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美國將於本港時間周四(23日)凌晨公布議息結果。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難言加息周期結束,3月加息估計為25個點子。 李迅雷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從三方...

今日 20:14
美陷流動性風險 李迅雷3方面解構加息路徑

被視為「美聯儲喉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在Twitter撰文指出,在當前的情形下,美聯儲面臨是否加息的艱難決定,美聯儲官員們必須在通脹擔憂與對銀行業動盪...

今日 20:09
SVB+瑞信風暴 鮑威爾會屈服嗎?(第二版)

聯儲局將於周四(3月23日)公布利率決議,在通脹高企和風險頻出之間,聯儲局會如何選擇令市場矚目。 自2022年3月進入加息周期以來,聯儲局已累計加息4.5厘,但美國通脹水平仍居高不下。美國勞工部3月...

今日 18:20
3月議息會議來襲 鮑威爾會防風險還是抗通脹?

人民銀行上周五午後公布,將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預期今次降準可釋放中長...

今日 16:07
降準釋出5000億 中金:貨幣政策未轉向

歐洲單一清算委員會(The Single Resolution Board)、歐洲銀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以及歐洲央行銀行監管委員會(ECB Banking ...

今日 06:43
【瑞信危機】拉加德指瑞士標準非歐洲規則 歐英央行聲明:AT1債保障高於普通股權

在美聯儲去年以來急速加息的壓力下,最近美歐金融環境相當緊張,美國連續有銀行倒閉,而歐洲的老牌投資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也被迫向瑞士央行求助,獲得貸款最多500億瑞士法郎(折合約536...

今日
外圍風高浪急 中國穩中求進

歐美接連爆發銀行危機,摩根士丹利認為,近日銀行爆發的問題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構成下行壓力,相信亞洲不會完全免疫,但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惟有關風險偏向下行。 對於銀行危機,大摩指,投資者普...

今日
大摩:銀行危機 3原因對亞洲衝擊有限

施羅德投資多元化資產投資總監佘康如指出,對於股票和債券投資者而言, 2022年是頗為艱苦的一年,但在此過後,投資機遇現正逐步浮現,美國以外的投資市場更是愈來愈吸引。亞洲是一個多元化的地區,當中有多個不...

16:30 2023/03/20
施羅德投資:2023年亞太市場的三大驅動因素

國資委倡導國資國企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更好發揮積極股東作用,提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國有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加強各領域合作,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中石化(00...

14:25 2023/03/20
中石化再破頂 同系股份尋寶

貝殼研究院指 ,3月貝殼百城首套房貸利率較上月微降2個基點至4.02%,二套房貸利率與上月持平。銀行平均放款週期縮短至21天,2019年以來最快。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下,3月降息城市減...

13:38 2023/03/20
貝殼研究院:3月首套房貸利率微降 銀行放款加速

內地3月份一年期及五年期LPR分別維持3.65%及4.30%不變,連續7個月走穩,符合市場預期。分析指,此次LPR報價保持不變原因包括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回暖、部分銀行息差壓力大,以及國內房地產呈現明顯企...

12:13 2023/03/20
3月LPR按兵不動 分析指為穩樓市預期 後續仍有調降空間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昨日(19日)在一場大會演講時表示,經濟發展不能再依靠房地產和傳統基建,而應由產業發展帶動。他認為,拼經濟的關鍵將在於五大產業:雙碳和能源安全、傳統...

11:13 2023/03/20
內地學者李稻葵:房地產拉動經濟時代已過 未來要拼五個產業

在2023年,我們認為亞太區投資市場將由三大因素所牽引,而審慎選擇個別市場和行業將是致勝關鍵。 一、中國內地重啟經濟及潛在增長 從初步迹象所見,中國內地人口流動性和經濟活動已在新冠防疫措施放寬後迅...

2023/03/20
三因素牽引亞太投資市場

內地早前再提「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國企改革」顯然成為今年主題。三大電訊股作為「數字中國」和「國企改革」受惠的股份,率先上升。那麼,在國企改革仍然是「進行式」下,還可以如何選擇?華西證券點出3大方向,...

13:30 2023/03/19
券商3招教揀國企改革股

前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建議,中國應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條件成熟時,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資本市場公開上市。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樓繼偉今天(18日)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上表示,當...

16:39 2023/03/18
前財長樓繼偉:條件成熟時 應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國內上市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3月27日生效。綜合市場分析指,這反映中央政府或憂慮外圍金融風險,加上中國復甦勢頭未穩,因此希望透過釋出更多流動性支持經濟,但年內再降準(...

