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45 個
生物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香港科學館特別舉辦大型恐龍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並推出「與龍同眠」留宿活動。9月份場次即日起至8月12日(星期五)晚上11時接受網上報名。 首...
特首李家超上任後首次於今(22日)召開抗疫專家顧問團會議,表示感謝6位專家就疫情最新發展提供意見,有助政府制訂以最低成本達致最大效益的抗疫策略。 6位專家顧問團成員,包括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
本港近日疫情似有反彈之勢,昨日(15日)是連續三天破三千宗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等4名專家撰文,表示本港應逐漸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令社區有低度傳播,以便在冬季...
特首李家超周二早上(12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提到自己在未上任時,已與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與專家組會面,未來亦會聽取專家意見,以作出任何防疫抗疫決定,並指將宣布委任專家的事宜。即看:【下一頁】 政府...
港大醫學院與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聯同科大結構生物學家發現,源自本地mRNA疫苗接種者、針對 SARS-Cov-2 Omicron 變異株的廣譜中和抗體 ZCB11 ,對所有受關注變異株...
近日,一批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挖掘的科學家發表新研究報告,表示在當地發現新恐龍品種化石,外型如暴龍(Tyrannosaurus rex)差不多,均是頭大手細,新發現或者可以解釋暴龍手短之謎。 電影...
恐龍一直是神秘物種,自19世紀發現恐龍化石以來,古生物學家致力研究這種已滅絕、來自遠古時期的史前生物,至今已有更多理解。香港科學館周五起將舉辦「八大.尋龍記」特別恐龍展覽,展出包括暴龍、三角龍及棘龍等...
衞生署前顧問醫生涉向世衛等醫療組織訛稱他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衞生署的合作夥伴,從而向醫療組織收取共逾425萬元的服務費。前顧問醫生早前承認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等6項控罪,今(17日)於區域法院被...
海洋垃圾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其中以塑膠廢物最為嚴重。近日美國有科學家發現,海洋塑膠垃圾可轉化成新型抗生素,更對耐抗生素的細菌菌株(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有效果...
一股恐龍熱潮即將席捲香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領賢慈善基金將於本年7月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名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的珍貴恐龍化石標本展覽;而九龍倉...
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如消化、代謝及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影響。以美國灣區為總部的藥物開發初創VastBiome結合人工智能科技,透過分析人類腸道微生物組,開發可治療癌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新藥物。該初創近...
第五波疫情持續,本港今日(20日)錄得243宗確診個案。中環九如坊蘭桂坊酒店疑似爆疫,當中包括一對由美國抵港的夫婦,以及一對尼泊爾抵港的父子,檢測發現有3人感染Omicron BA.2.12.1。兩組...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今日(20日)下午通過新校長任命安排,由上月卸任科大副校的全國人大代表、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於10月起接任科大校長。葉玉如今午事前透過校方安排網上視像會議會見師生及校友,她表...
本港疫情回穩,近日確診宗數維持200至300宗。三名港大學者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於(20日)報章撰文,估算本港在第五波疫情後,社區應有7至9成人口具防具備防重症之屏障,認為本港再出現第...
創新科技署今日(10日)表示,推出今年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徵求香港與內地機構合作的應用研發項目,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3個特定主題 生物技術:疫苗、抗體等生物藥研發、中醫藥防治重大臨床疾...
據Gulfnew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報告又指,2021年整體環保能源投資總額達1.9萬億美元(約15萬億...
華為自中美貿易戰開始,一直受到美國打壓。在華為眼中,研發是突破美國制裁重圍的最佳途徑。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今(26日)在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HAS 2022)中提到,中美貿易戰使華為近年發展遇到阻...
各地政府及企業大力推動環保政策,發展可持續及綠色經濟。據《Gulfnews》報告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IMF...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螢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夠讓牠們同時利用雙足和雙翼的力量飛離水面,像鴨子一樣在水面起飛,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
此前Taylor Swift「被代言」某品牌的電磁爐純屬笑談,今次Taylor Swift的名字出現在動物世界當中。有美國科學家將一種新發現的千足蟲品種冠以Taylor Swift之名,皆因他是Tay...
近年,澳洲森林頻頻出現大火,已殺死數以萬計的樹熊。澳洲紐卡素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科學家建議收集樹熊的精子,並建立生物實驗室,除了可以進行培育計劃(Breeding P...
本港正經歷第五波疫情,全港中小幼同學仔現正提前放暑假,雖然停課但學無限制。TOPick親子節目《童學園》邀請佛教黃焯菴小學許定國校長,分享坊間的免費學習網站,提高小朋友在家學習的興趣。 提早放暑假,...
疫下困在家中,停課但學無限制。年僅12歲、就讀於宣道國際學校中學1年級的陳永治(Vinci),自去年10月底開始,在疫情期間決心於edX和Coursera等全球大學的網上課程平台,報讀自己喜愛的動物和...
市面上預先包裝的食物種類繁多,在購買食物時,不少人都會留意食物會否「過期」。但是否所有「過期」食物都要棄掉?本文將會解釋「此日期前最佳」和「此日期或之前食用」這兩種日期的區別。 標示日期 在香港,...
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一直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香港大學化學系和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古抗菌藥物硝酸銀 (AgNO3),可令這些耐藥細菌對粘菌素重新敏感。硝酸銀 (AgNO3) 抗菌藥物已有超過2...
疫情下主題樂園關閉,海洋公園持續展開科學研究,包括研究海豚覓食習性,更首次發現群體雄豚合作覓食的能力較雌性高。科研團隊盼透過拍片、分析,讓港人更認識自然生態,疫後重開就會加強教育宣傳,展示科研成果。 ...
本港新冠疫情肆虐,安老殘疾院舍成為重災區,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確診者應康復後3個月才接種疫苗,不過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則認為,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由公共衞生層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