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及退休規劃 下頁

搜尋結果 518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2023年《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發現,香港市民預期在63歲退休,64歲開始出現健康問題。以港人平均壽命85歲計算,不少人可能在退休後需面對超過20年健康欠佳的生活。由於擔心醫療費用持續上漲,港人多有意識...

12:21 2023/03/29
退休後面對20年健康欠佳生活 45%港人憂醫療開支礙財務目標

每個人開始投資的原因都不同,回想當初,你因為什麼開始進入投資市場?早前台灣進行了一項相關調查,其中令大家進入投資市場最大的原因是資產變動。引述《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整理網友熱議...

08:30 2023/03/29
8大理財契機 你為什麼開始投資? 買樓是最大成因

課稅年度還有幾天就完結,仍然為扣稅產品心大心細?是時候作出決定了!以下一個懶人包睇清「扣稅三寶」,包括延期年金、MPF可扣稅自願供款、自願醫保,它們的扣稅詳情與產品比較︰ 1. 延期年金 年金是一...

16:40 2023/03/27
【扣税2023】課稅年度將完結 一文睇清「扣稅三寶」邊間好

一名90後靠「苦幹」已經供滿樓,還有370萬元閒錢,想提早退休可以嗎?不過,他9成資產放銀行做定期,《理財最前線》分析箇中風險。...

20:30 2023/03/26
【財富自由】90後供完樓有370萬閒錢 提早退休有可能?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有「鱷王」之稱的雷·達利奧(Ray Dalio),曾分別向年輕人和中年人給出人生建議,在市場動盪的當下絕對適用。 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達利奧認...

20:00 2023/03/25
「鱷王」達利奧的人生建議:年輕人要「逆直覺而行」 40歲要懂「槓桿效應」

打工仔每日工作,為的就是希望終有一日可以安穩退休享清福,為晚年生活財富增值,投資是少不得的選擇,到底有否投資,會如何影響人們對退休計劃的預期? 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 YouGov 的最新調查顯示,投資財...

14:14 2023/03/22
預期平均退休年齡 有投資較無投資早3年 作一項投資更早9年

投行瑞信頻臨爆煲,股市大受震盪,大家都想留意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會不會意外地踩中地雷。今天財經界最關注的就是俗稱「可可債」(Coco Bonds)的AT1債券,別以為這是大基金才能買的產品,就與自己沒...

10:30 2023/03/22
瑞信千億「可可債」淪為廢紙 積金局︰瑞信AT1債於MPF佔比「近乎零」

打工十多年中途轉行,是個不易作出的決定。今年33歲的Henry,剛剛由另一行業轉工到建造業,所以收入反而比上一份工作減少,但他相信一年之後有機會因增加工作經驗而加人工,如果不轉行,可能會失業。他日間從...

10:15 2023/03/22
33歲感覺打工冇前途 想儲夠100萬買海外樓移民可行嗎

封閉式基金(Close-end Funds)的基金單位總數是確定的,一旦發行完成,就不能再接受新的投資申購,投資者也不得要求贖回投資。 投資者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封閉式基金,其價格完全由買賣雙方決定...

13:15 2023/03/21
「封閉型基金」 發行後不能申購贖回

財富自由、早日退休為不少打工的心願,只要計掂數、有足夠資金支持生活,就可以提早退休。有網民就表示,自己今年31歲,手頭上有約370萬元資金、一層已供完作自住用途的物業,問何時才能夠退休。 以下是這位...

08:30 2023/03/21
31歲手持370萬  想提早退休 9成資產放定期 暗藏3大風險

金錢問題經常是離婚的主要因素,為開支洗費爭論是導火線,理財顧問公司silvertree共同創辦人及顧問 Planning with Prurpose作者Jason Glisczynski,指出,多年來...

21:15 2023/03/20
夫妻理財應由誰作主導?不一定收入較高的話事 要懂得放棄一些控制

22歲是一般人開始踏入社會的年齡,畢業帽一拋,你就要面對凶險的社會,而妥善理財是生存的必要技巧。下圖雖說是「22歲一定要懂」,但無論你是幾多歲,只要你開始進入社會、或者開始有收入與負債,你就要懂得以下...

21:15 2023/03/19
【理財智慧】22歲一定要懂的3條理財方程式 踏出財務自由第一步

平衡基金是共同基金的一種,是指可同時持有多種資產的共同基金,如包括股票、債券、現金等。 與平衡型基金相對的,是單一資產類別的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平衡基金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股票導向型平衡...

08:02 2023/03/19
「平衡基金」 分散風險爭穩定回報

受息魔震散環球股市,復添歐美金融機構連環爆雷等,累打工仔的血汗錢少賺逾萬元。據晨星的最新統計,截至本周三(3月15日)為止,強積金(MPF)已連跌兩個月,令首季MPF只微升1.11%。 如以截至去年...

17:44 2023/03/17
【MPF】 首季MPF暫微升1% 打工仔人均賺2553元

過去一年,每逢月初,定會見到報章雜誌談論過去一個月強積金的投資表現,而且上落也十分明顯。以每月結算來看,平均香港人的強積金帳戶,不論升或跌,都約有五位數字的變化。這也是可以理解,因為香港人偏愛投資於股...

