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瑞銀集團(UBS)同意以總額30億瑞郎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瑞士政府宣布,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折合1,267.4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被完全減記,相關投資者血本...

今日 20:12
瑞信危機 千三億債化灰 券商看金價創新高

其他股評時段: 其他股評時段: 01:00 港股被銀行危機「控制」 02:00 瑞銀收購瑞信事件 04:30 瑞信債券被「清零」 07:50 香港投資者都中CoCo債券招? 12:45 俄...

今日 19:40
【青姐話】形勢比人強 呢劑手尾長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Michael Wilson表示,銀行體系面臨的壓力可能標誌着美股熊市結束的開始,但過程將是痛苦和惡性的。 Michael Wilson去年正確預測了美股的拋售和10月...

今日 19:01
熊尾之痛 燒之銀行體系

投行瑞信頻臨爆煲,股市大受震盪,大家都想留意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會不會意外地踩中地雷。今天財經界最關注的就是俗稱「可可債」(Coco Bonds)的AT1債券,別以為這是大基金才能買的產品,就與自己沒...

今日 17:58
瑞信「可可債」淪為廢紙 MPF受牽連嗎?拆解5大債券基金資產分布

美國多間大型銀行連環爆煲,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資金回流虛擬資產。比特幣(bitcoin)維持橫盤一段時間後,今個月「重拾活力」。根據交易平台Coindesk報價,近24小時比特幣高見約28,450美元,...

今日 17:46
【新概念ETF】比特幣10日飈40%創9個月新高! 在港上市虛幣、區塊鏈、元宇宙ETF一覽 一文看清管理費、入場費

投資最怕渣都無,可可債的風險,市場恐慌一觸即發。 瑞銀集團(UBS)同意以20億美元收購瑞信(Credit Swisse),將使得大約160億瑞郎(折合173億美元)的瑞信債券牆紙,這些債就是被暱稱...

今日 17:29
【賴債危機】瑞信可可債重演滙豐夢魘? (11大關連一次睇)

瑞士政府促成瑞銀、瑞信合併,以防止銀行信心危機波及全球金融系統。不過,合併方案下,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債券—AT1債券將全額撇帳。換言之,持有瑞信AT1債券的投資者將血本無歸,做法令投資者...

今日 16:55
【瑞信危機】滙豐曾跌8% 瑞信160億瑞郎債券成廢紙引發「次生災害」、AT1債券是甚麼?

瑞信(Credit Swisse) 危機,瑞銀(UBS) 可能擔當白武士角色,然而並不是所有瑞信債權人都受庇蔭。據瑞士政府表示,作為交易條款之一,瑞信總額約160億瑞郎(173億美元) 的額外一級資本...

今日 16:43
瑞信170億美元債券變廢紙? 認識何謂「可可債」

施羅德投資多元化資產投資總監佘康如指出,對於股票和債券投資者而言, 2022年是頗為艱苦的一年,但在此過後,投資機遇現正逐步浮現,美國以外的投資市場更是愈來愈吸引。亞洲是一個多元化的地區,當中有多個不...

今日 16:30
施羅德投資:2023年亞太市場的三大驅動因素

中國恒大集團(03333)早前遭1間位於南太平洋島國的公司入稟本港高等法院呈請清盤,案件今(20日)於高等法院再提訊。恒大集團一方於庭上表示,將於本周三(22日)發出公告,涉及與境外債權人達成之債務重...

今日 13:00
【呈請清盤】中國恒大集團遭呈請清盤再押後 本周三將公告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內地3月份一年期及五年期LPR分別維持3.65%及4.30%不變,連續7個月走穩,符合市場預期。分析指,此次LPR報價保持不變原因包括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回暖、部分銀行息差壓力大,以及國內房地產呈現明顯企...

今日 12:13
3月LPR按兵不動 分析指為穩樓市預期 後續仍有調降空間

斯里蘭卡於4月12日表示,將暫停償還外債,警告債權人可能發生債務違約。本文將會探討當國家債務違約時,會發生什麼事? 利率上升 滙率 銀行擠提 ...

今日 11:40
當主權債務違約時 會發生什麼事?

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昨日(19日)在一場大會演講時表示,經濟發展不能再依靠房地產和傳統基建,而應由產業發展帶動。他認為,拼經濟的關鍵將在於五大產業:雙碳和能源安全、傳統...

今日 11:13
內地學者李稻葵:房地產拉動經濟時代已過 未來要拼五個產業

相對於過去近40年的歷史周期,聯儲局的加息步調變得更為頻密。在2月1日加息25個基點前,聯儲局在2022年共加息425個基點。 我們認為開始減息或言之尚早,因為即使在增速放緩和通脹的大環境下,經濟仍...

今日 10:49
富蘭克林鄧普頓:經濟長期仍富韌性 避免經濟顯著縮減

去年低迷市況令不少投資者絕望,在維持理財習慣健康方面也有所鬆懈。滙豐針對港人的財務健康問題,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即使2022年錄得1.9%的全年通脹及恒生指數全年下跌15.5%,仍有59%受訪者...

