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25 個
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積金局公布,今年4至8月就僱主拖欠僱員供款發出共約15.1萬張付款通知書,按年升4%。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表示,近年經濟影響下,局方向僱主發出付款通知書數目曾有大幅增長,而截至今年3月底止的2022...
父母退休後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與兒孫共聚天倫之樂,是絕大部分子女的願望。隨住香港人越來越長壽,退休所需的儲備亦隨之增加,理財部署就變得更為重要。作為即將退休或已退休人士的子女,除了每月交「家用」支持父...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簡稱強積金或MPF),是為全港所有就業人士設置的退休保障制度。除了部分豁免人士外,法例規定18至65歲的僱員及自僱人士都必須參加,僱主亦必須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法定供款額由僱主...
不少打工仔為未來退休生活未雨綢繆,在強積金以外,作自願性供款,進一步提升退休保障。數據顯示,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由2008年的43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116億元,可見透過自願性供款為退休增添保障的意識...
香港近年一直面對「請人難」的問題,其實留住人才也是僱主的一大挑戰。調查研究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簡稱WTW)香港及澳門區退休主管周沛言(William)接受本網專訪指...
中港股終於吐氣揚眉!積金評級(MPF Ratings)公布2023年7月份強積金表現調查,所有基金指數均錄得正回報,當中以「香港及中國股票基金」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回報率7%,是連續第二個月錄得正增長...
在現時的高齡社會下,不少年輕一代已經超前部署退休,備妥未來保障,希望過上安穩的生活。信安亞洲區總裁張維義(Thomas)接受本網專訪時分享其退休哲學3S策略——盡早開始(start early)、足夠...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在網誌表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推出滿4年,截至今年3月底,TVC帳戶數目約6.8萬個,按年上升10%,相對TVC推出首年,高出79%;當中約三分一的TVC帳戶由45歲以...
踏入5月,又來到報稅的季節。稅務局5月2日已發出約240萬份報稅表,填寫實體表格的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如果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就可以自動延長1個月,即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2個月內報稅就...
積金局主辦的2022-23年度「積金好僱主」嘉許計劃今(12日)起至6月30日接受申請。公司或機構可透過「積金好僱主」專頁直接遞交網上申請。 「積金好僱主」嘉許計劃今年踏入九周年,今年以「僱現在 顧...
財務健康對許多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無論他們處於投資旅程的哪個階段。美國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領航(Vanguard)的財富規劃研究主管Maria Bruno認爲,現在的家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
退休生活好與壞,在乎規劃與安排! 退休是每個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要做好退休規劃,就要避免計錯以下5條數: 1. 低估通脹的影響 香港過去10年的平均通脹率約為3%,按此估算,現在的10,000元支出...
課稅年度還有幾天就完結,仍然為扣稅產品心大心細?是時候作出決定了!以下一個懶人包睇清「扣稅三寶」,包括延期年金、MPF可扣稅自願供款、自願醫保,它們的扣稅詳情與產品比較︰ 1. 延期年金 年金是一...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提出,提高僱主為65歲或以上僱員,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100%增至200%;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認為是三贏方案,既有助增加銀髮族退休儲蓄,同時讓願意提供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
投行瑞信頻臨爆煲,股市大受震盪,大家都想留意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會不會意外地踩中地雷。今天財經界最關注的就是俗稱「可可債」(Coco Bonds)的AT1債券,別以為這是大基金才能買的產品,就與自己沒...
課稅年度即將結束,即將又要收到最怕的「綠色炸彈」,大家紛紛尋找各種慳稅方法,爭取在報稅時獲得最大減免。早前,2023年財政預算案也公佈了最新減稅措施,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上限是6000元,...
對於退休生活的需求人人不一,而年金是普遍退休人士都計劃購買的產品之一,有調查顯示不少都傾向在線上購買相關產品。中銀香港(02388)近日一份客戶意見調查顯示,逾5成受訪客戶表示了解自己退休的需要,其中...
今個課稅年度3月底就會完結,不少人都會想善用各種減稅優惠為自己減輕財政負擔。強積金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ax-deductibl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VC))便是...
人口老化是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 2018至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建議向市民提供稅務優惠,以刺激延期年金市場發展以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希望勞動人口儘早儲蓄作退休之用,以應對日益長壽風險。 ...
上個月提到僱主可如何善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做到「搶人才」和「留人才」。說到底,強積金是全港打工仔主要的退休收入來源;亦即是說,所累積的強積金會直接影響退休生活的質素。所以,如果僱主作出自願性供款,讓僱...
港府下月22日將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計師公會預期,在去年宏觀經濟欠佳、賣地收入減少下,港府2022/23年度財政赤字達1,139億元,遠超去年估計的563億元赤字。會計師公會料,香港財政儲備將隨之...
特首在今年上任後,提出「搶人才」的政策,掀起了社會的討論。但在「搶人才」之先,「留人才」早就成了僱主在管理人力資源的一大課題。尤其是踏入年尾,當管理的,定必會為薪酬和員工福利的調整費煞思量。 早前筆...
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但年初至今不少人把資產轉移至保守基金,近日港股似有翻身之勢,考慮把MPF重新配置在中港股票基金?本文羅列近10年表現最佳的中港股票基金,既然是退休投資,自然要看長線表現。留意以下的回...
投資基金公會建議全面檢討強積金投資框架,主要建議包括放寬「累積期」與「提取期」的投資限制,容許強積金基金投資於更多資產類别,如高收益債券、基建/實物資產、私募股權或創業基金、基建及商品等,讓基金經理物...
提取強積金MPF的個案回升,積金局最新公布,今年第二季以永久離港為由申索強積金個案,按季回升14.7%至約8,600宗個案,按年則增7.5%,而涉及提取金額亦按季回升5%至21.14億元,按年則增0....
相信有不少讀者陸續收到稅局的「綠色炸彈」,即要為2021年4月1日到今年3月31日的收入報稅。根據稅局的資料顯示,共有247萬份個人報稅表已發出,申請人需於7月2日前交回,也可以透過「智方便」報稅。本...
【本報訊】港府多次表示沒有統計香港移民數據,有外界視積金局季報內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申索強積金(MPF)的個案,為香港勞動人口移出香港的參考數據。積金局最新公布,今年第一季,約有7,500宗個案以「...
【本報訊】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發表網誌,指自僱人士對強積金(MPF)的意識近年亦有所提升。 自政府於2020年推出「保就業」計劃後,參與強積金計劃的自僱人士,由2020年4月的21.5萬增至2020年...
新冠疫情對營商環境帶來不同挑戰,然而當中仍有不少好僱主在這充滿挑戰的時期繼續關顧員工的福祉以至退休保障。積金局自2015年連續8年舉辦的「積金好僱主」嘉許計劃,目的就是嘉許這些關「僱」員工的模範僱主,...
人口老化是大部分國家或地區都在面對的問題,香港當然不能倖免。 人口老化會對未來的公共退休保障制度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這亦更加突顯強積金制度對退休保障的重要性。 退休人口比率持續攀升 我們先解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