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投資產品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要達致理想退休生活,須在退休儲蓄、醫療保障、身心健康及退休投資上做好準備,而過去幾年的疫情或多或少影響著市民對退休的規劃。隨著社會逐步復常,友邦香港針對在職港人迎接社會復常對退休準備的新態度展開調查,...
銀行定期存款又有新招,10厘息或以上的銀行加至3間。 銀行主戰綫一下子由定存年息,轉向定存短息,從銀行角度,既能吸眼球,亦能吸引存戶,以10厘息出招不虧。 從存戶角度,定期年息一縮再縮之下,資金不...
活在香港的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便有源源不絕的食水供應,但大家有沒有想過,「自來水」並不是真的自來,更絕非無窮無盡? 其實地球上大部分水都不適合人類飲用,而且不少被鎖在冰川之中,只有1%的水資源屬於淡...
全球資產類別於2022年的表現,令不少投資者不自覺地倒吸一口氣。通脹率急升至1970年以來的高位,全球主要央行因抗通脹而作出的加息速度,更是刷新記錄。央行實施貨幣緊縮政策、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最後導...
炒股的人常說財富險中尋,當然愈高風險、愈高Beta的股票,潛在回報也可能很高。但稍一不慎,隨時變成財富險中「沉」。最新便有兩隻美股作最佳例子,證明細價股非人人都適合玩,投資者可能要抱着隨時失去所有本金...
打造被動收入,尋求更多財富增值的方法,為不少人所期盼的。但要真正打造屬於自己的被動收入,普遍人都面對著相似的障礙。一項調查發現,大部份港人有興趣透過投資或壽險等方法增加被動收入,對投資產品亦有一定需求...
2022年地緣政治動盪、通脹失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金融市場極具挑戰。從廣泛投資格局看,去年環球投資者放棄絕大部分資產類別,令全球投資者持有的現金數字達到十年來高位,可能表示風險資產在2023將受到支...
雖然近年來各國重視理財教育,但還沒有正式規劃到學校常規教育中,很多年輕人理財知識相對匱乏,而提升個人知識的好途徑是閲讀理財書籍。以下將總結6點理財書籍中的理財建議,避免墮入投資理財陷阱。 1.賺錢多...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有「股神」之稱,是眾多投資者追捧的偶像。他擁有非凡的人生經歷,在11歲就買了第一隻股票、16歲時通過投資賺得53,000美元(計及通脹約為現在50萬美元)、被哈佛商學...
經常會聽到投資專家提醒「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不少人信奉分散投資的力量,以為把資金愈是分佈於不同投資產品及市場,就愈能減少風險。華爾街一位著名投資大師,一度在10年內獲得平均按年回報率高達50%...
金價牛氣冲天,今年累升約6%,自從聯儲局於去年底放緩加息,美元跌穿102心理大關後,國際金價即衝破每盎斯1,900美元,好友料今年底金價爆上2,10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較現水位約有8%潛在漲幅,主因...
普遍股民都希望港股農曆新年能夠紅盤高開,心理學上有一個名為「羅森塔爾效應」和「皮格馬利翁效應」 ,簡單而言就是「期望定律」,然而期望背後又是否能夠實現,本文統計過去16年農曆年交替股市最後一日及第一日...
新春將至,迎接兔年大家都有新的願想達成。獲取好運得到意外之財相信是每個人的心願,在許願同時能抽獎,正正滿足香港人心中所想。滙豐推出「1.23 Go Goal Day」大抽獎,以AR技術創造「7,000...
現時市面不少藍籌股的入場費都不低,動輒需要1萬元以上,如果手頭上的資本並不多又想投資股票市場,甚或是投資新手,不懂得捕捉入市時機的話,可以如何投資股票呢? 事實上,現時各銀行及券商都有推出月供股票計...
面對温室效應等氣候變化,星展的專家認為,今年ESG(環境、社會及管冶)以能源轉型等主題料可突圍跑出。而為推動綠色金融,該行對合資格客戶投資ESG等產品,最高可享1.6萬元現金回贈。 星展全新及特選客...
成功投資的關鍵離不開明確的目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周全的投資規劃是投資獲利的基礎。知名投資顧問團隊Freeman Publications立志幫助投資人找到跑贏市場的股票,增加個人財富,團隊分享3大獲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全球能源危機,全球急需尋找更多石油以外的可靠能源,使核能再次回到鎂光燈下,早前歐盟便把核能納入到可持續分類體系之中。究竟這種極具爭議性的能源,會否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擔當更重要的角...
近日,Netflix推出華爾街吸金惡霸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紀錄片,這部謎你影集訪問多位受惠者、員工、吹哨人及執法人員,嘗試重新勾劃出馬多夫是如何鋪陣騙局,受害人又如何上當。 馬多...
往年的投資規劃可以說是趕不上變化,迷迷糊糊就作出買入決定,或什麼都沒做,令理財欠缺大方向,對於2023新一年的投資依舊沒有頭緒? 立即看看摩根大通對新一年的市場展望,了解大行預測及建議投資者如何部署。...
中港正式通關,渣打(02888)表示,近日前來香港渣打分行的大灣區旅客數目逐漸增加,相信重啟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頻繁人口流動,將有助推動本港經濟進一步復蘇,刺激個人和企業對跨境金融和理財服務的需求,亦積極...
近日港股造好,升勢未止,2023首4日已累升逾1200點。想入市撈底?2022年你在投資決策上有出現以下錯誤嗎?為避免2023年再重複出錯,我們應該如何? Morningstar總結了4點2023年...
渣打銀行最新調查發現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產類別,例如可持續投資產品及虛擬資產。調查結果顯示54%的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
渣打銀行發布《財富預期2022報告》,調查結果顯示54%香港投資者積極管理其財富及會改變投資策略,以應對現時不明朗的市場環境,而在高通脹情況下,香港富裕投資者改變資產配置,由持有現金及股票轉移至新興資...
恒生科技指數於2020年7月27日推出,短短兩年多以來已成為市場焦點,圍繞該指數的產品選擇愈來愈豐富,反映科技創新正引領著新經濟下的投資機遇和趨勢。下文將簡單介紹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的篩選準則,以及恒生...
我們常常會留意「股神」巴菲特的一舉一動,他的每句說話都發人深省,但較少人留意他身邊的男人,比巴菲特還年長6年、一直在巴郡擔當最佳副手的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是巴菲特視之為「夥伴」...
過去一年,可持續投資備受挑戰,同時氣候危機亦逼在眉睫。俄烏戰爭、通脹升溫和能源價格高企,使許多投資者質疑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投資的潛在價值與財務表現。事實上,可持續投資理念於各地區都備受爭議...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Alder)年底離任,港府昨正式公布,由副行政總裁梁鳳儀接任,為期三年至2025年底。從2018年兼任副行政總裁以來,梁鳳儀一直被視為下屆行政總裁大熱,外界對最新任...
22歲是一般人開始踏入社會的年齡,畢業帽一拋,你就要面對凶險的社會,而妥善理財是生存的必要技巧。下圖雖說是「22歲一定要懂」,但無論你是幾多歲,只要你開始進入社會、或者開始有收入與負債,你就要懂得以下...
天下間當然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你吃午餐時沒付錢,你遲早都要付。FTX從興起到崩潰,是典型的加密貨幣投資現象,然而這個案教會我們的事,不只適用於加密貨幣市場,也適用於所有其他投資。當中最重要的是,你在投...
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FTX早前「爆煲」申請破產,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am Bankman-Fried(SBF)辭任行政總裁。FTX於2019年成立後,先後共獲10多億美元融資,當中不乏知名機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