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 下頁

搜尋結果 297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本港五校組隊參與由麻省理工學院創辦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於11月上旬赴法國巴黎參與賽事,最終以「生物可降解的抗菌膠布」奪得最高級別金獎,並刷新香港中學參賽以來紀錄;同時獲「最佳教育項...

16:38 2023/11/21
【中學科研】五校組隊赴法國參加iGEM奪金 創造生物可降解抗菌膠布

數據分析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2023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單,本港更有多達120名學者入選,首度打入全球...

22:09 2023/11/15
【最廣獲徵引學者】本港120學者入選首度打入全球十大 港大50人包括張翔上榜

「吸血鬼」電影不少見,但原來世上竟存在一種「吸血鬼病毒」,近日首次在美國土壤中被發現。而研究人員及現,該「吸血鬼病毒」有可能為當前各種大流行病毒,提供抗病毒治療的新方向。最新影片:根據英國《每日郵報》...

13:09 2023/11/10
特殊病毒︱美國首現「吸血鬼病毒」 寄生吸食同類有助研發抗病毒療法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與美國私立醫學院及德國研究機構合作研究, 團隊透過病人基因組測序分析,首次發現DHX9基因變異會造成遺傳疾病,並利用細胞及動物模型成功驗證DHX9基因功能缺陷與神經發育障礙相關。...

15:53 2023/10/30
【中大研究】首揭一種解旋酶基因突變致神經發育障礙 助未來研究發病機制

Levi's 行政總裁伯格(Chip Bergh)早年曾公開表示不用洗牛仔褲,引起網民熱議。Chip Bergh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澄清,自己從沒說過牛仔褲不用清洗,更分享自己有獨特的清洗牛仔褲方式。C...

16:44 2023/10/12
【生活智慧】澄清從未講過不用洗牛仔褲 Levi's CEO自揭牛仔褲放入雪櫃殺菌

諾貝爾獎(Nobel Prize)下周一(10月2日)起公布今年獲獎者,周五(6日)公布的和平獎更為各界焦點,但有傳今年和平獎得主再次從缺,主因是俄烏戰爭、中美角力、非洲政變等全球衝突有增無減,有學者...

11:08 2023/09/30
諾貝爾獎下周頒發 和平獎再次從缺?

新冠疫情雖已退去,但不少人對新冠變種病毒或其他傳染病的恐懼卻揮之不去。針對像驚弓之鳥的民眾(或政府)這種心理,藥廠已急不及待,繼續爭相研發疫苗及藥物,用以防治新冠之外,並應對尚未出現的新冠變種,乃至其...

2023/09/23
「信使」還可信嗎?

全球地緣政局緊張,加上極端天氣頻生,均提醒我們有必要減少依賴化石燃料、加快能源轉型。而在邁向低碳轉型的路上,能源存儲系統更是不可缺少的骨幹設施。國際能源署(IEA)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到了2025年,...

10:30 2023/09/13
「能源存儲」成新投資機遇 低碳轉型的關鍵 行業增長驚人

牙醫出身的醫克生物主席鄭淇德,曾任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牙醫學會理事多年。 醫克生物主席 早年加入港大 他早年於倫敦大學研究院就讀牙醫的碩士課程,之後於牙周病的研究中心當中,因緣際遇下與口腔病理...

2023/08/21
鄭淇德牙醫出身 兼研生物科技

盡管現今科技發達,但面對由被譽為人體器官中最複雜、最難了解的腦部所引起的神經性疾病,不少醫學專家及科學家都束手無策。為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精神和神經疾病,美國的艾倫研究所藉由AWS旗下技術,建立「腦知識平...

17:17 2023/07/25
【AI醫學】美研究所夥AWS開發人腦地圖 協助治療神經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曾一再警告,若對多種抗生素具耐藥性的「超級細菌」若爆發,會導致下一波公共衛生災難。2017年理工大學研究團隊曾發現對人類健康最具威脅的高抗藥性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而團隊今日(20日)...

15:12 2023/06/20
【超級細菌】理大團隊破解超級細菌致病機制 現有藥物聯合治療冀可令病人盡快受惠

搶人才是近期熱點話題。目前主要研究納米材料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許谷,現已擔任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簡稱「電子科大高研院」)教授。許谷還擔任過美國能源部和加拿大國家基金會基金甄選委員會成員。 中...

12:33 2023/06/13
科技戰 | 納米專家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許谷加盟深圳一研究院

2023年度邵逸夫獎得獎名單今(30日)出爐,由7名學者分別奪得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3個獎項,頒獎典禮將於11月12日舉行。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帕特里克·克拉瑪和伊娃·諾加利...

16:58 2023/05/30
【邵逸夫獎】7名學者分奪3獎 中國學者丘成桐奪數學科學獎

梁彥宗自小立志要成為電台節目主持人,現時是香港電台第一台《旅遊樂園》節目主持之一,過去10年曾多次參與不同媒體的幕前演出。2019年,他出版《就這樣,背遊地球。》一書,藉文字分享個人走訪天南地北的遊歷...

2023/05/19
90 後旅遊達人梁彥宗 從旅行發掘生命的可能性

香港科技大學計劃向政府申請撥款8.351億元,興建樓高8層、總樓面面積為6,060平方米的新科研大樓,設基因組件合成平台、開放式實驗室、研究設施等。校方於今日(16日)應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要求,披露...