2023/03/18
外圍風高浪急 人行3‧27全面降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約為7.6%。人行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

17:10 2023/03/17
【人行降準】人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3月27日生效

矽谷銀行從被爆發流動性危機,到被接管,存戶得到妥善保障,歷時不過幾日,事件就峰迴路轉,市場亦跟隨著起起落落。但建銀國際認為,雖然市場可能在事件結束之後鬆口氣,但後續拖累市場的因素仍然存在。 ...

14:10 2023/03/17
矽谷銀行事件峰迴路轉 建銀:趁反彈調整倉位

英國勞動力不足,企業請不到人,已不是甚麼新聞,2022年第四季英國職位空缺數量達115萬個,較疫前高42%,較金融海嘯後十年的平均水平高76%,最近失業率是3.7%。企業有生意無人手,填補勞動力缺口早...

22:10 2023/03/16
英國預算案 劍指人手荒

瑞信股價回升,惟CDS仍然高企,荷蘭銀行CEO Robert Swaak於摩根士丹利主辦的投資者會議上形容,瑞士當前環境為特有,無論何時發生像這樣的情況,都會對當前形勢保持高度警惕,持續每小時追蹤一次...

20:08 2023/03/16
【瑞信危機】荷銀CEO:要每小時追睇瑞信情況 最憂周末

美國銀行系統出現危機,國泰君安認為,「矽谷銀行」事件導致加息預期緩解,可謂是「危中有機」,短期港股仍在震盪磨底期,建議逢低布局。 國泰君安整理了導致港股上周震盪回調的3個主因: 一、內地2月CPI...

14:12 2023/03/16
港股震盪磨底 國泰君安薦「逢低布局」

瑞士央行與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發布聯合聲明指,某些美國銀行問題不會對瑞士金融市場構成蔓延的直接風險。瑞士金融機構的嚴格資本和流動性要求確保了穩定性。瑞信達到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施加的資本和...

03:55 2023/03/16
【瑞信危機】瑞士發聲明力撑瑞信 央行必要時提供流動性

環球經濟比市場預期更為強韌。在美國,即使聯儲局持續施壓,勞動市場仍然穩健,歐洲在暖冬與能源價格下滑支持下,經濟表現勝預期,中國則因放寬防疫限制,加上有利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刺激,帶動經濟復甦。 在近期市...

2023/03/16
富達:利率接近見頂 新興市場吸引

矽谷銀行事件對金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市場風險骤升,聯儲局是否改變貨幣政策方向成關注,大家期待已久的Fed Put已經出現?什麽是「Fed Put 」? 什麽是Fed Put ? Fed Put也稱為...

22:00 2023/03/15
什麽是「Fed Put 」 ? 為何大家都在期待?鷹派鴿派又是什麼?

美國通脹數據暫時可控,加上近日美國地方銀行擠提問題,令市場憧憬聯儲局短期內不會加快加息步伐,美股顯著反彈,相信是由對沖淡倉平倉帶動。股市近日日升日跌,但整體維持反覆偏淡。港股恒指3月份依然是向下調整格...

14:46 2023/03/15
港股趁美CPI符預期 只是平倉反彈?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前兩月經濟數據後表示,今年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外部主要是通脹問題,地緣政治和其他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有壓力,但對於實現5%左右的增長充滿信心。 今年在政策上...

10:46 2023/03/15
國家統計局:今年發展面臨不少困難 外部因素包括通脹、地緣政治

第二版 雖然美國財政部提供250億美元(BTFP,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資金支持,拜登表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儲戶,但市場並不買賬。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超60個基點,...

16:36 2023/03/14
美國銀行恐慌蔓延 有三個問題要弄清楚(第二版)

英國財相侯俊偉(Jeremy Hunt)周三(15日)將公布新一份預算案,為加速發展高科技行業,計劃於英國設立12個新投資區,5年内於每個區投資8,000萬英鎊(約7.6億港元)。 英國料加企業稅 ...

14:19 2023/03/14
英國預算案擬落實12個新投資區 加速發展高科技產業

中國自重新開放迄今持續為全球及國內經濟帶來好消息,大部分投資者提高了其對中國消費復甦的憧景。年初起,外資亦再度湧入中國股市並創下歷史新高達210億美元,按年增愈兩倍。然而,配置是否能在往後幾個月延續得...

12:10 2023/03/14
中國股市或在第二季末顯著反彈 偏好大眾消費電商及醫藥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接受本報專訪時談及,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發展的難點在於「補電難」的短板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緩解,充電樁缺口大、充電時間長。 中國新能源車可透過品牌高端化 提升競爭力 ...

15:36 2023/03/13
全國人大代表馮興亞:新能源車「補電難」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