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措施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發表報告,警告塑膠本質上和循環經濟不相容。綠色和平指再生塑膠有較高毒性,不應視回收塑膠為解決污染的方法。同時有研究發現,分解塑膠以作回收的過程中,會將微塑膠會散布及污染環境。 風能佔...

18:00 2023/05/25
綠色和平稱回收塑膠無助減少污染 再生塑膠更具毒性

膠樽用完,不代表「生命」終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百佳超級市場與花王香港推動回收計劃,用完的膠樽可成為新產品,既減廢又環保,亦可讓膠廢料重生。 已清洗膠樽 交網購送貨員 百佳與花王香港凝聚各界力量,...

2023/05/25
百佳花王回收 舊膠樽「回塑重生」

最近位於上環的Nan Fung Place有著多番改變,當中的1樓更進駐了不少本地創作人的品牌,由即日起至6月22日舉行《Now or Never》可持續服飾藝術展,加上環保工作坊,最適合周末日大家去...

15:28 2023/05/11
【本地展覽】環保工作坊教做環保袋手工皂 聯乘藝術家推限量環保服裝【內附地址】

近日在電視上看到新聞報道,有關立法局議員和環境保護署高層,討論興建第三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 3),但好像選址出現問題,要重新選址。 很多朋友未必認識,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成立...

2023/05/03
香港的廚餘問題

證監會公布目標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所載的策略一致。證監會表示,將採取多項措施,以達致在2030年將其碳排放總量減少50%的中期目標。 證監近期已委聘外部顧問以評估其...

2023/04/29
證監目標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疫後人們不但更注動健康,也更關心環保節能,ESG(環境、社會和管治)成為不少企業的關注點。 有荷蘭建築公司建了一所「水上漂浮辦公室」,不但以「順應自然」的方式適應海平面上升,電力供應也是自給自足,更...

2023/04/28
辦公室漂在水中央 設計提升生產力

大元街市早於1980年與大元邨一併落成,為大埔區內第一個屋邨街市,現時由領展持有及管理。大元街市在2022年完成第二次翻新,並且正式重新投入服務,經過重新規劃商舖劃位,變革舊街市「濕漉漉」的形象,街市...

2023/04/22
領展X富豪雪糕「食咗『鮮』講」活動 改革街市形象 推廣惜食文化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署理高級講師魏家寶博士表示,人類活動會燃燒化石燃料,增加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令全球暖化,如果排放量與吸收量對等,就是「碳中和」。 內地歐...

2023/04/21
拆解「碳信用額」未來商機

提起香港的公廁,大家會想到甚麼?污糟?殘舊?臭氣沖天?可以不去就不去?但最近在大埔白石角新落成的一座公廁,卻成為了遊人的打卡熱點,引起了網民的注意,甚至連傳媒都紛紛報道,更以「天幕下的公廁」來形容它。...

08:00 2023/04/19
【材•智論@iM網欄】 香港公共文化項目 單車結合公廁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向普羅大眾宣揚環保,提醒大家珍惜地球資源的重要性,亦要作出實際行動保護環境。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配合全球迪士尼「DisneyPlanetPossible」計劃,在營運期間節...

12:59 2023/04/18
【可持續發展】迪士尼實施多項節能減排措施 逾75%照明系統採用LED燈

河北省秦皇島近年大力治理岸綫沙灘和海域生態,通過修復岸綫、改造納潮通道、整治河口濕地、退養還海、封堵排污口等措施,促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責任編輯:葉翠華 ...

2023/04/06
河北秦皇島生態美景

加拿大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Outliers》提出「1萬小時定律」,意指要讓某項技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就必須要練習1萬小時;但若解決迫在眉睫的塑膠污染,1萬小時可以嗎? 在...

2023/04/01
塑膠污染 「1萬小時定律」也解決不了

2035年是特別的一年,歐盟27國能源部長周二正式拍板,通過在該年禁售傳統燃油車。不僅歐盟,美國、日本也在2035年訂下類似目標,環球政府希望車廠在接下來12年,演變成以生產電動車為主,但要淘汰用了過...

2023/03/30
2035禁售燃油車 真的行得通?

根據港府公布的最新數據,本港每天棄置約3,600公噸廚餘,佔堆填區總廢物量近40%,廚餘中約3成來自工商業,約有1,000公噸。面對龐大的數目,真正了解惜食理念的本地餐飲業,又會有多少? 惜食平台G...

2023/03/29
小店恐損形象 難理解惜食文化

香港近年創業風氣熾熱,成功的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甚至有部分更是「未開始已經結束」,現實與理想存在極大落差。 不過,對創業充滿熱誠的追夢派創業家,無懼三次失敗,堅持要在創業路上再戰。近日...

