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現象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本報訊】疫情影響本港市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現時環球經濟反彈預期下,估計本港經濟今年將恢復正增長,惟在有效控疫之前,經濟在上半年仍會面對較大挑戰。 議員聚焦抗疫 促局部復業 立法會昨繼續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對中國就業市場造成莫大衝擊。近日有內地調查數據指出,逾3成中國勞工收入減少,3成勞工需被迫從事兼職工作。此外,約有3成企業計劃裁員或已進行裁員,疫情影響基層就業市場,更導致中國貧...
政府日前宣布將社交距離措施延長多7天,直至本月27日,亦未有宣布重開處所,但特首也表明,會有精準的方法可令處所逐步復業。雖然未有具體細節,但美容業界指對於28日可復工仍抱有希望。另有美容院表示,28日...

中國抗疫有成,成功阻擋經濟衰退,成為去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內地去年GDP按年增長2.3%,總量為10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僅是首次殺上百萬億、躋身原本是美國獨尊...

經過2020年世界混亂顛倒,2021年對中美兩國都是新的起點,也是這兩個超級大國長期博弈的開始。面對全球突發的新冠疫情,中國經濟率先從衰退中修復,今日(周一)國家統計局公佈全年GDP增長2.3%,四季...

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2020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明顯高於9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的131.8%。國家統計局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對上一年水平。 根據國...

內地去年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全年經濟數據出爐。儘管全年GDP錄得2.3%的按年升幅,勢冠絕全球主要經濟體,但喜中存憂;其中消費零售表現差過預期,單12月計問題更凸顯,被視為內需指標的汽車消售冷卻;...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逾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7.0%,西部地區增長最明顯,而商品房銷售額按年增長8.7%。 其一:房地產開發投資 根據公布,2020年全國房...
【本報訊】銀行公會主席、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施穎茵表示,業界就跨境理財通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公布落實。她又預期,香港經濟下半年會有較強勁復甦,全年經濟亦有望重回正增長。 施穎茵出席例會後指,目前業...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下月公布,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預料,2020至21財政年度,將錄得3,310億元財政赤字,未來4年財赤或高達400億至500億元,要視乎疫情發展及環球復甦步伐。 籲增個人免稅額...

海關總署公布12月中國進出口數據,按美元計,中國12月出口按年升18.1%,勝於預期的15%,升幅較上月下跌3個百分點。 美元計,中國12月進口按升6.5%,高於預期的5.7%,升幅較上月上升2個百...

創業除了要有足夠資金,在哪個地方開公司也是重要一環。雖然歐美國家是不少初創創業的首選地,但據歐洲跨國創投公司 Index Ventures 指出,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是歐洲最適...

【本報訊】香港經濟首次錄得連續兩年負增長,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形容,今年開局是「挑戰仍在、曙光漸現」,料如疫苗能按預期廣泛接種,社會維持穩定,本地經濟復甦動力,可望在下半年顯著增強。 陳茂波昨日在一論壇...

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2020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改變11月CPI為負0.5%所呈現的通縮跡象;全年CPI年增率為2.5%。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0.4%,跌幅...

在全球新冠疫情進入新一輪高峰之際,中國以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成績一枝獨秀,並罕有提前公布2021年兩會召開時間恢復疫情前常態,向外界傳遞對疫情和經濟恢復的決心。作為「雙循環」開局年,2021年預計將繼...

2021年內房生意難撈,剛開始,監管部門就收緊貸款政策,為內銀房貸設限,其中國有大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設在40%,個人房貸佔比上限則為32.5%。 【人仔強勢】兌美元進入6.4時代 最牛預測年...

政府統計處今日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020年1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跌4%,勝市場預期的跌7.4%;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87億元。 與2019年同期比較,2020年首11個月合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踏入2021年,估計上半年仍面對較大挑戰,下半年則可望呈現較強的復甦動力,全年計經濟料恢復正增長。不過,經濟復甦的速度和力度,關鍵取決於疫情變化。 陳茂波昨以「展望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