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宏觀分析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日圓繼去年再次出現貶值,美元兑日圓於6月5日中段一度突破140日元大關,已接近去年10月30日146.6日元水平,日本財務省曾出手干預滙市。 展望下半年,中金認為,日圓的利空因素並存、利多因素影響更...
內地5月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放緩,貝殼(02423)(美:BEKE)旗下貝殼研究院發表報告指,近期市場出現對房地產市場持較悲觀看法,然而,研究院認為,市場目前處於波動狀態,需要更中性、客觀去看待。 貝...
踏入6月,意味着年將近半,中港美業績期又埋尾,不過本周都有單投資界矚目的「大茶飯」出現,那就是蘋果(美:AAPL)舉行年度開發者(WWDC)大會。 市場焦點幾乎落在蘋果首款MR頭戴式顯示器,而收入9...
廣發證券指,今年港股將呈現盈利驅動的結構性行情的判斷,建議重點關注三大板塊。 專訪 滙豐私銀何偉華 談港股最新部署【】 廣發證券指,港股市場進一步上行的催化來源於中國經濟和盈利的...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滙豐強積金,羅列其「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約20隻強積金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接受《Money Times》專訪時表示,港股目前估值處於相對便宜的水平,MSCI中國指數未來12個月預測盈利增長達16%,而預測PE僅為10倍左右, ...
美國6月加息預期回落,內地樓市又再傳「救市」信號,刺激人民幣滙率,超跌的內房股曾應聲反彈,看似扭轉市場悲觀情緒,但成功救市的「狼來了」來得太多次,市場又會否再輕信? 反彈會否很短癮? 值得商榷。 ...
恒生指數中午收報19206點,升98點。期指應如何部署?《香港經濟日報》專欄作者石鏡泉(石Sir)推介復星國際(00656)、華潤萬象生活(01209)、中集安瑞科(03899),詳情待石Sir為你分...
港股繼上周五反彈逾700點後,周一再承接升勢,恒指收報19,108點,升158點,港股收復萬九關已見底轉勢?芯片股周一集體走高,中芯國際(00981)升逾6%,是表現最好藍籌股;ASMPT(00522...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公布港股最新焦點股名單。本文以該行最新報告、預測數據,解釋看好的原因。以下5股,摩根士丹利評級皆是「增持」(Overweight)。 專訪 滙豐私銀何偉華 談港股最新部署【】 ...
【本報訊】ChatGPT等人工智能應用去年底快速普及,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出席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年會演講時透露,在撰寫演講辭曾向生成式AI機械人查詢,有哪些資產管理策略可在高息環境奏效,短短幾秒鐘就建議...
【本報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正舉行2023年年會並更新最新航空業盈利預測,IATA預計,今年全球航空公司整體盈利可達98億美元,較去年12月估計的47億美元多出一倍,主要反映中國早於預期解除...
全球面對人口持續增長及減碳兩大問題,施羅德投資環球資源股票投資組合經理Alex Monk認為,環球能源、食品及水系統均面對大型轉型問題,要達至2050年碳中和,再生能源領域所需的投資額高達約100萬億...
超級富豪題材的電視劇大受歡迎,主人公無論是個充滿權力、著重虛榮、或有著身世沉重的人,都絕不會是個不聰明的角色,劇中富人發揮機智的腦力、妙用手段佈局明爭暗鬥,難道現實生活中,有錢人是因為聰明才致富嗎? ...
近期內地一些地方政府出現財政緊平衡狀況,新華社引述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財政狀況健康安全 為應對風險留出足夠空間。 報道指,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三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達到3.4%,是緊平...
《香港經濟日報》專欄作者石鏡泉分析「北水」近10日資金流向,以及「北水」近10日活躍個股淨流向,助你看清大市走勢,另捕捉本周異動股買賣技巧,包括:吉利汽車(00175)、中芯國際(00981)、再鼎醫...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認為,銀行貸款沒有明顯放緩,不足以促使美聯儲改變其加息週期路線,考慮到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數好過預期,美聯儲或會進一步加息。 格奧爾基...
商務部表示,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要把優質存量外資留下來,還要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商務部又指,將持續擴大市場准入,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准...
內地5月財新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57.1,較4月上升0.7個百分點,為2020年12月以來次高,僅低於2023年3月。供需和就業均擴張,但企業樂觀預期持續回落。 此前公布的5月財新製...
恒指上周五報復式反彈,一度挑戰19,000點關口,最終升733點,收報18,949點,是3個月來最大升幅。總結全周,恒指累升逾200點,扭轉過去3周跌勢,港股大反彈是否已扭轉弱勢?據《彭博》報道,中國...
港股近期波動頻繁,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觀分析師張峻棟表示,資本市場現已出現結構性變化,環球將面對能源及勞動力供應短缺等問題,料高息股、部分舊經濟產業、及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
曾於中港工作、在台灣學習普通話的紐約梅隆投資管理行政總裁Hanneke Smits,是英國金融界的少數女舵手,任內積極提倡職場多元化及共融,「在危機學到的最大得着,便是要聆聽不同意見」。 Hanne...
【本報訊】摩根大通總裁及首席營運官(COO)平托(Daniel Pinto)表示,在美國區域銀行和小型銀行正在收緊信貸之際,信貸需求也在下跌。他又認為,經濟雖然出現正在放緩迹象,但消費仍然正面,預計美...
信銀國際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簡吳秋玉受訪時表示,本港2月全面通關,經濟活動復常,帶動該行今年首季零售銀行業績迅速增長,非利息收入創單季歷史新高,首季私人銀行新客戶(資產值門檻100萬美元)按年增逾1倍...
市場對美國6月會否加息存分歧,富達國際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總監主管陳詠詩認為,美國聯儲局仍會再加息1至2次,但隨美國經濟年底步入衰退,儲局年底將會開始放風減息,並於明年初啟動減息周期。 陳詠詩接受專訪時...
環球央行去年急速加息,利息有望今年見頂,債券收入回報愈見吸引,貝萊德指出,年初至今全球固定收益ETF淨吸資1,360億美元(約10,660億港元),明顯較其他資產類別佔優。外界對美國6月中是否停止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