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育 下頁
共 73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人造海岸綫一般由垂直海牆或堆石式海堤組成,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發表網誌表示,政府擬在東涌新市鎮擴展近岸填海工程首次引入生態海岸綫,土木工程拓展署現正聯同香港大學進行可行性研究,在3區海堤放置...

行山人士熱點的吉澳,今年10月設立吉澳故事館,當中會有村民口述吉澳歷史,盼保存吉澳古物文化,令遊客可深入了解小島,並予後人回流後有根可尋。 吉澳位處新界大鵬灣,大小如油尖旺,50至60年代時因海螺等...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山火持續,波及樹熊主要繁殖地,多達350隻樹熊被燒死,當局形容此為國家悲劇。一對熱心夫婦在家中收留患病及受傷的樹熊,至今已治療26隻樹熊。 綜合外媒報導,新南威爾斯州表示,「這場浩劫...

沙螺洞物種豐富,有環團最新調查,首次於該地錄得有盧氏小樹蛙和大頭蛙。惟當地的濕地面積於過去十多年間大幅萎縮,影響當地環境及生態。團體將開展濕地復修工程,復修昔日水利系統,盼能增加濕地面積及物種多樣性。...
【本報訊】會德豐(00020)大埔洞梓公私營發展優化方案,降低規模建1,602伙闖關,諮詢期收155份意見,逾7成反對。教大表示,擔心該類先破壞後建設做法立下不良先例。 會德豐2017年曾前就大埔洞...
近年遊客往非洲觀賞動物成為旅遊趨勢,但保育野生動物更是刻不容緩。捷成洋行及捷成集團(Jebsen & Co),其主席Markus Jebsen居港多年,相當關注動物保育工作,趁着本月底在阿布扎比舉行一...
觀鳥不只眼看,亦可憑鳥鳴辨識。浸會大學聯同香港觀鳥會首創自然生態聲音互動地圖「香港自然蹤跡」網站,載有本港逾300種常見雀鳥種類、地圖分布以至叫聲,市民登網搜尋就可了解雀鳥歷年分布變化等資訊,冀助學界...

香港地少人多,但生物多樣性豐富。香港浸會大學連同香港觀鳥會早前耗時3至5年,收集逾6萬項本地生態數據,包括雀鳥叫聲、分布、物種數量等,整合成全港首創的自然生態聲音互動地圖「香港自然蹤跡」網站,冀助學界...
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450公頃棕地,政府安排多個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參觀后海灣一帶濕地和鄰近的棕地,並認同加快檢視未納入新發展區的零散棕地作發展。 早前政府在施政報告內,提及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
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450公頃棕地,政府安排多個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參觀后海灣一帶濕地和鄰近的棕地,並認同加快檢視未納入新發展區的零散棕地作發展。 早前政府在施政報告內,提及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

巴西亞馬遜雨林非法伐木問題嚴重,當地原住民自發組成武裝「森林守護隊」抵抗,其中一名森林守護員卻被非法伐木者伏擊槍殺。 據外媒報道,巴西原住民協會表示,該名因保衞家園而犧牲的是現年20歲原住民Paul...

天氣漸涼,很多人開始添衣,有不少人會選擇羊毛製品衣服,可是有否想過羊毛背後涉及殘忍虐畜?PETA 亞洲善待動物組織昨日發佈了一段有關澳洲羊農,寄給美國善待動物組織的影片,PETA展示有關影片希望大眾自...

減少垃圾,救救動物!澳洲一隻喜鵲體內塞滿塑膠垃圾,變得消瘦,身體極為虛弱。近日獲救後,牠排出氣球和橡筋等塑膠,正在接受護理。有動物保護組織表示,每年有數百萬鳥類因誤吞塑膠死亡。 據英國《每日郵報...

馬戲團商人利用動物賣藝賺錢,觀眾娛樂的背後是剝奪動物換來的。一對棕熊姊妹自小被送到烏克蘭馬戲團,被虐待訓練表演,24年來過著不人道的生活,近日牠們被獲救,再次重逢,過著自由生活。 綜合外媒報道,一對...

美國一名喜歡野生動物、在南非的獵豹保護公園擔任5年義工,近期分享在野外露營時沒搭帳篷,晚上熟睡後小獵豹闖入同眠取暖,場面溫馨。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動物行為學家沃克(Dolph Volker)近期分享...
【本報訊】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未來土地供應施政方針是由政府主導用地和基建的規劃,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撰寫網誌指,規劃署將會推展多方面工作,配合加強規劃工作力度,包括增加年輕人對城市規劃的興趣。 黃偉綸表...

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驅動雙體船「海洋衛土號」(Odyssey)周三(23日)正式抵港,將由10月28日起至11月6日,免費開放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負責設計及建造該船的海洋保護基金會(Race for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