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經濟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升溫,市場的關注愈來愈多。美聯儲加息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歷史上是否有類似的情況?當時美聯儲是如何應對的?資產價格表現如何?對當前有哪些啟示?針對這些問題,中金對歷史上幾次有代表...
香港今年首季GDP按年下滑4%,面對第5波疫情,以及特區政府實行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本港經濟收縮其實在意料之中,消費、投資和對外貿易都面臨不小壓力。 由於Omicron變種新冠病毒擴散速度較快,加上...
阿里巴巴(09988)股價沉寂多時,終傳利好消息。全球最大對冲基金橋水(Bridgewater)最新披露,在今年首季大手增持阿里美股ADS,持倉大增七成半,似為阿里投資前景投下信心一票。 今次已是著...
人行下調首套房房貸利率20個基點,釋出樓市政策持續放鬆訊號,只是環球政治氣候波譎雲詭,A股尚處磨底期。昨日無太大反應,有助解困港股。 技術分析:上證升軌爭持激烈 上證昨收報3073點,微跌10點或...
港股昨日高開低走,內地股市更倒跌收場,但中央政策會催谷消費,因為4月社會消費總額急跌11%,惟見食品、飲料等零售額錄得增長,而內地飲料戰會在夏天開打,中國食品(00506)賣可口可樂始終佔優勢。 中...
歐盟公布新經濟前景預測,料第二季通脹升至6.9%後見頂,今年全年通脹達6.1%,歐盟及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均下調至2.7%。歐盟更就俄羅斯中斷天然氣供應的最壞情況作推演,料屆時歐元區G...
多個政黨和立法會議員昨日分別與特首當選人李家超會面,就新一屆政府工作提出建議和期望。其中,經民聯提出,多管齊下覓地建屋,短期內突破香港房屋困局,同時盡快恢復內外通關。 速恢復內外通關 加快疫後復甦 ...
國家統計局公布,首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6.8%,今年以來最慢,略低市場預期的增7%。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跌11.1%,遜於預期的下跌6.1%。其中,除汽...
內地經濟下滑壓力加大,穩樓市政策加快推出,包括調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及房企發債獲金融機構支持等,內房股續反彈。 國家統計局公布,首4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簡稱「固投」)15.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印度宣告禁止糧食出口,已不是第一個,亦絕非最後一個加速豎立政經壁壘的經濟體,化肥糧荒、壁壘戰爭、革命短缺,逆全球化互為因果,並將加速迴圈強化。 身為世界第二大小麥(Wheat)生產國的印度(Indi...
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1至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915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7%;其中,住宅投資29527億元,下降2.1%。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解讀...
美股上升,加上中國降息,刺激恒指高開232點,高位受壓一度倒跌。恒指收報19950點,上升51點;國指收報6826點,上升19點。大市成交930億元。 元朗牡丹金閣、上環星月酒樓、紅磡新旺會桌球室及...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顯著反彈,惟全周仍跌逾2%,與1月歷史高位比較,標普500指數已回落約20%,接近熊市邊緣。納指今年跌幅更達24%,已陷入技術熊市,從整體股市的借貸槓桿(孖展)水平顯示,投資者風險胃...
中信銀行(國際)稱,上周五美滙衝高後回軟,低見104.45,但仍錄得連續第六周上漲。市場擔心美聯儲局抑制通脹的能力,加上烏克蘭危機或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中國疫情清零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投資者紛紛湧向安...
5月份紐約州製造業指數報負11.6,遠遜於預測的15.0,亦較4月份的24.6大幅倒退。 以下是5月13日數據 美國4月進口物價指數按月無升跌,低於預期的升0.6%,前值修正為2.9%;按年升12...
環球市況波動,投資者應如何調整投資部署?優質股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有何幫助?在哪些行業或新/舊經濟中,看到較多的優質股票機會?晉達特約:《ET財智Talk》,請來晉達大中華零售業務主管鄧嘉南,分析優質股...
內房政策再吹暖風,央行、銀保監會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降至4.4%;另外,人行指房地產泡沫化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5月以來地方穩樓市政策繼續加碼...
麥當勞(美:MCD)於1990年進駐俄羅斯,早前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宣布關閉俄國境內850家門市。該公司周一(16日)宣布,已啟動出售其俄羅斯業務的程序。 麥當勞於今年3月宣布暫時關閉俄羅斯的餐廳,...
其他股評時段: 00:42 金管局不斷接錢 04:10 內地出招降息鬆樓市? 06:00 失業率高 新經濟股難有運行 07:50 內地貨幣政策空間細 09:30 房託上內地資產 15:00 06862...
中電(00002)以香港售電業務為主,而本文第一版提及港府今年再推「保就業」計劃,加上「電子消費券」推出時間較去年提早(去年為8月,而今年提前至4月),料有助快怏中電業務,尤其是香港售電量在第二季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