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5 個
天體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港大與國際天文團隊合作,參與由南京大學主導的研究,運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IXPE望遠鏡,首次捕捉到超新星殘骸SN 1006的X射綫偏振成像。 研究成果已於《天文物理期刊》上發表,有助...
人類對於預測市場,向來孜孜不倦,無論是醫卜星相,天體運行,水星太陽周期,以至神秘預言,相信的都大有人在。其中,經濟學家貌以用理性的方法分析,不過,到目前為止,效果卻是非常一般:同樣地,股市之中,亦有冠...
位於觀塘的慕光英文書院,繼去年起於中二級推行全新的創新科技科「SPACE M」恆常飛行課程,並斥資元興建航空教學室「問天閣」後,最近決定與內地航校合作,在珠海通用航空機場安排初中學生進行飛行訓練,學習...
【本報訊】「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昨於安徽合肥舉行啟動儀式,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在活動上,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央視新聞報道,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製圖標準分別製作的火星...
在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製圖標準分別製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消息指,基於中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美國APOGEE巡天的觀測數據,中國天文學家精確測量距離銀河系中心1.6萬至8.1萬光年範圍內的恒星運動速度後,估算出銀河系的「體重」約為...
踏入四月,是時候好好計劃如何享受復活節的悠長假期。在春暖花開的日子,不妨遊走戶外,投入運動世界!隨著新跨灣大橋落成,將軍澳近月成為港人踩單車勝地,一家大細騎著單車一日遊,由將軍澳中心出發,到訪區內各個...
人生有些事錯過了便沒有 ! 這一件事錯過了要等40年才再出現,若你今年30歲,40年後70歲你都可以再看一次。若不想一等再等,當然要留意以下資訊。 香港本周五(3月24日)晚上將會出現月掩金星,屆時月...
對於筆者曾說「八運交九運」令財富蒸發言論,身邊有很多朋友問筆者是否有「天眼通」(說笑而已)看到未來? 「天眼通」,筆者就沒有了,但對於世運交接的憂慮,的確是存在的。平心而論,即使我們懂術數的,也沒可能...
當年膾炙人口電視劇,「大時代」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丁蟹,在他的世界裏,做任何東西都是他對,人家是錯的,在我算命的個案中,也曾遇過這類型的命主。 我們時常斟酌一個論點、究竟是性格決定命運?還是命運決...
在「鐘錶與奇迹2022」展,Van Cleef & Arpels推出3款重磅自動機械裝置,單是巨型的「超豪版天象儀」和「比翼報時水池」已令人目瞪口呆(據知售價過千萬),完全是品牌旗下工藝大師演奏級獻技...
信命理者通常喜歡問一有趣問題,就是那種算命或卜卦工具最為厲害?自己在修習的前期時間,都會不時去追求所謂絕技,希望在命理範疇上傲視同儕。然而,在漫長的修習旅程,發現世上無絕學,最重要是你對一門學派技術有...
天文學界一直致力一窺銀河系中心奧秘。國際合作計劃「事件視界望遠鏡(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EHT)」公布,全球首張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Sgr A*)」影像,直...
香港寸金尺土,樓價和租金高昂,造就了大量劏房的誕生,而業主為了賺到盡,善用劏房任何空間,網上不時有奇則單位的出現,網上近日出現上環劏房200呎月租$7200,設全透明洗手間,猶如上演如廁真人騷,引起網...
科學家一直都渴望在其他行星上找到生命的痕跡,願有朝一日能為人類找到可能適合移居的星球。近日印度天體物理研究所(IIA)有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算法,在總共5,000顆已知的行星中,發現有60顆可...
據外媒報道,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的新論文表示,金、銀和鈾等重元素的產生需要特定的能量條件,例...
西班牙《機密報》21日援引尋找外星智慧(SETI)研究所所作的一項最新科學研究,報道稱「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話,那麼現在只有中國能夠提前警告外星艦隊的入侵」,全靠俗稱「中國天眼」的中國 FAST 望遠鏡。...
重陽節對學易朋友來講,很容易聯想到九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重九更為陽數之極矣。 現今重陽節會登高、掃墓,古代皇帝也會藉此日去祭天祈求平安長壽。相信源起可能和古人 相信「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有關。有鐵板數...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正向利用天體土壤建立月球和火星殖民地的目標邁進一大步。有外媒報道,NASA將向太空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補給一部3D打印機,用於模...
騰訊(0700)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8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表示,騰訊將和國家天文台聯合啟動「探星計劃」,將AI技術用於尋找脈衝星,探索宇宙。 此次雙方聯合啟動的「探星計劃」,將基...
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昨日(20日)正式發布FAST望遠鏡在觀測中取得的重要進展,截至今年3月,共計新發現201顆脈衝星。專家介紹,此次發布的脈衝星種類齊全,對其長期監測,可能對天體輻射等學科前沿具有重要...
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殘骸昨日(9日)上午10時24分墜入印度洋海域,落海前絕大部分器件於重返大氣層過程中燒毀。此前,美軍、歐盟等機構密切關注並預測火箭殘骸重返大氣層的時間和地點。中國專家點明其中的軍...
在香港,8歲的小朋友大部分應該正就讀三年級。墨西哥8歲女童Adhara Pérez智商高達162,比愛因斯坦和霍金還要高。她6歲半完成初中,8歲高中畢業,隨即攻讀兩個學士學位課程,夢想是成為太空人。 ...
中國探索火星之旅持續進行中,國家航天局發布3張由「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張黑白圖像和1張彩色圖像,可見火星表面的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以及火星北極區域。 火星表面原來是這樣 據...
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3月底將有一顆巨大小行星高速飛過地球,小行星直徑約770至1700米,按NASA的定義,可列為有「潛在危險」的天體。 根據外媒報導,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10日成功「煞車」,進入火星軌道範圍,預料在5月至6月期間擇機著陸,有望一次過完成「繞、著、巡」三步,成功第二個在火星上「開車」的國家,創造航天史上的紀錄。美國自然是成完上述...
美國阿雷西博大型射電望遠鏡倒塌後,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今年起向國際科學家開放使用。中國天眼成為了世上現存唯一巨型單一球面射電望遠鏡,不旦比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更大,靈敏度更比後者高3...
中美科技戰打得白熱化之際,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大型射電望遠鏡上月意外崩塌,讓中國位於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成爲了全球唯一的「天眼」。美國媒體記者近日首度獲准參觀貴州天眼,發現中國至少在一方...
中美科技戰白熱化之際,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大型射電望遠鏡上月意外崩塌,讓中國位於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成爲了全球唯一的「天眼」。中國天眼已啟動尋找外星人計劃,早前並宣布成功捕捉到了距離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