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貨幣政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市場的一、二級市場均面臨一定挑戰。一級市場方面,聯交所1至4月上市19家公司,募集資金金額158億港元,按年減少89%,新發債券數量和金額也出現下滑;二級市場表現方面,恒生指數年初至...
國務院本周初推出33項措施刺激經濟。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接受專訪時預料,中央會有更多財政措施出台,穩定經濟,倘內地經濟和政策前景、中港通關、美國加息3個因素逐步明朗,港股下半年有回升...
港股周三回升,恒指升59點,收報20171點,大市成交金額為1,034億元。港股的波幅在收窄,要等待更明確方向。 傳統類股票是發力支持港股表現主力,滙豐(00005)升3.14%,成為領升股,貢獻恒...
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今年首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9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7%。房地產投資罕有出現負增長,已引起監管層關注,隨即中央政治局會議於4月29日,便提出要支持各地從當地實...
內地地產政策支持再加碼,加上按揭利率全面下調,行業有望回暖,內房股宜擇優買。 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今年首4個月,全國地產開發投資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7%。地產投資罕有出現負增長...
繼去年2月耶倫與薩默斯的論戰半年前塵埃落定後,隨着衰退預期及訊號猛閃,新一輪的儲局論戰再度浮出水面,兩派的說法同樣大相徑庭。最新有「小巴菲特」阿克曼指,要麼儲局鐵腕收水,要麼投資者便要迎接政策失誤下的...
人行在5月20日再次下調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幅為15個基點,為時隔4個月後,再度下調LPR。另一方面,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1,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
與美元1比1掛鈎的算法穩定幣UST脫勾,導致幣值跌超過99%,被形容為幣圈版雷曼事件。加密資產出現如此急勁跌勢,會否像雷曼事件般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歐洲央行昨出了一份報告,未有給出確切解答,但羅列不少...
人民幣近月弱勢,成為資本市場焦點。受美國聯儲局接連加息帶動,美滙指數走高,人民幣兌美元滙價續走弱。對於人民幣短期走勢,平安證券認為,年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進一步貶值空間有限。 ...
各國央行陸續加息,據《CNBC》報道,荷蘭央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諾特(Klaas Knot)被問到歐洲央行於7月和9月的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是否不在考慮之列時表示,「就其對歐洲央行行長的博客...
關於經濟學家的笑話不少,但由於人類有熱衷於預測未來的天性,經濟學家仍然受到不成比例的重視,在政策制定及金融市場中,依然扮演著巫師一樣的角色。 專家往往因為沿用非常完美的模型,結果估算結果反而與實際差...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後,今日(25日)下午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總理李克強在會上提出,紮實推動穩經濟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
美國聯儲局今晚,公布上月議息會議紀錄,有哪些焦點最值得市場關注?uSmart盈立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Jason)指,議息紀錄有兩大焦點要留意。【按此速睇】(內附短片文字分析)更多焦點股買賣策略:減關...
國家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實現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如果中國今年順利實現約5.5%經濟增長,將加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中國仍然是最大發展中國家。 朱光耀今日(25日)在「2...
標普500指數一度從去年歷史高位累跌兩成,被視為進入「技術性熊市」。很多人一聽到熊市總會很慌張,但有市場分析指熊市並非是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明確信號。雖然大多數熊市確實預示著衰退,但並非所有熊市都是如此...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疫情衝擊中國進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走勢,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緊貼市況作進一步經濟預測,以下同大家逐一報告,一文盡覽最新觀點: 5月25日 ...
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4月份零售、工業的經濟數據表現遜色,顯示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力度擴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5月23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簡稱:國常會),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
新西蘭儲備銀行將現金利率(OCR)上調0.5厘至2%,符合市場預期。委員會一致認為,繼續緊縮貨幣政策以維持價格穩定和最大限度支持的可持續就業市場的操作仍然是合適的,並堅決承諾確保通脹回到1% 至3%的...
近期,人民幣大幅貶值,部分因素是外部環境變化,即美元升值;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內在經濟因素也造成人民幣走弱。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CFETS指數,從上月15日的105.08,下降至上周五(20日)的100...
全球經濟周期目前正受三大獨立衝擊的影響:貨幣政策收緊、能源危機以及受中國內地「清零」政策影響而前景蒙上陰影的中國經濟。因此,全球流動性正在萎縮,主要指標均指向經濟迅速放緩。 我們已經度過因供應短缺問...
俄烏戰事嚴重影響兩地石油、商品及糧食出口,推動全球通脹飛升,已成全球主要經濟體當前最大挑戰。美英通脹升至8、9%數十年來最高水平,迫使環球央行急加息遏通脹,斯里蘭卡等個別新興小國政府,甚至因無力應對通...
憂慮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與中國風險影響全球經濟增長,貝萊德(BlackRock)將成熟市場的股票評級下調至「中性」;不僅貝萊德,因應加息而看淡股票短期前景的還有高盛及美銀。納指昨晚午市急瀉。 社交...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推出穩增長措施,當中減免汽車購置稅600億元人民幣為市場焦點,料在相關措施刺激下,汽車銷售反彈可期。 A股昨日顯著走弱,上證綜合指數跌2.4%,收報3070點,深証成份股指數跌3....
昨日美元延續上日跌勢,失守102水平後,一度下滑至101.73。投資者在周三美聯儲局公布5月政策會議紀要前,繼續沽出美元,一來是市場基本已消化聯儲局加息的預期,二來是投資者擔心聯儲局激進的加息步伐,可...
高盛認為,當聯儲局發放出結束其收緊幣策的訊號,美股才會見底。不過該行相信,直至美國經濟清盺地進入衰退之前,儲局都不會轉向寬鬆。 高盛解釋,過往美股傾向會在儲局轉向寬鬆時見底,但市場不會理會當時美國經...
為應對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國務院常務會議昨日(23日)推出多項支持消費的措施,包括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汽車央企發放900億元貨車貸款等,消息刺激車股造好。 因應上海疫情爆發,中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