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 下頁
共 112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日本堪稱是香港人的鄉下,近年由香港到日本旅遊的人次高達200萬。然而,移居至日本生活又是怎樣的光景?80後香港IT人Jeff,3年多前到日本留學,曾試過在當地投身IT行業,惟日本工作文化壓力甚大,遂毅...

積金局主席黃友嘉撰寫網誌表示,「積金易」平台籌備工作已踏入「最後一公里」,且將於本月開始徵求建議書,目標2022年建成,並預告平台將可以為打工仔帶來四大優點。 黃友嘉指,建構「積金易」平台的重要...

近半年討論區最Hit嘅話題自然離唔開社會衝突事件,不過講到財經相關嘅Post,噚日積臣都見到一個幾Hit嘅,而個Post嘅討論話題正正係積臣之前提到嘅複息效應同指數投資。 有網民喺討論區出Post,...

退休投資不一定要牽涉複雜的步驟。股市提供的增長潛力,讓任何人都有機會提早退休,並在年老時享有財務自由。然而,不少投資者因為犯下各種錯誤,導致有可能影響退休目標。克服以下的常見錯誤,有助你更易實現退休目...

為何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淨資產呢?如果不知道,你應該去了解一下。這個數字非常重要,有助你知道財政是否能獨立,投資有沒有取得進展,又或是否正步向危機,未來幾十年隨時爆煲破產或欠債累累。 其實計算清楚淨資產...

南韓近10年崛起,韓流文化風靡全球,K-pop、韓劇均贏得不少好評。因此,除了澳洲、新西蘭,以及加拿大為熱門移民之選外,南韓亦開始成為年輕夫婦查詢的國家。至於年長者,由於韓國普遍對老人家甚為尊重,而且...

讀者文小姐問: 本人42歲,現職客戶服務主任,一年前身體檢查時發現「三高」,被建議控制體重及飲食。基於健康風險上升,最近加保人壽、危疾及醫保時都被加收個人附加費30%,擔心影響長遠的理財大計,故來信...

上了年紀,總要面對退休問題,其實即使從職場退下,但人生一樣可以多姿多采。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在天文台工作30多年,8年前退休,便投身藝術創作,現就讀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課程,可謂活到老學到老。 李...

本周二(11月12日)是盈富基金(02800)於1999年在港交所(00388)掛牌後廿周年,強積金(MPF)也有16隻主打港股的被動式基金,以追蹤盈富或恒指為主。 雖然上述恒指MPF基金大部分的歷...

前傳媒人Cora三十多歲時,已開始思索退休。她早在第一份工作時,開始買股票;今天五十多歲,她已優哉悠哉在台灣退休了5年,隨心所欲地過每一天。 Cora說最初的10年醞釀期,都是一些發夢的想法,完全沒...

強積金(MPF)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計劃推出逾半年,據積金局數據,截至9月底,新開立的TVC帳戶數目近1.9萬個,總供款額逾4億元。近月,東亞、友邦等均延長TVC推廣優惠,永明金融亦加入戰團,推...
環球市況波動,打工仔把強積金(MPF)轉投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產品驟增。據美世投資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懶人基金共吸資437億元,佔總額9,047億元約4.8%。 懶人基金主要有兩隻基金,...
政府今年4月以扣稅作招徠,鼓勵港人投保自願醫保(VHIS)、合資格延期年金(QDAP)及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提早規劃退休。保誠首席客戶及市場拓展總監吳詩雅形容,扣稅產品就如「敲門磚」,旗下的自願醫...

筆者最近結婚了,當初對婚姻的大計現在看來跟現實相差很遠,筆者與丈夫正在共同努力,一起適應我們的新生活。婚姻在許多方面令人興奮,但同時也帶來新的財務問題。過去我們習慣了各自為個人物品付費,但現在我們必須...

本港經濟響起警號,經濟衰退的風險漸增,不少人因而擔心「飯碗不保」,更甚影響自己的退休及其他人生計劃。以40歲作分界綫,面臨人生下半場,應該如何安排各項財務抉擇呢?在作出不同理財決定前,又要考慮甚麼? ...

「財務自由」是不少人的理財目標,但知易行難。《福布斯》(Forbes)副總編輯Rob Berger在其著作《Retire Before Mom and Dad》分享有關財務自由的迷思,書中結合心理學和...
讀者李先生問: 近期很多朋友都購買了年金,雖然對退休提供了保障,可是生命不知道長短,請問年金可否提前65歲領取或者坊間有甚麼計劃可以靈活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