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表現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中國統計局1月27日發布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516.1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4.1%。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71.1億元,按年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近日表示,中國今年開始應永久取消GDP增長目標,把穩定就業和控制通貨膨脹,作為宏觀政策最主要的目標。 籲貨幣政策 適度轉向 貨幣政策則應適度轉向。他指出,槓桿率上...
香港第四波疫情尚未緩和,打擊中小企的營商信心。香港生產力局最新調查顯示,有6成企業預計今季生意減少。 生產力局昨公布今年首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綜合營商指數連升兩季後,今季回落5.1至3...

本港去年12月份整體出口貨值為3,922億元,較2019年同月升11.7%,升幅創下逾2年新高,亦勝市場預期升8.4%,總括2020年全年出口貨值則按年跌1.5%。分析師均認為,12月升幅受惠於內地經...

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本港經濟受到重創,港府亦預警2020/21財政年度將錄得數千億元的赤字。德勤中國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前瞻發布會,預計港府在2020/21財政年度將錄得2,914億元赤字,主要由...

中美發展榮辱互見,內地去年憑藉果斷措施成功抵禦新冠疫情後,持續開放市場,鼓勵外資逐利,結果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金額首壓美國,躍升全球一哥。金融海嘯...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前天(24日)發布最新《投資趨勢監測》中提到,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金...

據《法蘭克福滙報》報道,德國和中國都是出口大國。在進出口往來決算表的比賽中,德國連年超過中國,但新冠病毒改變了這一點。根據德國Ifo經濟學院一份研究報告,德國貿易順差連續4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在2020...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美國疫情失控重挫經濟,中國則在上一階段抗疫有成,為社會經濟穩定護航。中美經濟在此背景下,出現實力此消彼長。其中,中國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FDI)最大流入國。 據聯合國貿...

【本報訊】內地大城市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陸續出爐,北京與上海都將今年全市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於6%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在5%以內。 城鎮調查失業率 目標5%內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大五次...

廣東人大政協兩會昨天揭幕,省長馬興瑞公布今年的工作重點,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三地機制銜接、實施「廣東強芯」行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壯大等,在「十四五」的開局年打響頭炮。 ...

國家郵政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2.5億件,同比增長37.4%;業務收入完成926.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 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

本港市道持續低迷,上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0.7%,跌幅較11月份的-0.2%擴大,亦是連續6個月通縮。有經濟學者料,疫情未止及防疫措施持續實施,令本港消費氣氛續弱,通縮現象或會在今年首季維持。 ...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表示,阿里健康(00241)為內地健康科技數字化新型基建的先行者,在部份領域擁有獨特的優勢,首次覆蓋予「買入」評級,目標價32.8元。截至11時半,該股報26.45元跌3.6%。 ...
中國去年實際使用外資逆勢增長,達9,999.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6.2%,創歷史新高。其中服務業使用外資佔比逾七成半、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逾一成。 商務部公布數據指出,中國成功應對新冠...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經濟造成壓力,政府公布最新去年10至12月的失業率為6.6%,較9至11月增加0.3個百分點,創下16年來高位,當中飲食和零售業失業率回升,部分專業如IT行業失業率亦見上升。 ...

中國抗疫有成,成功阻擋經濟衰退,成為去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內地去年GDP按年增長2.3%,總量為10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僅是首次殺上百萬億、躋身原本是美國獨尊...

中國去年經濟表現亮眼,出口及投資為去年經濟增長主要引擎,但消費按年下跌3.9%,為至少20年來首現縮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則錄得至少7年新低,經濟向「內循環」轉型仍有隱憂。 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