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16 個
自然科學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中國疾控中心今日下午召開幹部大會宣佈,沈洪兵任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黨委常委(兼),高福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黨委常委。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介紹,沈洪兵,58歲,流行病學家,江蘇省南通...
斥資96.6億美元的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去年12月升空,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今日(12日)公布由韋布太空望遠鏡拍下的首張照片,為目前為...
全城「尋龍熱」!香港科學館由今日(7月8日)開始舉行特別恐龍展覽,免費開放入場,參觀人士必須透過網上預約。科學館在社交平台指出,預約反應非常踴躍,但當中可能對預約參觀有不少疑問,因此提供多個資訊供市民...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暨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于君,獲得中國工程院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學獎」,表揚她在胃腸道腫瘤研究的成就及貢獻。此兩年一度的獎項被喻為中國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最高榮譽。 于...
工業發展急速,為自然界帶來無比壓力,因此不同團體和組織開始思考如何維持原有日常生活質素,同時也能有效保護大自然。英國初創企業Shellworks靠提取細菌中的物質,成功研發出新製作包裝的方法,有效減少...
隨人類過度開發和肆意破壞大自然,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為緩減和預防天災對人類帶來的影響,除了要保護環境外,興建預測站,及早探測災害來臨而作好準備也十分重要。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NPL) 及其合作夥伴...
中國「巔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13名登山隊員周三(4日)全部登頂,並在珠穆朗瑪峰海拔超過8800米處成功架設氣像站,成為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像觀測站。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今日凌晨3點,...
據Gulfnew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報告又指,2021年整體環保能源投資總額達1.9萬億美元(約15萬億...
各地政府及企業大力推動環保政策,發展可持續及綠色經濟。據《Gulfnews》報告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統計顯示,環保職位與其他行業工作薪酬比較,高約7%,顯示企業對環保職位需求擴大。IMF...
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螢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夠讓牠們同時利用雙足和雙翼的力量飛離水面,像鴨子一樣在水面起飛,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
內地疫情持續,漫長封控令民怨四起,輿論爆發對於「動態清零」質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本月前些時間在《國家科學評論》刊發英文社論文章,指出「動態清零」不能長期維持,中國需要重新開放,以使社會經濟發展正...
近年,澳洲森林頻頻出現大火,已殺死數以萬計的樹熊。澳洲紐卡素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科學家建議收集樹熊的精子,並建立生物實驗室,除了可以進行培育計劃(Breeding P...
中國周四(7日)早上7時47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用於獲取可靠、穩定的高解像度SAR圖像,為中國海洋開發、陸地環境資...
疫下困在家中,停課但學無限制。年僅12歲、就讀於宣道國際學校中學1年級的陳永治(Vinci),自去年10月底開始,在疫情期間決心於edX和Coursera等全球大學的網上課程平台,報讀自己喜愛的動物和...
第5波疫情下,本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今年提早於3月放暑假。昂坪360宣布於3月下旬首辦2項綫上新意,為放暑假留家學童提供嶄新的網上體驗,分別是「綫上遊大澳」導賞團,以及「360小小工程師STEM直播工...
昂坪360一直與學童並肩而行,帶來與別不同的趣味學習旅途,為因疫情提早放暑假的留家學童提供嶄新的網上體驗!昂坪360特意於3月下旬首辦線上直播新意,首次聯同本地科學教育機構BIG BANG ACADE...
創科需要年輕人的參與,裘槎科學周每年均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科學團隊,為港人度身訂造一系列探索活動及科學表演等,鼓勵大眾學習科學並探索科學奧秘,同時讓科學家與年輕一代互動及連結,提高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由裘槎基金會、教育局及香港科學館聯合主辦的裘槎科學周今年以網上形式載譽歸來,匯集來自世界各地充滿熱情的科學團隊,裘槎科學周將於2022年3月23日至4月22日為小朋友提供各種具啟發性的活動,讓各位小小...
美國斯坦福大學早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2021」(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其中本港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呼吸學科的全球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
相傳愛迪生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需要靈感時,他們都用睡覺的方式尋找靈感。近日巴黎腦研究院展開了一項研究,以探討背後的原理。結果顯示睡眠的確有助加強人們的創造力,以及對前後文的判斷,而當中又以在睡眠的最初...
裘槎基金會頒獎禮今日(8日)舉行,頒發多個獎項以表揚學者卓越科研成就。最新公布本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由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兩位學者奪得,每人可獲500萬元科研基金資助。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
不少人深受路痴問題困擾,如果你也曾為此而感到苦惱,或許這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英國神經心理學家凱瑟琳·洛夫迪(Catherine Loveday)為提出了八個竅門,幫助一眾路痴們改善方向感。 【投資...
「大學生同中學生在我眼中其實無分別,有時中學生問問題的深度,比大學生更加高。」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講師陳嘉儀,曾任職大學講師及科學園生物科技公司,她3年前毅然辭職、轉到中學任教,希望從源頭尋找本地科研...
據中國科學報消息,中國四名教授當選2021年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其中上海大學教授彭艷還是一名80後,投身無人艇研究十余年,打造出精確執行海上任務的無人艇,在東海、黃海、南海、南極執行大量任務。 報道...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結果今日(3日)出爐,本港兩間大學有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分別為中大醫學院團隊有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及科大有關非飽和土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
中國航天工程帶回令科學家也感到意外的發現!嫦娥五號去年底從帶回1731克月球岩石和土壤,就此首篇研究論文出爐。中國與多國科學家合作研究團隊發現,這批月岩要比預期的年輕許多,這不但刷新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四川瀘州市瀘縣今日(16日)凌晨發生6級地震,成都及重慶等地都明顯感受到震動。央視新聞報道,截至中午11時,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88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當局緊急疏散超過7萬人,3千2百多人轉往安置點...
特區政府今日(7日)歡迎國家科學技術部於中央惠港科技政策宣介座談會上宣布多項新惠港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創科發展。 座談會今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由創新及科技局聯同粵港澳大灣區院士聯盟和京港學術交流...
中美太空科技競爭升級之際,國務院轄下科技研究事業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十四五(2021-2025)規劃」期研究項目,包括建造一種千米量級的超大型航天器。千米長度,不僅相等於逾10個國際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