今日 08:30
滙豐調查:僅57%人有儲蓄習慣 財務健康人士持有4.7種投資產品

隨著美聯儲加息接近見頂,中國疫情復常後經濟迅速發力,亞洲美元債市場特別是高收益市場利好因素不斷增強。 離岸美元債市場驅動因素 非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發行的美元債券(即離岸美元債,比如亞洲美元債、中資...

今日 08:00
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利好增強 機會進一步顯現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之所以爆煲,是因為美國加息,銀行持有的債券大跌,陷入負資產,觸發恐慌性提款,結果破產收場,銀行重倉國債遇上加息,原來可以很大件事,而另一個有類...

今日
從矽谷銀行爆煲 看日本為何不肯加息

物極必反。美國聯儲局自去年3月連番加息,由極低之零息極速加至現時的4.75厘。美國有3家銀行終於捱不住倒閉,美國政府快速地宣布由政府包底,保障存戶的存款,並呼籲存戶不用急於提取存款。 猶記得上世紀8...

今日
金融危機陣風

二月期間,一系列數據證實美國經濟比預期更具韌性,受此推動,美債利率沿收益率曲綫整體走高。 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再度嘗試4%高位,而30年期美國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則平均飊升60個基點至接近7%。 盡管...

今日
軟着陸還是硬着陸

在2023年,我們認為亞太區投資市場將由三大因素所牽引,而審慎選擇個別市場和行業將是致勝關鍵。 一、中國內地重啟經濟及潛在增長 從初步迹象所見,中國內地人口流動性和經濟活動已在新冠防疫措施放寬後迅...

今日
三因素牽引亞太投資市場

美國聯邦儲備局於香港時間周四凌晨2時,公布議息結果、經濟預測及未來加息點陣圖,2時30分有儲局主席鮑威爾記者會,利率期貨預期加息0.25厘的機會為62%,38%預期不加息。隨着美國CPI通脹及就業數據...

10:31 2023/03/19
【美國加息】銀行危機恐燒至「無風險」美債 聯儲局本周不加息?

GUM 公布強積金市場佔有率報告,業界龍頭首三位依次為宏利(26.9%)、滙豐(17.8%)及永明(11.3%)。於過去 12 個月,永明錄得最高市佔率增長達 0.33%,而業界龍頭宏利則錄得0.30...

14:24 2023/03/18
【強積金】GUM:強積金2月份回報下挫 總資產回落至1.08萬億

美國加息決議在即,美聯儲會被矽谷銀行爆煲事件綁架嗎? 美息預期的不確定,環球股市波動難息。本篇將聚焦美息擺位。 市場關注引發事件引發的金融風險,對於當前美國經濟可參考哪一段時間的狀況,平安證券20...

13:54 2023/03/18
美聯儲加息會被銀行事件綁架嗎?

龍湖集團(00960)去年純利增長2.1%至243.6億元(人民幣,下同),末期息大減35%至0.8元,全年派息1.13元。龍湖周五公布業績後,午後股價升幅收窄,全日升3%,收報21.85港元。 龍...

2023/03/18
龍湖末期息降35% 將適度減境外融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與福互相依存,往往福因禍而生,而禍中也潛伏有福的因數。用股神巴菲特的話來說,就是不要浪費每一次危機。 美國自2022年3月開始,瘋狂連續加息抗通脹,使最安全的債券資...

2023/03/18
發展虛擬資產 香港莫失良機

瑞信出現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但市場主流仍然認為,歐洲銀行的流動性甚佳,不過,表面數據看似很合理,但要小心數字字裏行間隱藏陷阱殺機,留心銀行風險未必在一時三刻內難以解除。 花旗銀行分析師Andrew C...

18:30 2023/03/17
歐銀表面數字安全 當心殺機在後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約為7.6%。人行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

17:10 2023/03/17
【人行降準】人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3月27日生效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一行。雙方就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香港債券市場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日前,證監會雷添良、梁鳳儀先後到訪中證監人民銀行,談...

16:28 2023/03/17
【中港市場】李家超與人行行長易綱會面 探討中港互聯互通、香港債券市場發展等議題

在美國發生一系列銀行倒閉事件後,美國當局正試圖平息對銀行系統健康狀況的恐慌,因此採取了拯救該貸款機構的行動。 自上週矽谷銀行SVB倒閉以來,全球銀行業股票一直受到打擊,原因是去年利率飆升時與債券有關...

15:42 2023/03/17
大量美國大型銀行注資第一共和銀行300億美元 股價曾下跌超過70%

矽谷銀行從被爆發流動性危機,到被接管,存戶得到妥善保障,歷時不過幾日,事件就峰迴路轉,市場亦跟隨著起起落落。但建銀國際認為,雖然市場可能在事件結束之後鬆口氣,但後續拖累市場的因素仍然存在。 ...

14:10 2023/03/17
矽谷銀行事件峰迴路轉 建銀:趁反彈調整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