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37 個
生物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衞生署前顧問醫生涉向世衛等醫療組織訛稱他創立的香港微生物學醫生協會是衞生署的合作夥伴,從而向醫療組織收取共逾425萬元的服務費。前顧問醫生早前承認藉公職作出不當行為等6項控罪,今(17日)於區域法院被...
海洋垃圾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其中以塑膠廢物最為嚴重。近日美國有科學家發現,海洋塑膠垃圾可轉化成新型抗生素,更對耐抗生素的細菌菌株(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有效果...
一股恐龍熱潮即將席捲香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領賢慈善基金將於本年7月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名為「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的珍貴恐龍化石標本展覽;而九龍倉...
腸道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如消化、代謝及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影響。以美國灣區為總部的藥物開發初創VastBiome結合人工智能科技,透過分析人類腸道微生物組,開發可治療癌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新藥物。該初創近...
第五波疫情持續,本港今日(20日)錄得243宗確診個案。中環九如坊蘭桂坊酒店疑似爆疫,當中包括一對由美國抵港的夫婦,以及一對尼泊爾抵港的父子,檢測發現有3人感染Omicron BA.2.12.1。兩組...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今日(20日)下午通過新校長任命安排,由上月卸任科大副校的全國人大代表、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於10月起接任科大校長。葉玉如今午事前透過校方安排網上視像會議會見師生及校友,她表...
本港疫情回穩,近日確診宗數維持200至300宗。三名港大學者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於(20日)報章撰文,估算本港在第五波疫情後,社區應有7至9成人口具防具備防重症之屏障,認為本港再出現第...
創新科技署今日(10日)表示,推出今年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徵求香港與內地機構合作的應用研發項目,截止日期為6月30日。 3個特定主題 生物技術:疫苗、抗體等生物藥研發、中醫藥防治重大臨床疾...
據Gulfnew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報告又指,2021年整體環保能源投資總額達1.9萬億美元(約15萬億...
華為自中美貿易戰開始,一直受到美國打壓。在華為眼中,研發是突破美國制裁重圍的最佳途徑。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今(26日)在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HAS 2022)中提到,中美貿易戰使華為近年發展遇到阻...
各地政府及企業大力推動環保政策,發展可持續及綠色經濟。據《Gulfnews》報告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IMF...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螢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夠讓牠們同時利用雙足和雙翼的力量飛離水面,像鴨子一樣在水面起飛,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
此前Taylor Swift「被代言」某品牌的電磁爐純屬笑談,今次Taylor Swift的名字出現在動物世界當中。有美國科學家將一種新發現的千足蟲品種冠以Taylor Swift之名,皆因他是Tay...
近年,澳洲森林頻頻出現大火,已殺死數以萬計的樹熊。澳洲紐卡素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科學家建議收集樹熊的精子,並建立生物實驗室,除了可以進行培育計劃(Breeding P...
本港正經歷第五波疫情,全港中小幼同學仔現正提前放暑假,雖然停課但學無限制。TOPick親子節目《童學園》邀請佛教黃焯菴小學許定國校長,分享坊間的免費學習網站,提高小朋友在家學習的興趣。 提早放暑假,...
疫下困在家中,停課但學無限制。年僅12歲、就讀於宣道國際學校中學1年級的陳永治(Vinci),自去年10月底開始,在疫情期間決心於edX和Coursera等全球大學的網上課程平台,報讀自己喜愛的動物和...
市面上預先包裝的食物種類繁多,在購買食物時,不少人都會留意食物會否「過期」。但是否所有「過期」食物都要棄掉?本文將會解釋「此日期前最佳」和「此日期或之前食用」這兩種日期的區別。 標示日期 在香港,...
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一直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香港大學化學系和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古抗菌藥物硝酸銀 (AgNO3),可令這些耐藥細菌對粘菌素重新敏感。硝酸銀 (AgNO3) 抗菌藥物已有超過2...
疫情下主題樂園關閉,海洋公園持續展開科學研究,包括研究海豚覓食習性,更首次發現群體雄豚合作覓食的能力較雌性高。科研團隊盼透過拍片、分析,讓港人更認識自然生態,疫後重開就會加強教育宣傳,展示科研成果。 ...
本港新冠疫情肆虐,安老殘疾院舍成為重災區,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確診者應康復後3個月才接種疫苗,不過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則認為,Omicron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由公共衞生層面出...
早前有報道指,部分新冠肺炎患者中有睪丸疼痛的情況。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會造成男性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下降,患者康復後依然受到影響。 有關研究將倉鼠分為兩組,實驗組感...
四環醫藥(00460)積極打造「五大業務」平台: 創新藥 仿製藥 醫美 工業大麻及現代中藥 原料藥或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四環醫藥積極打造公司成為內地領先「醫美生物製藥」企...
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港大醫學院,聯同瑪麗醫院等進行個案研究,指於本港爆發第二波疫情期間,一名 10 歲的俄羅斯男童在港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屬於罕見疾病。 患者於 2...
本港確診數字不斷創新高,政府宣布實施「疫苗通行證」,引起有市民反對強行「谷針」,有意見指專家對疫苗意見反覆,由一推出時仍對疫苗有所保留,到現時支持「谷針」,又質疑為什麼需要考慮對新確診病例的同住家人,...
據英國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在《應用微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示,開封化妝品有多達100萬個細菌細胞,更有可致命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 。 英國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生物...
本港受變種病毒Delta及Omicron的威脅,社區出現多條的傳播鏈。港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mRNA疫苗(復必泰疫苗)接種者在感染Omicron後,疫苗所誘導的中和抗體及T細胞可更快速地產生免疫...
再有住宅出現Delta傳播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彩雲邨長波樓長波樓累計有16單位出現確診個案,涉及22名住客及1名保安,共65個單位要撤離檢疫。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形容長波樓...
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社區持續多條傳播鏈,彩雲(一)邨長波樓已錄得約20宗確診或初步陽性檢測個案,延長圍封強檢至星期五,詳情即看【下一頁】。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衞生署及房屋署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