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85 個
廢物管理 下頁
- 請選擇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食環署表示,在復活節5日長假期於離島及郊區收集逾190公噸垃圾。港人在疫情期間更熱衷到郊外遠足,但垃圾問題愈發嚴重,當局除需加強分析市民郊遊熱點以便提供相應設施,市民更需自律。 復活節長假 收集逾1...
俗稱「垃圾徵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早前獲立法會決定重新審議,有指港府為爭取今個立法年度可落實草案,曾就立例多次讓步,包括提供18個月的適應期,及不會即時向市民收費外,早前有報道更指若食肆可完善...

港大引述一項研究建議,政府應增加按樽徵費至1.5元,才能起作用。 多國皆重視提高膠樽按金,為消費者提供回收的誘因。此外,港府亦需設更多智能回收機,方便市民回收膠樽。 港大研究部團隊與環保協進會合作...

吃剩的廚餘可變電及堆肥。肩負向公眾推廣「惜食、減廢」文化及源頭減少廚餘責任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1,利用先進科技,轉廚餘為生物氣作可再生能源,產熱產電,能源不單自給自足,每年亦可輸出約1,...
政府早前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期望可在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當局除了透過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將廚餘轉廢為能,近年亦已使用科技在污水處理廠一址多用,將污泥混合廚餘產生可再生能源。 為提升廚餘...

環境局過去承諾的減廢大計泡湯,減量和回收目標均不合格,最近又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其中「零廢堆填」四個字,最吸引我。 都市廢物飈 堆填區難負荷 ...

根據最新財政預算案,港府將預留5億元優化郊野公園設施。本港疫下到訪郊野公園的人數大增,當局須關注此趨勢為自然環境帶來的壓力,亦須協助傷健人士使用此類設施。 鼓勵勿亂丟垃圾 防口罩播毒 港府預留的5...

作者:米田瑪麗娜 出版:方言 本書副題是「放不掉的記憶與情感,再也毋須斷捨離!」感覺有點衝着「收納天后」近藤麻理惠而來。翻書後覺得是在修正斷捨離祖師山下英子和近藤的觀點。山下提倡斷捨離,近藤鼓吹棄...

疫情之下,愈來愈多市民轉向網上消費,加速了零售業數碼轉型。青年成就香港部(JAHK)每年舉辦青年創業活動,今年乘勢推出網上展銷會,讓一眾中學生自組企業,體驗網上營銷。 參與活動的中學生創意澎湃,其中...

為了減少電子垃圾,並在5年內將維修損壞電子產品的比例提升至6成,法國政府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新環保法例,要求廠商在產品介紹網頁,公開列出智能手機、筆電、電視、洗衣機和剪草機的維修難度指數。 蘋果冀十...

港府繼續爭取政黨支持垃圾收費法案,倘日後落實徵費,環境局預計年斥約6.4億元推展計劃,包括生產及分銷指定垃圾袋、展開宣傳教育等。 另外,當局亦將加強減廢和回收工作的撥款,進一步加碼到8億至10億元水...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指出,本港2019年棄置15.5億個飲料膠樽,但出口回收率卻僅0.5%慘不忍睹,故歡迎環保署發表「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文件,但促請當局盡早完成諮詢及開展立法程序,讓生產...

本港去年塑膠飲料容器棄置量達15.5億個,即人均每年棄置逾200膠樽,但回收率偏低。環保署昨日就「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建議按「污染者自付」原則,向容量100毫升至2公升的塑...
每逢農曆新年,綠領行動都會舉行年度盛事「利市封回收重用大行動」,過去11年共回收超過5,500萬個利市封,而去年利市封的回收數量亦超過350萬個,經社福機構的工場篩選處理後變成「新生利市封」的數量亦達...

環境保護署今日(22日)發表諮詢文件,建議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至5月21日。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政府剛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

收到一張大額支票,卻沒填上兌款日期,你心裏會踏實嗎?環境局在農曆年前提出《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提出減廢及回收目標,前者期望每日人均廢物棄置量能減少40%至45%,後者回收率則追上55%。數字看...

疫下經濟不景,加上大眾環保意識日增,令英國年輕世代時下盛行交換衣物代替購買新衣。Z世代可謂疫下推動二手市場的生力軍,反映消費者愈趨重視優化消費習慣,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與浪費。 崇尚「道德時尚」 Z世代...
疫情爆發後,亞洲人的戴口罩意識已早普及,而歐美大眾普遍對戴口罩較抗拒。可是,隨着疫情失控,歐美等地也漸接受戴口罩。綜合紡織成衣公司聯業集團行政總裁李國權預料,口罩在疫情過後仍有需求,而其公司旗下的口罩...

環境局昨日(8日)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目標於2035年達至「零堆填」。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指,當局未來會建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轉廢為能,將在適當時候公布有關選址。 有關《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
對於環境局有意再增建焚化爐,有環團批評當局減廢方面表現不合格,應先做好源頭減廢再考慮焚化;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認同當局增設焚化爐,更直指「增設第三座亦不過分」。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批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