2023/03/29
看準永續商機 惜食平台救剩食締三贏

【本報訊】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其中一個技術樽頸,是依賴有過熱着火風險的鋰電池來儲存能源。本港初創Luquos Energy(易池新能)研發出既安全、成本低的新型液流電池,預料可取代鋰電池,成為大規模儲能設...

2023/03/27
港初創研新型液流電池

隨着企業責任成為市民消費時的一大考慮因素,良心消費和公平貿易等文化逐漸受關注。本地社企「好餸」創辦人麥慧嫻(Eva)稱,踏入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時代,消費者的考量更多元化,加上「豐盛社企學會」每...

2023/03/23
吸客戶長期光顧 關鍵靠提升質素

【本報訊】酒店集團雅高(Accor)、旅遊服務提供商攜程集團與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近日發布《中國環保旅遊之路》的白皮書,探討中國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分析中國遊客對可持續發展的看法...

2023/03/21
調查:85%內地旅客 重可持續旅遊

綠電又稱綠能,一般來說,由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的電力,就是綠色電力。...

16:19 2023/03/16
【知多啲】「綠電」是甚麼?—— 泛指可再生能源發電

眼鏡店Optical Easy在疫情期間創業,選擇重點放在較靈活的O2O(綫上綫下整合)銷售模式,開業4個月就收支平衡。為了提升形象,除了在疫下向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隱形眼鏡,更引入廢棄魚網及回收塑膠環保...

2023/03/16
迎合顧客重環保 引入廢魚網眼鏡框

【本報訊】當我們發展科技的時候,很常會用到「未來」一詞;然而,你又有否想過原來食譜也有未來?那就是「未來食譜」,未來食譜又為希望搶佔永續商機的餐飲業,提供了甚麼啟示? 食品服務公司聯合利華食品解決方...

2023/03/14
餐飲業搶永續商機 未來食譜助激發靈感

為了重現早在本港式微的華服手作技藝,傳承這些傳統文化,時裝設計師林春菊(Janko)早在10年前開始推廣傳統華服文化及知識,還注入可持續發展元素於設計之中,開設品牌「新裝如初」(Classics An...

2023/03/14
環保華服設計師 注入創新可持續

在本港可降解塑膠不可回收,惟綠惜地球抽查市面上12款可降解即棄雨遮袋,發現有一半印有回收標誌;該會同時向環保署轄下43間回收點查詢「可降解塑膠」的回收指引,僅約一半回收點工作人員能明確表示可降解塑膠不...

2023/03/13
可降解塑膠 港不回收

【本報訊】位於屯門曾咀的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林.區」,主要接收長度6米或以下樹幹和連帶的樹枝等,轉廢為材。除了為木藝師提供原材料外,環境保護署亦成功與本地靈芝種植場合作,利用「林.區」的木碎...

2023/03/13
回收廢木升級再造 種植靈芝

可降解塑膠產品日趨普及,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早前抽查市面上12款聲稱「可降解」的即棄雨遮袋,發現皆含難以降解的聚乙烯(PE),降解成效存疑,批評環保署無就可降解產品訂立規管標準;團體促請署方參照歐盟及澳洲...

2023/03/13
遮袋稱「可降解」 揭12款含難降解PE

簡約公屋項目計及建造和使用,需佔用土地約7年。長春社指出元朗攸壆路部分用地的規劃用途為「康樂」,按有關規定,如建築物申請使用年期長於3年,在成功改劃土地用途前,仍只可作康樂用途,不能建住宅。長春社擔心...

2023/03/13
項目屬臨時 可申不逾3年規劃許可

時裝設計師何國鉦(Dorian Ho)今年入行30年,其擁有的同名品牌已發展約23年,旗下子品牌包括Dorian Ho Collection、Dorian Ho Homme、BabyDoll by D...

2023/03/09
時裝可持續新趨勢 裁剪零浪費

企業數碼轉型工作持續加速。業界人士分享,疫情復常以後,亞太企業對以數碼渠道進行服務的需求持續向上。此外,數碼轉型亦達到新階段,跨國機構開始着手整合全球的數碼運作模式,趨向全球一致以加強營運效率,因此,...

2023/03/09
跨企整合全球數碼運作 添效率

為了獲得更多發展資源及機會,The Loops Hong Kong創辦人黃靖羲(Jorch)去年參加了友邦香港青年共創項目比賽「Cre8 by AIA」,並成功在環保組別中突圍,贏取了30萬港元「Cr...

2023/02/28
參賽贏30萬資金 獲星級導師教路

專營上門回收服務的社企The Loops Hong Kong創辦人黃靖羲(Jorch)分享,在2019年決心辭去全職廣告業工作,專心自學寫App及籌備,約花1年時間、逾5萬元儲蓄投入創業,並在一年後陸...

2023/02/28
地區服務口耳相傳 發展B2B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