17:47 2023/05/16
【大學發展】科大新科研樓擬採節能技術興建 基因組件合成平台等設備涉1.78億元

香港中文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及其的團隊所研究的大豆固氮菌菌株「根瘤菌」已於5月10日晚由「天舟六號」貨運飛船搭載升空,並順利到達中國空間站「天宮」。林漢明表示,作為本港首個於太空進...

11:03 2023/05/15
【農業科學】中大「根瘤菌」升空 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為加強合成生物學科技的研究與發展,推動香港成爲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科技大學計劃向政府申請撥款8.351億元,興建樓高8層、總樓面面積為6,060平方米的新科研大樓,並於今日(5日)的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16:21 2023/05/05
【大學發展】科大申逾8億建生物科研大樓搶國際及內地專才 倘設科大醫學院可共享資源

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發現,檢測尿液中的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能提早識別感染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一型(HIV-1)病人罹患非感染性肺炎、腸胃潰瘍、肝炎和心肌炎等終端器官疾病的風險,而針對人類巨細胞病毒的...

16:07 2023/05/04
【醫療健康】浸大團隊揭巨細胞病毒尿液檢測有助預警艾滋相關器官疾病 專家籲相關尿液檢測納艾滋恆常檢測

香港科技大學計劃在清水灣校園興建樓高8層的科研實驗大樓,進行合成生物學領域研究和發展活動,重點設施包括「基因組件合成平台」。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工程估計費用為8.351億元,將以2019/20...

18:58 2023/05/02
【大學發展】科大擬設合成生物學科研大樓造價8.35億 設基因合成平台

文憑試的中文科寫作考試剛舉行,令我想起有一年文憑試的中文寫作試卷很有趣,考生可自行在以下兩句中任選一句為題,分別是「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和「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如果大家是考生...

17:46 2023/04/29
【夢想要大】巴籍女生長年受濕疹煎熬 衝破語言障礙冀學醫拯救同路人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授孫紅哲團隊最近於降血糖研究取得突破進展,成功揭示營養補充劑鉻元素(III)在人體內的位置和功能,或能改進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團隊已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成果。 團隊的...

12:47 2023/04/12
【大學研究】港大揭營養補充劑鉻在人體內位置和功能 為降血糖研究提供新思路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於報章撰文,回顧過去廿多年防疫經驗,稱曾3度面對生命受到威脅。事隔兩天,政府發言人回應袁氏文章,指高度重視並已跟專家成員作出跟進,對任何人試圖以違法手段影響專家,定必嚴...

11:57 2023/03/24
【傳染病】袁國勇倡防疫卻三度面對生命威脅 港府:確保專家安全履責

【本報訊】中國知名科學家顏寧在去年宣布離美歸國,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後,近日又獲聘為深圳灣實驗室主任。 據深圳灣實驗室昨日(23日)消息,日前,經深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推薦、廣東省科技領導小組...

2023/03/24
生物學家顏寧 掌深圳灣實驗室

人類的美食,對寵物而言是致命毒物。若誤食零食,求醫前有何自救方法減輕毛孩的痛楚?日常飲食中,揀選寵物正餐及零食有何注意? 今集《靚太安樂窩》請來寵物營養師Chino為大家一一拆解零食謬誤,及提供健康飲...

18:54 2023/03/21
【靚太安樂窩】留意毛孩誤食中毒症狀 正確揀選寵物食物維持均衡營養攝取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揭示,人體中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體內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方式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

13:21 2023/03/20
【新冠治療】浸大揭新冠病毒侵襲人體成因 研究發現新抑制方法

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稱,在所考察的4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在37項研究領先於美國,涉及國防、太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這顯示中國在科研上的努力正取得成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五(...

2023/03/04
澳智庫:中國37關鍵技術研究超美

身體上的變化總能體現人體奧妙。美國一份研究指出,男性陰莖勃起的長度於過去的29年內,由12.2cm增至15.2cm,上升24%。專家及後總結,除了環境因素影響後,亦有可能是與男子瀏覽色情網站次數有關。...

17:44 2023/02/17
【美國研究】陰莖勃起29年來平均增長24% 專家揭疑因2個理由而致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與暨南大學和中大合作,採用了一種「特定投射基因刪除」方法,首次揭示了胰泌素受體能調控飲水行為,對腸腦軸在體液調控上提出了新的見解,為改善水鹽失衡症狀(即疲勞、頭痛、心律失常、...

17:15 2023/02/13
【大學研究】港大中大揭胰泌素受體能調控飲水 有望為水鹽失衡症提供治療新方案

當局日前指有望在農曆新年後,進一步放寬仍正維持的少量防疫措施。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贊成在3月底4月初春季時才解除口罩令,認為是較安全。惟建議市民日後每年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長者冬...

10:59 2023/01/26
【防疫措施】袁國勇贊成3月底春季解除口罩令 倡市民每年補針、長者冬天戴口罩

香港政府積極支持小學推行STEM教育,以培育科技領袖和科學家,讓學生具備重要的技能。不過,天才教室能帶領學生早著先鞭,將中學生學習的理科知識,提前至小學甚至幼 稚園階層便能學到,實行顛覆本港的科學教育...

20:30 2023/01/12
【教育顛覆者】順著孩子的好奇天性習科學 天才教室校長: 每位孩子都是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