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 下頁

搜尋結果 274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人類的美食,對寵物而言是致命毒物。若誤食零食,求醫前有何自救方法減輕毛孩的痛楚?日常飲食中,揀選寵物正餐及零食有何注意? 今集《靚太安樂窩》請來寵物營養師Chino為大家一一拆解零食謬誤,及提供健康飲...

今日 18:54
【靚太安樂窩】留意毛孩誤食中毒症狀 正確揀選寵物食物維持均衡營養攝取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20日)公布的研究揭示,人體中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酶,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人體內不同器官的主要因素。研究團隊採用一種名為3A2的人源化抗體,通過注射方式以抑制該種蛋白酶的活...

13:21 2023/03/20
【新冠治療】浸大揭新冠病毒侵襲人體成因 研究發現新抑制方法

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稱,在所考察的4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在37項研究領先於美國,涉及國防、太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這顯示中國在科研上的努力正取得成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五...

2023/03/04
澳智庫:中國37關鍵技術研究超美

身體上的變化總能體現人體奧妙。美國一份研究指出,男性陰莖勃起的長度於過去的29年內,由12.2cm增至15.2cm,上升24%。專家及後總結,除了環境因素影響後,亦有可能是與男子瀏覽色情網站次數有關。...

17:44 2023/02/17
【美國研究】陰莖勃起29年來平均增長24% 專家揭疑因2個理由而致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與暨南大學和中大合作,採用了一種「特定投射基因刪除」方法,首次揭示了胰泌素受體能調控飲水行為,對腸腦軸在體液調控上提出了新的見解,為改善水鹽失衡症狀(即疲勞、頭痛、心律失常、...

17:15 2023/02/13
【大學研究】港大中大揭胰泌素受體能調控飲水 有望為水鹽失衡症提供治療新方案

當局日前指有望在農曆新年後,進一步放寬仍正維持的少量防疫措施。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贊成在3月底4月初春季時才解除口罩令,認為是較安全。惟建議市民日後每年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長者冬...

10:59 2023/01/26
【防疫措施】袁國勇贊成3月底春季解除口罩令 倡市民每年補針、長者冬天戴口罩

香港政府積極支持小學推行STEM教育,以培育科技領袖和科學家,讓學生具備重要的技能。不過,天才教室能帶領學生早著先鞭,將中學生學習的理科知識,提前至小學甚至幼 稚園階層便能學到,實行顛覆本港的科學教育...

20:30 2023/01/12
【教育顛覆者】順著孩子的好奇天性習科學 天才教室校長: 每位孩子都是科學家

十歲的大女兒正在讀《鹿鼎記》,讀到韋小寶流落皇宮,與自稱小玄子的小太監天天打架;女兒想了一會說:「我猜到了,這個小玄子,其實就是康熙皇帝!」 她的推理如下:「康熙的名字是玄燁,他做皇帝時,所有有『玄...

2023/01/11
韋小寶與奇美拉

【本報訊】珊瑚礁被科學家認為是海洋的熱帶雨林,能為魚類及甲殼類等生物提供棲息地、豐富食物及能量,惟珊瑚持續受全球暖化問題威脅,愈趨危急。據路透社報道,為了拯救澳洲大堡礁,有科學家以新冷凍技術,以「凍卵...

2023/01/03
科學家採冷凍網技術「凍卵」保存珊瑚幼苗

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指如明年年初的每日確診個案跌至1.5萬宗,便可考慮取消確診者隔離令,另在農曆新年後亦可考慮逐步取消口罩令。另一港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待夏天先全面放寬才是正確、...

20:39 2022/12/29
【新冠肺炎】袁國勇︰氣溫升至20度才考慮放寬口罩令 憂未來數月醫療系統負擔沉重

香港中文大學及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比較化石及現代鳥類的足部特徵,發現小盜龍是白堊紀鳥類的飛行近親,其生活方式與現代的鷹相似。研究結果已於著名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研究團隊指出...

00:00 2022/12/21
【古生物研究】中大研究比較化石及現代鳥類足部特徵 發現小盜龍生活方式與鷹相似

要說戴健文,先引用曾智華「快樂退休」專欄的一篇文章︰「謙謙君子,人緣極佳,IQ、EQ、AQ 皆冠絕同儕,本屬全港最佳第3位華人廣播處長(繼張敏儀、朱培慶之後)人選......」2016 年退休前,職銜...

18:17 2022/12/20
【職場之道】從教師轉職港台33年慣見風浪 戴健文:管理層要識聽小報告

獲港府資助2,000萬予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與廈門大學和北京萬泰生物研發的噴鼻式疫苗,今(5日)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緊急使用。萬泰生物表示,每人只需接種一劑,目標在未來6個月內生產2億劑;港...

22:58 2022/12/05
【新冠疫苗】港大參與研發噴鼻式疫苗 今獲國家藥品監管局准緊急使用

現時本港只提供科興及復必泰肌肉注射疫苗接種,港府一直支持2所本地大學4個研發新冠疫苗項目。醫務衞生局長盧寵茂今(30日)表示,預計港大研發噴鼻式疫苗將於明年首季完成二期臨床測試數據分析;據悉,其後與疫...

22:28 2022/11/30
【新冠疫苗】港大獲資2,000萬研噴鼻式疫苗 最快明年首季完成2期臨床測試

香港科學院今日(29日)舉行第七屆周年大會,創院院長徐立之卸任,由港科院創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盧煜明獲選為新一任院長,數學家莫毅明擔任副院長,臨床腫瘤學家莫樹錦出任名譽秘書。 董事會新任成員包括港科...

