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壽險 下頁
共 29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最近保監局的facebook專頁「蓋世保鑑」發布了一幀頗有趣的帖文,提醒市民要在「保單紀念日」重新檢視保單內容,評估自己因應年齡增長或家庭變化,是否需要增減保障或保額、加減受益人或更新聯絡資料和健康狀...

比較香港定期人壽保險產品的受保事項 (依10年平均保費排列) 定期人壽保險 受保人於以下情況身故的保障 10年 平均保費 續保期 HI...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不管是誰都要面對這個課題。我們沒有水晶球,不能預測未來,無法預知甚麼時候會生病、遇上意外或離開這個世界。因此,購買保險既可以有效管理財務風險,同時又能規劃理財;即使突然患病或遇...

增個人保障減家人風險 Alvin認為,Victor為家人籌謀之際,忽略了個人的風險。由他提供的保險資料顯示,他的人壽保障不足。現時單是物業未償還按揭便有1,200萬元,但他只有630萬元人壽保障。作...

增個人保障減家人風險 Alvin認為,Victor為家人籌謀之際,忽略了個人的風險。由他提供的保險資料顯示,他的人壽保障不足。現時單是物業未償還按揭便有1,200萬元,但他只有630萬元人壽保障。作...

宜增加醫療保障 第三項便是檢討現時醫療保障計劃。Mark的保險是在大學畢業後購買,是10多年前的保障計劃,而總保費來看,每月600元已包括20萬元人壽保障、30萬元危疾保障及住院計劃,當時的安排不能...

【】 預先安排足夠保險保障 第二項是檢討現時保險保障。Mark每月有1萬元為父母生活費,父母年過60,相信仍然有20多年以上需要他照顧。經了解後這開支不能減少,惟萬一他有任何意外或疾病而早逝,父母...

每年保險公司都會處理不少身故索償個案。生命無常,生老病死雖說是人生必經階段,但面對至親因疾病或意外去世時,我們仍會感到悲傷。如果不幸身故的親人還是家庭支柱,遺孤不免要為日後的生活費、按揭還款、教育等方...

讀者黃先生剛有小孩,想為家庭購買保險,好讓家庭的經濟得到保障,而黃先生為家庭經濟支柱,於是來信詢問人壽保險可以為家人提供保障嗎? 保額宜等於按揭金額 人壽保險可以為你的至親愛人帶來一份生活經濟的保...

政府派錢1萬元於6月21號起開始接受登記,最快7月收錢。網民則紛紛討論如何盡情消費,打破沉悶疫情氣氛。至於在理財角度,讀者李小姐就問,應如何運用才可優化自身保險缺口呢? 1萬元買三項保障 筆者建議...

保監局宣布,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發展,已向業界發出通函,交代容許以非親身銷售方式分銷特定保險產品的臨時便利措施,再延長3個月至9月30日。 臨時措施涵蓋的產品範疇及執行細節維持不變,包括合資格延期...

人壽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對冲早逝的風險。所謂「風險」,即是在身故後遺留一堆仍未解決的財務責任,為家庭即時留下一份負擔。一般而言,家庭支柱離世後,家庭重擔都會落在其他成員身上,例如家用、供樓、子女教育、供...

網上壽險公司Blue推出新定期壽險產品WeCare TL2,保障額門檻介乎25萬元至550萬元。以一名20歲非吸煙女性購買100萬元保額、為期10年的保障計劃為例,每日保費為1元。 有意投保人士只需...

讀者莊先生問: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升勢未止,單看香港本地個案亦已突破1,000宗。本人擔心萬一不幸感染身故,未完成的財務責任,如供樓、供車、子女教育及其他家庭責任等等,應如何解決。 ------...

為幫助投保新投資相連壽險計劃的客戶可因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取向,作出最合適的資產配置, 友邦(AIA)香港推出全港首創智能投資選擇服務,按客戶的需要為其提供個人化的參考投資組合資訊。 首階段服務...

年屆47歲的Sue期望在數年後可移民英國並退休,但又擔心移民後,現有財富不足以應付生活,所以想做兼職增加收入,惟考慮到年紀問題又未必能找到符合自己專業範疇的工作,故令Sue相當困擾。於是來信向Alvi...

有人會話「愈早買保險愈平」,此話當真?坊間有很多保險種,初哥又應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醫療、危疾、人壽保險又有甚麼分別? 愈早買保險愈平? 由於保費會根據受保人的年齡、性別、吸煙習慣等資料去釐定...

踏入40歲時,便會開始部署退休,但都講究如何分配長綫收息股票投資,甚至利用儲蓄或投資,增強回報都大有學問。讀者Amy近年亦踏入40歲,開始着緊退休規劃,故希望Alvin可以提供一個完善的退休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