統計顯示,與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年後,人口減少約55萬。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周二(28日)出席會議時表示,俄羅斯應該回歸傳統,養育更多子女,呼籲俄羅斯家庭生育8個或以上子女。...

今日 14:05
俄人口少55萬 普京促家庭生8個或以上

港府在上月2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會向即日起出生的BB派發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措施推出近一個月,入境處向傳媒表示,截至本月20日,已接獲761宗新生嬰兒獎勵金申請,即政府至少需派出1,522...

13:53 2023/11/28
$2萬元生育津貼丨首月最少761位BB「收錢」 即睇新生嬰兒獎勵金申請懶人包

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報,針對網民反映的武漢普仁醫院從事代孕、武漢瑞博祥司法鑒定所出具虛假親子鑒定等問題,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公安、司法等部門,進駐涉事醫院及鑒定機構開展調查。當局已暫停...

13:01 2023/11/28
涉從事代孕 武漢普仁醫院暫停出世紙簽發資格

南韓統計局周一(27日)發布數據,指人口老化趨勢加劇及出生率創新低,預計南韓年輕人的數量會於未來30年減少一半。 統計局分析指,2020年的19歲至34歲年輕人數量為1,021萬人,佔全國整體人口比例...

2023/11/28
南韓年輕人 2050年料減半至521萬

在這個動亂的世界,不少年青人對未來感絕望,更抱着「不生育」主義,香港政府亦要派二萬鼓勵生育,不過似乎動推力不大。近日,有台灣女歌手詹子晴在社交平台留言被長輩催生,她稱與老公一早有共識不生孩子,卻被長輩...

17:41 2023/11/26
【生育爭議】 不生B被長輩批沒盡社會責任 結婚3年女歌手反擊:女人活得還不夠累?

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香港廁所協會於上星期公佈「2023年最佳公廁選舉」結果,由位於大埔科學園白石角公廁獲得金獎,而銀奬為馬鞍山馬料水海濱公廁,銅奬則由西灣河海寧街公廁奪得。白石角公廁內...

11:00 2023/11/24
網絡熱話│本年度最佳公廁選舉結果出爐 AIRSIDE育嬰室靚到可以鼓勵生育?

「離婚界KOL」張致恒(Steven)與太太區燕雯(雯雯)多次鬧離婚,但依然得個講字。近日Steven到一間情趣用品店打工搵錢養家,惹來網民議論紛紛。其中一名網民留言指Steven曾以雯雯要去私家醫院...

17:37 2023/11/23
私院分娩︱雯雯自爆生仔靠家人找數無借老公錢 全港11間私院剖腹分娩$2.2萬起

找代孕生仔竟貨不對辦並非親生?歐美一對白人夫妻希望能夠生孩子,40多歲的妻子卻屢次流產,並被診斷出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夫婦決定找代理孕母生仔,怎料孩子出生後外表卻完全是亞洲種族的特徵,令兩人相當錯愕,...

12:56 2023/11/23
代孕風險︱白人夫妻找代孕生仔驚現亞裔樣 揭代孕公司植錯胚胎人夫1舉動捱轟

為促進生育,多地提出發放「真金白銀」補貼。河南鄭州9月1日起全面實施《鄭州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辦法》,提出對一孩、二孩、三孩分別發放補貼,最高1.5萬元(人民幣,下同)。但不少市民反...

10:42 2023/11/23
生育率 | 河南鄭州明文規定生育有補貼 市民反映領錢無門

港府鼓勵生育,包括向10月25日起在港出生、父或母是永久居民的嬰兒獎勵2萬元。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不少人一起生活,但不結婚,強調是否「婚生」子女,非主要考慮。 倘反應正面 或提前優化部分措施 昨日...

2023/11/22
卓永興指生育獎金 婚生否非重點

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育,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無論是購置居屋,或者縮減公屋輪候時間等鼓勵生育的措施,如果反應很好的話,政府不排除提前優化計劃。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上,工聯會議員郭偉強表示,2...

19:41 2023/11/21
【鼓勵生育】卓永興︰不少人一起生活不結婚 是否「婚生」非政府主要考慮

香港約有百分之六至十二的育齡女士患多囊卵巢症,並受月經周期不穩、Androgen賀爾蒙高、胰島素抗阻、慢性無排卵等困擾。通常更伴隨高血脂、血糖和血壓,更易患上代謝症候群和糖尿病。 高體脂率的女性,其實...

2023/11/20
減脂肪可令經期準時

最近,特首施政報告其中一項引發熱烈討論的措施,是向新生嬰兒發放二萬元現金獎勵,皆因本港平均子女數目持續下降,政府從而希望多方面鼓勵生育。平均子女數目下降的趨勢亦令不少子女照顧數代人的生活重擔加劇。富衛...

08:00 2023/11/17
高齡化社會 誰明「夾世代」心聲?

已育有一子一女的可嵐,第3胎女兒即將出世,榮升3孩媽媽,她今胎選擇在私家醫院順產,隨時生得的她日前已經準備好「走佬袋」,她謂由於已經是第3次生B,所以執起「走佬袋」時駕輕就熟,更公開這個「輕便版走佬袋...

19:17 2023/11/15
3孩媽媽︱可嵐將誕第3胎公開輕便走佬袋清單 必備8類物品其中1物超重要

產後身形走樣是每個媽媽都害怕面對的事,但只要有毅力,絕對可以克服變身美魔女!內地一名25歲年輕靚媽,生產後因荷爾蒙失調及捱夜湊B,不但身型暴脹,更幾乎患上產後抑鬱,仿若老了10歲。而最終她憑著堅毅信念...

