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經濟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市場上的高息定存,往往要求大額本金,但如果本金只有10萬元,低門檻也有最高5.3厘,屬全城最高息。本周銀行有加有減,主要降低12個月長存期的年利率,目前10萬元本金,共有5間銀行提供6個5厘選擇,新舊...
前瞻2024年,總結近日大行對多隻科網股的最新推介,當中,首選股是今年股價累升逾70%的拼多多(美︰PDD)。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表示,內地科網股2024年仍然受制於宏觀因素疲弱,由非市場風險主導個別股...
美國10月消費信貸總額增速放緩,由增加122.25億美元放緩至增加51.34億美元,低於預期的85億美元。信用卡在內的循環信貸餘額增長近29億美元,為4個月以來最少。學費和購車貸款等非循環信貸增長近2...
近年香港經濟表現差強人意,今年的實質GDP與2018年相比,恐怕還會低兩、三個百分點。如此停滯的局面也可反映在消費、貿易、股票、房地產等等領域之中。其主因固然與新冠疫情有重大關係,但香港面對的負面因素...
港府正研究力谷本地消費,由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擔大旗,務求令旅客和本地消費者皆賓至如歸。 港人北上成風,除了價錢平,還有服務好,港府正研究力谷本地消費,包括提升服務業的待客之道,由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擔大...
一項有關2023年大學生就業領域的數據顯示,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在製造業的就業比例逐年提升。 年末是政策旺季,有關明年經濟的走向與政策基調都將明確,近年外界高度關注的青年就業問題也有新數據,那是明年的高校...
展望2024年,光大證券國際生動地提出龍年投資部署,指三大投資主題:成熟市場、人工智能全球化、債券投資,並預期港股明年最高目標21000。 回顧2023年下半年,美國逐步放緩加息步伐及環球通脹水平回落...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昨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到訪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習表示,中歐雙方要樹立...
【本報訊】國務院發布《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提出7方面80條措施,包括在國家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允許金融機構向境外傳輸日常經營...
據澳洲會計師公會調查,消費需求疲軟(29%)是港企視為明年企業發展的最大阻礙,其次是人才短缺(27%)和營運成本上升(24%)。有見及此,許多企業的策略重點轉趨謹慎,成本管理(39%)成為2024年企...
本港經濟和商業前景似不為外界看好,但澳洲會計師公會昨公布最新調查,雖對2024年本港經濟增長仍持審慎態度,但近半受訪者認為香港GDP仍會穩定增長,超過三分二認為企業收入會維持增長,甚至樂觀相信明年IP...
即將踏入2024年,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來年美國息口有機會見頂,市場甚至預計下季有機會減息,加上政府仍「有辣可減」,若政府進一步推出不同的刺激經濟措施,下年樓市將重拾升軌。因此...
市場有聲音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褪色,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行政總裁Richard Attias認為,香港需要保持自信,因香港具有很強品牌,是亞洲的國際城市,擁有不同類型的人才,且在金融、創新...
香港近年金融市場持續波動,與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合作多年、維港投資聯合創辦人周凱旋昨出席FII PRIORITY亞洲峰會後接受訪問時,強調反向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和諫言...
港府近年致力引進龍頭企業來港,新能源車電池巨擘寧德時代(深:300750)落實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研發和IP(知識產權)中心,昨日與科技園簽署合作備忘錄。 董事長曾毓群:看準港自由流通 寧德時代董事長...
內地11月出口以美元計按年增0.5%,是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轉正,反映外需呈現邊際改善態勢,然而全球需求前景趨緩仍制約出口前景,出口商降價策略也或難以持續,明年中國經濟仍需依靠內需,當局需繼續在擴內需方...
港股跌勢未止,昨日曾低見16157點,再刷新今年低,成交額縮至不足900億元。投資界現時已放眼明年,預期內地經濟及股市估值將觸底回升,有機會帶動恒指重上2萬關甚至更高水平。 光大證券國際認為,外圍利率...
中國11月以美元計出口優於預期,按年增長0.5%並創7個月高位,結束此前連續半年下滑勢頭;但進口由上月增長3%轉為下跌0.6%,遜預期。分析師認為,年末傳統旺季、價低量高等因素下,出口年底保持低位正增...
近日多位日本央行官員發表的言論顯示,超寬鬆政策將維持至2024年第一季,甚至可能持續到第二季。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昨日指出,日本經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尚未達到能夠以穩定、可持續的方式實現2%的物價目標...
近年來,人們對於生育的意願似乎與實際的出生率存在差距,尤其在香港更為明顯。根據《Fairyland計劃懷孕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逾七成人表示,他們有意願要生育子女。然而,政府的統計數據卻顯示,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