20:03 2022/11/29
【香港科研】盧煜明獲選港科院院長 創院院長徐立之卸任

香港科技大學一隊合成生物學家近日發現通過改進信使核糖核酸(mRNA)尾鏈序列,可提升mRNA的蛋白質生產效率最高達10倍,而生產蛋白質的持續時間亦延長了一倍,技術可應用於製造疫苗和藥物預防新冠病毒及治...

12:20 2022/11/22
【大學科研】科大發現改進mRNA尾鏈序列可增效高達10倍 同時不增成本

衞生防護中心早前為白田邨重建地盤26名患有慢性疾病的工作人員進行類鼻疽血清測試,其中10人對類鼻疽菌抗體呈陽性。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3日)就相關個案...

12:02 2022/11/03
【類鼻疽】當局指找不到患者流行病學關聯 感染途徑及源頭仍有待調查

港大醫學院於2004至2014年期間發表的5篇論文,被質疑部分影像資料出錯,於上月31日撤回。作為研究作者之一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傳媒承認自己「睇漏眼」,估計團隊是將「蛋白質印跡」掃描至電...

21:47 2022/11/02
【港大研究】港大醫學院7論文影像資料出錯 袁國勇稱責無旁貸已申下架

《詩經》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螟蛉是鱗翅目昆蟲的通稱,包括蝶蛾類;而蜾蠃是一類寄生蜂),是指寄生蜂以蝶蛾類的幼蟲軀體為目標,作為孵育後代的溫床。此外,受害宿主還包括蚜蟲、蜘蛛類等。 早於十九...

2022/10/27
大自然的道德?

中國在浙江和海南兩地發現一種名為「白蓋雞油菌」的新物種,並將該發現發表於國際期刊《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不少網民關注這種野生蕈類能不能食用,好不好吃。對...

20:26 2022/10/10
中國發現新物種「白蓋雞油菌」 網民:好不好吃?

2022年度諾貝爾獎大部分得主已經揭曉,其中醫學獎由瑞典遺傳學家帕布獨得。一眾同事得知帕布獲得諾貝爾獎時十分興奮,更將他扔進池塘中慶祝。諾貝爾獎社交平台官方帳戶亦有上載相關影片,並指儀式通常用於慶祝有...

15:40 2022/10/10
【諾貝爾獎】新晉醫學得主被拋入池塘 同事歡呼慶祝

國家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航天「載荷專家」,港府今日(6日)啟動初選程序,主要從本港11間大學、政府5間研究中心、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園區內科研機構或企業等進行招募。香港大學及科技大學均鼓勵校內研究人員報名...

20:32 2022/10/06
【港產太空人】港大科大承諾為選拔訓練過程作配合 中大設校園多處設宣傳品推廣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3人共享,以表揚他們對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及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的卓越貢獻。 其中,年屆81歲高齡的美國學者沙普爾斯...

2022/10/06
研點擊化學生物正交化學 美國丹麥3學者奪化學獎

新冠病毒變異株對疫苗產生免疫逃逸,為世界各地帶來重大挑戰。港大醫學院跨學科硏究發現天然中藥雞血藤提取物可廣泛抑制SARS-CoV-2等病毒,阻止病毒入侵。研究結果已刊登於《Phytotherapy R...

12:20 2022/09/22
【除罩有望】港大醫學院發現雞血藤提取物可抑制新冠病毒入侵 製成噴劑如「隱形口罩」

本港新冠肺炎新増的確診個案連續第四日下跌,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表示,現時本港疫情明顥呈下跌趨勢,相信疫情日後將可受控,但預計單日確診數字難以清零,仍會維持在最少1000至2000宗水平。...

11:00 2022/09/21
【復常之路】港大學者指疫情將受控成風土病 今年冬天後可考慮不需戴口罩

為了解螞蟻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力,香港大學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有兩萬兆隻螞蟻,即是20,000,000,000,000,000隻,20之後還有15個零。兩萬兆隻螞蟻的重量,超越野鳥和哺乳類總和;更是人類生物...

15:50 2022/09/20
【數之不盡】港大研究:全球有兩萬兆隻螞蟻 重量超越野鳥和哺乳類總和

消息指,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確診新冠肺炎。據了解,他的同住家人早前染疫,他其後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他在上周四(25日)曾出席疫情記者會。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31日)出席...

13:26 2022/08/31
【新冠肺染】傳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確診 袁國勇:希望佢快啲好返

傳染病專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31日)在專題演講,與物管業界人士分享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到各類不同物業包括私人樓宇、公屋、商場、酒樓等探究,嘗試找出病毒傳播成因的經驗,並就物業管理如何...

13:10 2022/08/31
【防疫措施】袁國勇總結抗疫7大「教訓」 提醒市民勿擅改動廚廁喉管

年輕男子問:女性擇偶,會否看外表? 但凡有問,我都希望盡量做到以不官腔、不hea答、不耍人為原則。人家來問你,當然想聽真話,說句「外表一點都不重要啊」很安全,亦很politically correc...

17:08 2022/08/23
【擇偶條件】女人揀老公生育必睇外表 擇偶看3大特質最忌「矮醜窮」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香港科學館特別舉辦大型恐龍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並推出「與龍同眠」留宿活動。9月份場次即日起至8月12日(星期五)晚上11時接受網上報名。 首...

11:30 2022/08/06
【大型恐龍展】9月份博物館留宿活動即日起報名 設親子組及成人組【附參加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