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 下頁
共 27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醫管局上周四(5日)接獲香港雅培通知,指其生產的Abbott Architect Reaction Vessels化驗儀器組件,有數個批次出現讀數偏高、或假陽性結果的潛在風險。局方翌日(6日)已和各醫...

香港城市大學與外國多間大學組成跨院校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套「觸覺電子皮膚」,系統有助義肢使用者感受外在環境,亦可應用於社交媒體及遊戲娛樂上,甚至擴展到臨床醫學應用的虛擬場景。 在遊戲娛樂方面,目前虛...

有雞還是有蛋先?這個千古謎題終於有真相,科學界於11月27日在中國貴州發現了一堆約6.1億年前的「籠脊球」胚胎化石,而這些「籠脊球」正是有力的證據指向「先有蛋」這個答案。 據《中新網》報道,上述研究...

細細的蚊子不單止會飛,更會傳播包括登革熱、日本腦炎、瘧疾等病毒;市面上有多款驅蚊產品,香港有科研人員更藉驅蚊科技創業,造福人群。 筆者最近和家人到海洋公園遊玩,發現在園區內不同地方也安裝了發出黃光的...
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次向港澳試點開放「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兩地25個名額之中,港大和中大包攬了11個,近乎一半。 港澳8大學合資格 共25名額 港澳共8間大學合資格,未滿38歲及40歲的男、...

傳統顯微鏡難以直接觀察一般在10毫秒量級時間內完成的神經活動現象,新型的雙光子顯微鏡的成像速度亦有其限制。香港中文大學結合壓縮感知演算法與數碼全息顯微鏡,研發了一種高速成像方法,在1秒內即可完成對三維...

美國研究人員早前在阿拉斯加東南方海域,罕有拍到座頭鯨合作覓食的片段。片段中座頭鯨首先會潛入水中,並圍繞磷蝦或魚群等獵物吐出如網狀的氣泡,把牠們圍困在內,最後再與同伴一起躍出水面,張開大口大快朵頤。 ...

人類發夢有時會發開口夢,那麼八爪魚發夢又會怎樣?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BS)近日公布了一段短片,一隻名為Heidi的八爪魚正倒掛在水族箱內睡覺,牠的外皮開始不斷地變色。有海洋生物學家推測,Heidi...

今天社會瀰漫悶悶不樂的氣氛,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巴瑞特教授(Lisa Feldman Barrett)指出,鬰結的社會氣氛影響深遠,可令神經元受損,而不少腦部疾病,如柏金遜症、腦退化等都是神經元受傷所引發...

鯨魚被人類過度捕獲,別忘記海洋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海洋生物學家Nan Hauser親身感受過。Nan在2017年在南太平洋潛水考察時,一頭座頭鯨突然從深海游出,並用胸鰭推擠她,最後用頭將她頂出水面,...

人造食品投資風潮大熱,長實系創辦人李嘉誠昨亦會晤訪港的人造奶公司Perfect Day創辦人Ryan Pandya及Perumal Gandhi。據知會面期間,李嘉誠與他們分享為什麼他要在香港科技大學...

當很多人見到毒蛇都避之不及時,美國居然有一名男子甘願自我犧牲,為了製作萬能的抗毒蛇血清,主動讓毒蛇咬自己200多次,並將過程拍攝放上YouTube。 據BBC報道,過去20年,美國男子Tim F...

阿根廷北部一個村落日前誕生一隻異常的小牛,讓村民極度震驚,因為該隻小牛的模樣與普通牛隻不同,牠的樣貌育人類相似。 據《太陽報》報道,阿根廷北部村落Villa Ana誕生了一隻「人臉牛」。據村民所拍攝...

蘇格蘭尼斯湖水怪的傳言由西元6世紀流傳至今,向來都有不少人聲稱看到尼斯湖水怪身影,更有人拍下照片,卻從來沒有人知道水怪的真身。有研究團隊分析了在尼斯湖水域採集到的環境DNA後,認為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
科大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資5億港元,創立香港首個「合成生物學研究院」,望透過合成生物科技解決香港醫療及海洋等問題,科大校長史維感謝李嘉誠在社會撕裂時也沒有放棄香港;研究院計劃聘請10至12位學者加入,盼3...
【本報訊】海毛蟲2018年盛夏入侵荃灣區多個泳灘;浸會大學的生物學者當時在泳灘蒐集的海毛蟲樣本,發現大量「梯斑海毛蟲」入侵,並發現一種新品種海毛蟲,研究後命名為「雙斑海毛蟲」。學者相信,新品種海毛蟲身...

海毛蟲2018年盛夏入侵荃灣區多個泳灘,泳客人人自危;浸會大學的生物學者當時在泳灘收集的海毛蟲樣本,發現大量「梯斑海毛蟲」入侵,並發現一種新品種海毛蟲,研究後命名為「雙斑海毛蟲」。學者相信,新品種海毛...
假如有機會改造身體,你會如何設計?若只想換上Oppa的身形樣貌,或仙氣女神的美肌,眼光實在太狹隘。由BBC製作的《超級改造人》,解剖學主持聯同生物學家則突破盲點,向不同動物身上取長補短,塑造「完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