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股票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美國4月PCE通脹意外回升(點擊圖片放大),就業市場表現仍強,加上問題暫告一段落,緩和衰退憂慮,至截稿前止,料聯儲局6月維持息率不變機會較高,待7月才將聯邦基金利率調升到5.25至5.5厘(點擊圖片放...
中國民間有兩個「黃教主」,過去熱的是藝人黃曉明,現在熱的是科技界大腕,即英偉達(Nvidia)創辦人兼CEO黃仁勳。英偉達最近登上全球市值第6大公司及全球半導體第一大市值公司,黃仁勳也在兩岸大熱,是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撑住本地消費,是政府短中期、特別是上半年穩住本地經濟大局的主要策略之一。 他預計,隨着航運業界積極擴充人手,訪港客將逐步回升;惟下半年本港出口表現將繼續受壓。 料訪港客續回升...
港股19000關攻防戰,除憧憬內地本周後期通脹數據出爐前出招或放水,亦靜待美國聯儲局下周四凌晨公布的議息結果,料將成股市轉捩點。市場炒股不炒市,AI概念續受熱捧,投資界看好AI浪潮,惟短綫已獲大量資金...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周六簽署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的法案,雖然避免聯邦政府出現災難級債務違約,但意味美國財政部將大幅發行新債,恐抽緊市場資金,不利股市。 據法案最終協議,債務上限將暫停至2...
今年初上市的美容股美麗田園(02373)半年禁售期即將完結,有大戶上周趁機將5,793.9萬股或24.48%美麗田園存入中央結算系統(CCASS),或是部署沽貨,以上周五收市價22.55元推算,該批美...
環球央行去年急速加息,利息有望今年見頂,債券收入回報愈見吸引,貝萊德指出,年初至今全球固定收益ETF淨吸資1,360億美元(約10,660億港元),明顯較其他資產類別佔優。外界對美國6月中是否停止加息...
中國今年經濟復甦之路崎嶇,近期發表的工業數據普遍疲弱,令到在中港上市的相關股票受到頗大壓力。 例如,國統局宣布1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減少20.6%,反映出復常之後工業經營普遍仍然困難...
五窮月下環球股市和板塊表現個別發展,並非全面走弱尋底,大部分科技股走勢跑贏傳統經濟股。 據EPFR Global數據統計,截至5月底單周計算,科技股基金錄得逾85億美元資金流入,創期內歷史新高,流入...
重點 1.滙豐私銀何偉華指,港股目前估值吸引,對恒指年底前目標為22490點。 3.他看好國企龍頭股、科網龍頭股及以服務為主的消費股。 3.滙豐私銀預期美國6月將加息最後一次,2024年減息3次...
飛天雲動(06610)是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利用自主研發的AR/VR開發引擎,主要業務包括AR/VR營銷服務、內容及軟體即服務(SaaS)。 集團於2022年已開展超過320個...
重點 1.內地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中國居民存款儲蓄水平總體持續上升,反映了其預防性儲蓄的心理。 2.預防性儲蓄會降低市場活力,容易令整體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的惡性循環。政府宜擴大內需,釋放社會投...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繼去年11月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簡稱中特估)後,於今年2月提及,要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發揮更好的資本市場資源分配功能。 傳統的金...
2022年出現「股債齊跌」的慘痛市況,過往被認定為金科玉律的「60/40股債投資策略」遭到質疑,難道這個均衡策略不再奏效了?高盛資產管理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區多元資產方案主管Shoqat Bungl...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法案後,債務上限問題暫時解決,但隨之而來的,是美國財政部新債券發行將大爆發,以補充國庫,將大幅抽走市場資金,對股市的影響,恐比巨企發新股抽水更嚴重。據華爾街估計,到第三季度末,舉債規模...
近日人工智能(AI)浪潮崛起,美國銀行表示,由於人工智能熱潮,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將更多資金投入科技股。但美銀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認為,科技股或超買,建議賣出AI相關股,並買入港股,...
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預計,美國政策利率即將見頂,美國債務上限亦即將解決,料有利市場風險情緒改善,認為「現金不再為王」,是時候善用現金及存款捕捉投資機遇。 她指,年初至今...
英偉達(Nvidia,美:NVDA)憑藉人工智能(AI)浪潮,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間破億元的芯片公司,CEO黃仁勳亦因為擁有英偉達3.51%股票,登上全球富豪榜第34名的高位。其間他做對了三...
中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映復甦之路並不平穩,市場擔心中國經濟重啟帶來的刺激效果已經消退,拖累股市表現。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4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製造業...
經濟衰退陰霾,加上近期,緩和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強勁,以及通脹(美國聯儲局較看重的PCE,4月數據高過市場預期的3.9%)(點擊圖片放大)仍處較高水平等帶來的加息壓力。至截稿前止,市場預計聯儲局6月加息0...
讀者徐先生問: 本人為一名中學老師,事業穩定,並預期將來可持續地加薪,每月剩餘接近三萬元。本人不喜冒險,加上工作較忙,不想投資股票。另外已有一份儲蓄保險計劃,不想集中一樣理財產品,把資金縛死又回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