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88 個
廢物管理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廢物管理不善是氣候變化的成因之一,施羅德可持續投資分析師Samuel Thomas表示,在社會大趨勢及日益嚴格的監管推動下,以具能源、社會及環保效益的方式管理廢物變得愈來愈重要,因廢物管理不善可直接影...
該如何遏止購物膠袋棄置量的升勢?立法會議員管浩鳴向環境局獻計:「不如立法全部轉用可降解膠袋」。聽時嚇了一大跳,幸好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覆:「(可降解)情況比你講嘅複雜。」 若放入回收鏈 恐削回收效益 ...
特首選舉正式完結,接下來就是籌組下屆特區政府,直面政治挑戰。然而,危機總是在沒有預警下發生,正如上屆政府本打算克服「地產霸權」,結果一場反國民教育抗爭,令社會不斷放大內地與香港矛盾;又如現屆政府原以為...
啟用6周年的屯門T‧PARK污泥處理廠,是本港現有轉廢為能設施之一,截至今年3月已為本港處理超過270萬公噸污泥,佔本港污泥總量中約98%,當中產生的電力超過3.3億度,減少89萬公噸溫室氣體排放。環...
本港每日產生共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政府大力推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將廢物送往堆填區。環保署正在石鼓洲旁興建首個焚燒都市固體廢物設施I‧PARK 1(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並擬於屯門曾...
本港每日產生共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政府大力推動「轉廢為能」設施,以逐步取代送往堆填區。環保署正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I.PARK 1),並擬於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興建第二期(I....
據Gulfnew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報告又指,2021年整體環保能源投資總額達1.9萬億美元(約15萬億...
申訴專員早前發表報告,指環保署接手管理市面三色回收桶後,管理有改善。不過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批評,街上回收桶標示不多,易出現混淆,盼政府重組架構之後,垃圾站會一併處理資源回收,同時亦要改善資訊管理。 ...
雖然各地社會及企業愈來愈重視環保,衍生新科技、新商機,但在本港經營環保事業絕不容易。有本地初創卻決意在香港覓地設廠,提供回收再造木板的一條龍服務,希望與中國、海外的競爭者爭奪市佔。 恆木環保科技創辦...
各地政府及企業大力推動環保政策,發展可持續及綠色經濟。據《Gulfnews》報告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IMF...
太古酒店旗下的香港東隅一直透過一連串環保措施將可持續發展融入酒店營運的各個方面,全力為太古地產的「2030可持續發展策略」作出積極的貢獻。酒店內外處處可見現行的環保方案,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將可...
【本報訊】環保署轄下「綠在區區」社區回收設施連同儲分系統昨日起恢復服務。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預告,政府今年將繼續擴大回收網絡,其中2間新的「回收便利點」將於短期內投入服務;回收環保站「綠在黃大仙」將於今年...
特區政府早前推行全民自我檢測行動,市民於行動的3天期間,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並於24小時內呈報陽性個案。政府推展全民快測之目的,是透過行動及早識別新冠病毒感染者,然後作出適當跟進,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
立法會去年8月通過《2021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即將落實垃圾收費計劃。當局指以開始至少18個月的準備期,計劃明年下半年實施。當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會因應計劃配套的進度...
荷蘭皇家菲仕蘭(菲仕蘭)旗下嬰幼兒奶粉品牌美素佳兒一直堅守品牌可持續發展之理念,於2021年9月破天荒推出全港首個智能奶粉罐回收機試行計劃,先導階段為期六個月,首批共5部回收機分別設於港九新界,為市民...
近年虛擬資產備受投資市場追捧,加密貨幣及NFT等相關投資成為熱潮。最近有公司宣布,將會在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的島嶼中興建世界首座加密貨幣城市,希望吸引加密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入住。 【曾俊華推NFT支持年...
【本報訊】為支持惜物減廢,環保署計劃於今年內增設10間「回收便利點」,其中6間已於過去兩個月投入服務,令全港「回收便利點」擴展至總數共32間。 加強惜物減廢 今季再增4間 過去兩個月剛提入服務的「...
有沒有試過回收日本零食包裝?當你翻到包裝袋背面,看到一個日文的、正方形的回收標誌,有時這個標誌下面還會說明包裝袋、膠托等部件分別使用不同塑膠物料。若你不懂日文,就只能「估估下」該如何處理:應該放進回收...
由於消費者在疫下出行受限,普遍會傾向以網購方式代替外出購物,雖然包裝對保障貨物質量起關鍵作用,同時又衍生環保問題。 據環保觸覺去年調查,推算出因網購風氣盛行下,過去一年香港產生約7.8072億件網購...
第5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周三(2日)通過議決,務求在兩年內完成談判。相關條約一旦出台,將會是首條規管塑膠之害的國際條約,難怪UNEA主席Espen Barth Eide形容:「這一天將被載入史...
創業路上必經波折,環保社企V Cycl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史濟民(Eric)在人生低谷時遇上恩師,啟發創業念頭以回饋社會。除了將廢棄膠樽回收再造,變成不同再生產品之外,更以合理薪資聘拾荒老人參與工作,以...
面對香港日益嚴峻的廢物管理問題,去年施政報告明言「為產生更大的協同效益,我(行政長官)已要求環境保護署接手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務,把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處理一條龍結合。」...
【本報訊】本港陸續興建轉廢為能設施,其中Y‧PARK「林‧區」半年前落成,是本港首個園林廢物回收中心,現時日均回收30公噸園林棄置物。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預計,今年下半年Y‧PARK的日均回收量可翻倍達6...
政府目前在石鼓洲旁興建首個以先進焚燒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最快2025年投入服務。至於本港第二個焚化爐選址,環保署表示,早前曾對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
創業路上必經波折,環保社企V Cycl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史濟民(Eric)在人生低谷時遇上恩師,啟發創業念頭以回饋社會。除了將廢棄膠樽回收再造,變成不同再生產品之外,更以合理薪資聘拾荒老人參與工作,以...
近年港人環保意識抬頭,愈來愈多人進行回收、減塑等舉動,裸買亦再度興起。裸買除了減少包裝之外,提倡用幾多買幾多,以達致減少不必要的過度消費。屯門裸買店「四圍斟」店長Susan致力推廣環保,最近更在荃新天...
廢棄物是本港三大碳排放源頭之一,為應對氣候變化及實現碳中和,理工大學成立跨學科「碳中和資源工程研究中心(RCRE)」,以4大研究方向,推動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科技和政策研究。 4大研究方向 減堆填區負...
農曆新年快將到來,相信大家已開始忙着收拾家居。在收拾的同時,或會找出一堆不會再穿的舊衣,若衣服尚算新淨的話,將其扔掉似乎有點可惜。 現時有不少機構及零售商都有舊衣回收計劃,這些舊衣回收後將會轉贈予合...
聖誕節到處都有不少閃爍燈飾和主題裝飾,同時卻造成了不少塑膠廢物。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減少使用資源、回收廢物和升級再造,信和集團推行不同計劃連繫員工、顧客、租戶和社區,將塑膠廢料升級再造的環保聖誕樹,以...
聖誕將至,全城各處佈置了閃爍燈飾和主題裝飾。信和(00083)今年與環保及藝術團體合作,於旗下物業展出由塑膠廢料升級再造的環保聖誕樹,並舉辦各類有關升級再造概念的工作坊,藉此提升大眾對減少及處理都市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