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國全國兩會3月5日召開,為今年主要經濟目標和政策定調,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洪濤預計,即使中國經濟可望從去年低基數大幅反彈,但認為政府可能不為具體GDP增長設下目標,或僅設定具足夠上行空間的最低目標,...

美國眾議院通過拜登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後,本周將會移交至參議院審議,惟提高最低工資的提案或成為過關阻力。 本周聚焦PMI就業數據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普遍好於預期,本周多項數據宜重點留意,包括美國2...
中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於今年的經濟預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指仍有5個風險點,包括人民幣升值壓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等。 首務抗疫 ...

重點: 1. 鄧普頓周文輝預期,各地通脹仍只會是輕微增長,惟環球市場受三大因素左右。 2. 光銀國際林樵基指出,內地經濟復甦領先,料本港及澳門經濟跟隨向好。 3. 封面精選股:比亞迪(01211...

英國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下周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勢必再次「派糖」,幫助陷入困境的行業及國民。預期辛偉誠將會再次延長保就業補貼計劃,並對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深的企業減稅,力保數百萬職位...

第四版 牛市震盪VS中期見頂 正月十五,好好的元宵,股市卻沾上債市的腥風血雨,恒指繼周三即24/2以3500億成交砸頂後,周五又來3200億成交,3萬點不保,二萬九失守,而債市的波瀾恐怕短期仍未完結...

全國兩會下周開幕,將定調年度經濟發展目標、宏觀政策走向。中外機構最新料今年中國GDP增長8%左右,惟路透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及中國弱化「唯GDP至上」下,中國今年或不設GDP增長目標。 幣策適度轉彎...

為應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內地的宏觀經濟政策,即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上半年大幅放鬆,雖下半年有所回緊,全年而言明顯寬鬆。 貨幣政策方面,全年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包括一次全面降準和兩次定向降...

中國經濟進一步從疫情影響中復甦,而隨著兩會開幕在即,外界關注中央政府2021年的經濟工作部署。有外國機構預測兩會將繼續聚焦先進科技產業自主,並為碳中和提供清晰路線圖;而對於其他經濟目標,對外釋放的訊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公布下一個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民眾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會否受惠,如有無派糖、減稅。財政預算案與市民福祉息息相關,究竟政府是怎樣制定預算案呢? 事實上,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制定,由...

去年兩會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而中國專家普遍認為,今年疫情衝擊經濟的影響持續,...

美股自去年疫情後不斷創新高,過去兩周便迎來調整,最新三大指數期貨全綫向下,納斯達克指數期貨更跌1.43%,報13,382.25點。不過摩根大通卻認為美股仍有多個上升的原因。摩根股票策略師Dubravk...

麥格理投資管理團隊日前發布「2021年展望:從混亂中恢復」,通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貨幣和財政應對政策及其他關鍵因素,對全球股票和固定收益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下是麥格理對特定資產類別的2021年展望...
國家外滙管理局官員在自家刊物《中國外滙》中表示,當局正研究有序放寬個人資本項下業務限制,包括研究允許境內個人在年度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內,開展境外證券、保險等投資,以配合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開展。 ...

第二版 政策平衡趨「緊」之憂 環球市場方面,再通脹主要是受到油價上升及美國的新財政刺激措施刺激再通脹交易,美國10年期債息升至2020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見下圖)。 加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如美國...

在與新冠肺炎抗爭一年後,全球債務水平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而未來甚至還會有更多借款。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表示,政府、公司和...

春節假期剛過,按中國的習俗正式邁入了新的一年,內地春節黃金周因「就地過年」在一綫城市也爆發了消費高潮,包括成就了史上最火爆的電影票房市場,以及最繁忙的假日物流高峰,顯示出強大的內需潛力。與此同時,美國...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遭到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破壞,若果看到未來一兩年的通脹率能持續性達到2%的水平,他將會感到非常驚訝。 他指出,聯儲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