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財政政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2023年中國經濟呈現出了疫後復甦,展望未來,經濟的持續增長動能從何而來?開源證券最近的報告着眼短期,從海外央行政策轉向、國內中央加槓桿、庫存周期反轉等角度,把脈2024年海外和中國的宏觀經濟。海外:...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美聯儲加息結束並不意味著美元會立刻轉弱。反而是,緊縮的同時也在累積金融風險和經濟不確定性,尤其是不能低估金融市場的脆弱性,既可能繼續交易軟着陸或寬鬆預期,也可能被嚇出...
據路透社報道,基於分析師對政府刺激消費需求措施的預期和低迷樓市所做的估計顯示,中國企業有望在2024年實現七年來最強勁的利潤增長。分析師認為,中國在疫後的經濟復甦一直很脆弱,但問題主要是周期性的。近期...
對冲基金經理、Pershing Square Capital創始人Bill Ackman押注美國聯儲局將比市場預期的更早開始減息。Bill Ackman表示,儲局最快可能於明年第一季開始減息。根據利率...
愈來愈多財金機構看好美股2024年前景,認為通脹回落,美國聯儲局以至各國央行減息在即,對美國經濟得以「軟著陸」的預期日漸高漲。美股一項「恐慌指數」更跌至近四年來的最低點。然而企得愈高也可能跌得愈痛,市...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在面臨較多風險因素的市況下,應該採取「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即同時部署收息股及增長股,降...
人行周一(27日)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再次強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分析認為人行將配合財政政策發力,降息降準仍可期。作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的第一份貨幣政策報告,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的最後一份...
環顧年初至今,美國聯儲局通過四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提升至5.25厘,達到了16年前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關鍵利率拐點。這說明當息口超出5厘時,美國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程度會顯著提高。根據過往的...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周一(27日)承認,美國目前的物價仍然太高,要求各大企業在通脹回落及供應鏈重建的情況下,停止抬高物價。【黑色星期五】美國網購金額創新高 避人潮成助力拜登當日宣布成立白...
感恩節與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接踵而至,我們現在正處於市場評論員喜歡稱之為「假日季節」的時段。從周一美股重新開始交易始,2023年只剩下24個交易日,人們的注意力會逐漸更關注明年。毫無...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報告指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推動金融穩定法儘快出台。報告指出,穩健的...
2023年已步入倒數,內地多家券商發布2024年策略報告,展望宏觀經濟、指數走勢、板塊配置等。多數券商報告預期2024年經濟前景謹慎樂觀,經濟復甦將推動企業盈利恢復;A股市場整體機會大於風險;行業層面...
人民銀行等8個部門發布《關於強化金融支持措施 協助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擬透過訂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提升服務民營企業相關業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等,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財務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
人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下稱《通知》),在融資、防風險等方面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通知》明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目標和重點。總量上,通過制定...
【本報訊】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昨天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3-2024),預測今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5.3%,近兩年平均增長率約為4.1%;建議明年GDP增長率目標設5%。 預...
重點 1.法巴譚慧敏認為,港股年底有望回升,但明年風險多,需較為審慎。 2.她建議採用槓鈴策略,配置收息股及增長股應對市況波動。 3.譚慧敏預計,聯儲局不會再加息,明年6月或轉向減息。 法巴譚慧敏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於網誌提到,獲悉有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正思考增加稅收來源,引起市場關注香港是否要加稅。陳茂波最新表示,現時談論香港會否加稅言之尚早,政府會審時度勢,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作...
周六(11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情形通報依法對「中植系」所屬財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對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為全面查清案情、全力追贓物損,請投資人透...
阿根廷當選總統Javier Milei辦公室周五(11月24日)表示,關閉央行不是一個可以談判的問題。Javier Milei此前曾表示,若當選將關閉央行,經濟將全面轉向「美元化」;將簡化政府部門,不...
據《彭博社》報道,歐元區的通脹或於本月放緩至自2021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於希望確認更嚴格的貨幣政策是否奏效的官員而言屬是好消息。【iM人物專訪】投資名家曾淵滄 港股不是撈底時候 內銀股派息充滿想...
英國財政大臣侯俊偉(Jeremy Hunt)周三(22日)公布秋季預算案,聲稱提出逾百項措施刺激經濟增長,整體減稅規模更高達200億英鎊(約1,952億港元),為英國史上之最。首先,全國約2,700萬...
2024年即將到來,本文結集各大行券商觀點,及時更新專家看法,一文盡覽明年部署。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內地GDP2024年內地經濟按年增速約4.5%左右。GDP低於2023年5%...
日本10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增長略有回升,而上個月則有所放緩,頑固的通脹可能會促使日本央行(BOJ) 在不久的將來縮減貨幣刺激政策。日本政府周五(2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全國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和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等公司監管逾1,300億美元互惠基金和ETF策略的Research Affiliates(R...
臨近年底,市場傳出一堆救房企消息,連最激烈的無抵押貸款亦傳出,刺激內房股急升,碧桂園一周累升36%,不過,會否誇大了?對於傳聞,有兩個「錨」可作為判斷傳聞的基礎,第一是會否影響人民幣穩定,第二是會否影...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暨法國央行行長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Galhau)表示,若無意外情況,歐央行不會再次加息。對於市場押注明年上半年減息,他指利率總有一天會逐步降低,但還沒...
雖然近日中港股市有回暖跡象,但惠理投資董事兼多元資產投資主管鍾慧欣認為,A股市場正在築底,依然需要時間來恢復信心;受流動性緊張和人民幣走弱的影響,港股的上行空間有限。雖然中國政府出乎意料地發行了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