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70 個
地球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近年各國積極發展新能源,以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當中核聚變(Fusion Energy)發電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地理限制上比風能和太陽能設備的少,所以在低碳能源方面,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惟核聚變會產生高能...
在過去幾年,市場一直認為,未來世界要依靠「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的組合,但在風光能源難以穩定供電的本質,以及天然氣因戰爭變成更不可靠的能源下,環球的能源結構,開始向新的方向移動——核能(Nuclear E...
根據科幻小說《三體》拍攝的電視劇上映打破騰訊視頻劇集首日熱度值紀錄, 開播1小時,站內熱度破25000,推薦值達94.1%,豆瓣實時雙榜和貓眼全網熱度總榜第一。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
加密貨幣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等環境議題一直被社會主流大眾所詬病,而數據分析機構Forex Suggest近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加密貨幣交易對地球影響》,列出2022年全年對環境影響最嚴重的前八大加密貨...
農曆新年將至,賀歲電影瞄準新春檔期整裝待發,首創証券指出,2023年元旦檔以5億票房收官,料春節檔期票房有望繼續復甦,投資者可留意影視板塊,如貓眼娛樂(01896)、阿里影業(01060)、檸萌影視(...
踏入2023年應該開心的新一年,可惜,進入第二天我的心情非常低落,我的貓咪囝囝走了。 一年前遇見牠時,是緣份,當刻已覺得他好靚仔,好可愛,與別不同;知道牠的身世後,感覺牠好可憐。此後,牠經常跟着我,...
【本報訊】駐美大使秦剛指,中美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差別巨大,但雙方的世界觀既需要也完全有可能拉近,探索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 中國發展 增世界和平力量 秦剛周一(26日)在《國家利益》雜誌(...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一直利用各種太空科技,為人們探索宇宙中的新資訊。NASA日前宣布,監測火星內部活動4年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因電量耗盡,正式退役。 洞察號於2018年11...
保加利亞已故失明靈媒萬加(Baba Vanga),又稱 盲眼神婆 ,留下的警世預言準確度高達85%。過去她曾預言2020年全球會爆發肺炎疫情、俄烏戰爭等,這些事都一一應驗了。直到2023年,她遺下這一...
新鴻基地產(新地)及載通國際控股(載通國際)全新九龍東大型綜合商業項目「The Millennity」現已落成。項目位於觀塘巧明街 98 號、毗鄰港鐵觀塘站及牛頭角站,65 萬平方呎的國際級寫字樓分為...
自1969年首次成功有人登陸月球表面後,美國多年來再無人達致此成就。美國太空總署(NASA)早前發射的「獵戶座號」太空船近日完成圍繞月球的飛行任務,並成功返回地球表面,相信有助NASA派人再造登月創舉...
上回提要,話說地球生病,不知何年何日才能痊癒。事隔一年,似乎傳來好消息,世界各地雖然仍處於「兵荒馬亂」狀況,但生活已逐漸回復日常,多國從這兩個月起亦恢復旅客出入境限制,也即是說:「喂,大家可以去旅行啦...
【本報訊】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返回地球,周一(5日)凌晨乘坐任務飛機平安抵達北京。太空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領導和成員到機場迎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3...
SpaceX的星鏈(Starlink)衛星服務一向以民用為主,但鑑於烏克蘭地面網路服務和移動電話網路,遭俄羅斯軍隊切斷,SpaceX應烏克蘭要求,為當地人民及政府部門,提供Starlink衛星服務。S...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昨日與中國太空站組合體分離,啟程返回地球,昨晚20時09分成功降落內蒙古東風着陸場。神舟十四號3名太空人陳冬、劉洋及蔡旭哲,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艙。19時20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每年踏入12月,節日氣氛就逐漸變得濃厚起來,是時候為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做好準備了!7-Eleven繼11月尾推出深受大眾熱捧的8款環保隨行袋後,聖誕前夕獨家推出7-Eleven聯乘芬蘭著名童話角色 —姆...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本月於加拿大舉行,安聯投資全球可持續及影響力投資總監Matt Christensen認為,除氣候變化外,市場亦愈益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因這對全球...
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為慶祝今年成立20周年,以「設計.構建可持續社區」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設計光譜」(Design Spectrum)作為香港設計中心...
美國多年來積極發展航天科技,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再為身處地球的眾人,帶來新航天消息。獵戶座(Orion)太空船打破阿波羅13號的紀錄,成為至今為止飛離地球最遠的載人太空船。 NASA日...
【本報訊】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昨晚11時0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當地昨晚氣溫低見約攝氏零下23度,是中國太空站在建造階段內,首次在夜間低溫環境下,實現載人任務。專家強調,低氣溫不會影響任務的發射。...
氣候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衝擊自然環境外,更威脅到人類 生活,引起全球關注。IKEA持續關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積極攜手各界夥伴,共 同為地球與人類帶來正向改變。針對日漸嚴峻的氣候問題,IKEA向受氣...
不少港人到挪威等北歐國家旅行時,都會在當地觀看極光。有別平時看到的綠色極光,挪威近日曾短暫出現粉紅色極光。有挪威導遊表示,粉紅色極光僅維持了2分鐘。美國自然科學網站其後分析指,是因為太陽風暴導致地球磁...
一個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血月」月全食暨「月掩天王星」,將於今晚在本港上空出現。在傍晚6時開始約1.5小時月全食期間,月亮會將呈現出不常見的銅紅色,月掩天王星亦會同時發生,歷時約49分鐘。香港太空館將於...
香港再有罕見天文現象出現,港人今晚記得抬頭觀看。本港周二(8日)傍晚將出現血月月全食,錯過今晚將需等到2025年才能再見。據悉是次月食能在亞洲及北美看到,本港天文台已預測血月月全食奇景將持續約1小時,...
受人類壽命不斷延長及嬰兒死亡率降低等因素影響,地球人口不斷增加。聯合國表示,全球人口將在下周正式達80億。聯合國更估計,全球人口到本世紀後期時將逾100億。有專家表示,與其擔心人口過剩,民眾應關注富人...
「血月」月全食及月掩天王星將於明天(8日)同時出現,屆時月球會呈不常見的銅紅色,並且剛好掩食天王星。兩個天文現象同時發生的情況相當罕見,香港更是全球最適合觀測是次天文現象的城市之一。香港太空館推介了3...
在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籌備之際,最近的MSCI(全球領先的投資決策支持工具和服務供應商)《淨零追蹤報告》指出,上市公司仍繼續超出氣候預算,但報告認為減碳不能只依賴企業或投資者,政策制定者都要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