16:32 2023/11/13
減肥大作戰︱靚媽產後暴脹如老10歲 不挨餓3個月激減35磅重塑螞蟻腰

每逢10月31日,很多人都會裝扮一下,參與萬聖節派對慶祝一番。怎樣可以令這節日過得更有意義?踏入11月,我就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萬聖節。原來萬聖節的由來,目的並非讓我們扮鬼扮馬,又或派糖果,而是對亡者禱...

14:21 2023/11/13
校長專欄丨參觀「天使花園」紀念流產胎 基灣校長推生死教育帶學生反思生命本質

42歲前港姐亞軍朱慧敏(Queenie)於2021年與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結婚,於10月31日宣布順利誕女,與醫生老公榮升新手爸媽。正在坐月期間的Queenie已極速復工開直播帶貨,並透露新手...

17:40 2023/11/12
新手爸媽丨42歲朱慧敏產後容光煥發極速復工 疑沒請陪月一腳踢湊B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0月25日公布2023年施政報告,是歷來篇幅最長的一份,宣讀了三個半小時。今年施政報告繼續在多個政策範疇着墨,其中以搶人才、鼓勵生育、23條立法和樓市減辣等措施最受注目,市民對報告的...

2023/11/11
廣納百川敢擔當 回應訴求快狠準

本港人口老齡化問題愈趨嚴重,筆者翻查政府統計處數據,本港人口年齡中位數在30年前(即1993年)為32.8歲,2003年為38.5歲,2013年增至43.2歲,今年預計中位數將增至48.5歲。換句話說...

2023/11/11
「做大個餅」 3方面應對人口老化

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社會面對人口老化挑戰,勞動力不足。政府早前在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措施積極鼓勵市民生育,特首李家超昨亦鼓勵新來港就業和創業的人才,在港「落地生根」,「結婚、生孩子、買房子」,又呼...

2023/11/10
李家超籲港漂牽紅綫 助落地生根

孕媽媽懷孕初期「見紅」,都會非常緊張。註冊中醫師許莉藍表示,懷孕初期出血是常見情況,成因有很多,中醫則認為一般涉及3方面失調。最重要及早診斷治療,就能減低流產機會。最新影片:許醫師有一位病人上年年中時...

16:50 2023/11/09
產前調養︱女子懷孕初期疑小產服中藥安胎止血 中醫師拆解孕初期出血成因

「人口老化」浪潮席捲全球,香港出生率持續處於低水平,政府早前在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李家超今日(9日)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立典禮時,鼓勵透過「高才通」來港的高才在港落地生根,百子千孫...

16:09 2023/11/09
【搶人才】李家超籲介紹男女朋友予高才 鼓勵在港落地生根、百子千孫

【本報訊】港府推多項措施鼓勵生育,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建議,向每名基層新生兒每年發放4萬元至6歲,關注為何未採納累進式計算子女免稅額。政府以有關做法造成龐大財政負擔為由未採納。 料涉數百億 拒...

2023/11/09
生育津貼倡增至4萬 當局:財政負擔大

今年6月初成為新手媽媽的江若琳(Elanne),轉眼間兒子立鈞(Owen)快5個月大。最近江若琳於IG上載幾張自己抱著兒子的海灘泳衣照,更附上懷孕時身穿同一套泳衣的對比照,可見她短短4個月已火速修身,...

17:44 2023/11/08
新手爸媽丨江若琳火速修身驚現馬甲線 5大產後修身貼士操出靚線條

立法會大會上,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提議,向基層市民的每名新生嬰兒每年發放4萬元現金獎勵,直至其年滿5歲至6歲,並以累進方式增加子女免稅額。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回應指,有關做法涉及的開支將高達數百億元,...

12:09 2023/11/08
【鼓勵生育】議員倡基層市民生育津貼提高至4萬 卓永興:會造成龐大財政負擔

【本報訊】據內地澎湃新聞報道,全國政協第九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上周四(2日)在北京召開,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叢亮在通報會上通報了相關情況,全國政...

2023/11/07
全國政協通報會 聚焦人口老化

內地出生率去年出現建國後首次負增長,內地經濟學家預計,趨勢可能持續到下世紀,不但影響勞動力供應,更使經濟增長放緩,需加快需求結構轉型應對。上海社科院前常務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左學金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

09:17 2023/11/06
內地專家:人口負增長或持續至下世紀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針對本港出生率近年持續處於低水平,特區政府必須有政策導向,以鼓勵生育,除了破天荒向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獎勵金,房委會也將分別推出居屋版「家有...

2023/11/06
鼓勵生育 應完善支援家庭措施

最近,澳洲有一嬰兒出生,名叫Bonnie Loutas,她透過一種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受孕。這項革命性的技術被稱為體外成熟容積化(CAPA-IVM),相較於傳統的試管嬰兒(IVF)技術,這方法更簡便、經...

04:01 2023/11/05
【科技新知】輔助生殖技術突破 澳洲嬰兒透過創新CAPA-IVM方法誕生

全球多個地區生育率下降,港府在今年以向每名初生嬰兒的父母派發兩萬元津貼,鼓勵生育,成為社會熱話,但市民反應未見積極,但歐洲國家格魯吉亞(Georgia)一名26歲媽媽與相差32年的富豪丈夫,則渴望組織...

17:46 2023/11/04
父女戀|聘代母生下22位子女每周奶粉錢達4萬 富商入獄太太轉型當KOL養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