11:16 2023/03/17
實測用「平均成本法」買港股 原來投資也可躺贏

港人對強積金又愛又恨,近數月市況有起息,大家怨氣稍減,但有讀者單是這數年就蝕了6位數字,心有不甘,擔心自己是否選錯投資組合,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我想問強積金,早幾年由100%保本轉了大陸股...

21:50 2023/03/16
【理財個案】保本基金轉港股基金 強積金蝕了10萬感後悔 想翻身如何部署?

相信財富自由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和追求,要儲幾多錢才算財務自由?富途近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最多受訪港人以1,000萬港元定為財富自由門檻,在不投資的情況下,預計要儲足111年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不過,...

08:30 2023/03/16
【財富自由】港人熱選1000萬為門檻 要儲足111年?其實你唔一定要1000萬

財政預算案提及港府將舉行「裕澤香江」高峰論壇,推廣香港家族辦公室、資產及財富管理業發展。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最新網誌表示,將在3月24日裕澤香江論壇舉行當日發布推動家族辦公室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展示香港...

12:00 2023/03/15
【裕澤香江】許正宇預告下周發布家族辦公室政策宣言

據強積金(MPF)專家積金評級的最新統計,截至2月底止,有4間MPF服務提供者的市場佔有率按月出現變化,當中加減各佔半數。先說下跌者,去年最大贏家的永明金融,市佔率全年驟升0.46個百分點;但上月已轉...

16:01 2023/03/14
【MPF】強積金2月表現挫逾4% 供應商平均開支比率微升

近年很多年青人都不滿足於只打一份工,因而投身「斜槓族」(Slashie),一展多元化的才華之餘,更可以接觸不同範疇的工作。在享受彈性工作平衡生活同時,他們亦應及早準備退休規劃。積金局早前邀請近年投身成...

15:48 2023/03/13
「斜槓」也要好好管理強積金 三齣短片介紹不同電子工具

今個課稅年度將於3月31日完結,如果打工仔希望購入「扣稅三寶」—年金、自願醫保和強積金慳稅,就要記得在限期之前完成投保。不少保險公司、強積金代理人也有提供相關優惠計劃吸客,本網整合了部分市場可見的「扣...

10:30 2023/03/12
【扣稅2023】扣稅三寶優惠全攻略 首年半價 / 3000元回贈 把握扣稅尾班車!

今年56歲及48歲的夫婦John及Connie,兩位也是高收入人士,其中John是位教師,於去年9月退下來,獲得一筆數百萬元的退休金,剛開始退休,生活模式有轉變,而每月支出比以往在職時間減少到約3萬元...

13:00 2023/03/08
夫婦兩年後全退休 想每年6次旅行 10年後才有長糧 專家籲先賣一層樓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永明,羅列其「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共14隻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23年2月...

18:16 2023/03/07
【MPF】永明彩虹強積金10年表現大檢閱 懶人基金表現好過港股基金 (2023年3月更新)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羅列其23隻強積金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23年2月數...

16:30 2023/03/07
【MPF】友邦強積金10年表現大檢閱 每年11%回報的基金 近3年同類表現稱冠(2023年3月更新)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滙豐強積金,羅列其「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約20隻強積金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

12:23 2023/03/07
【MPF】滙豐強積金10年表現大檢閱 懶人基金全行第一 美股基金長期跑贏中港股(2023年3月更新)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宏利,羅列其「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29隻強積金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及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

10:43 2023/03/07
【MPF】宏利強積金10年表現大檢閱 29隻基金點揀好? 有4隻是長期冠軍(2023年3月更新)

2022/23課稅年度即將結束,在迎接來勢洶洶的「綠色炸彈」以前,打工仔可以把握機會認識「扣稅三寶」—合資格延期年金、自願醫保和強積金(MPF)自願性供款,善用各項優惠慳稅。當中,在強積金制度下的可扣...

10:30 2023/03/05
【扣稅2023】每年10%回報兼扣稅$10,200 MPF自願供款 隨時停供無壓力

近年移民潮之下,不少人申請以「永久離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但這數目在近幾季呈現下降趨勢。據積金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以不同理由(例如退休)提取強積金的申索總數約53,000宗,較對上一季減...

16:53 2023/02/28
【強積金】去年3.17萬宗以「永久離港」申請提取強積金 按年減6%

對於退休生活的需求人人不一,而年金是普遍退休人士都計劃購買的產品之一,有調查顯示不少都傾向在線上購買相關產品。中銀香港(02388)近日一份客戶意見調查顯示,逾5成受訪客戶表示了解自己退休的需要,其中...

16:30 2023/02/28
【扣稅年金】5成人考慮網上投保延期年金計劃 中銀人壽下調有關投保年齡至30歲

Tom Corley是一名會計師、財富規劃師,他用了5年時間採訪了233名百萬富翁,了解他們的習慣和想法。受訪者中51%是企業家,28%從事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18%是大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他們都...

08:30 2023/02/27
辭掉工作才能致富 233個百萬富翁的5個辭工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