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種類 下頁
共 156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陳先生今年40歲,已婚,從事資訊科技業。他最近從電視廣告中得知,有保險公司推出了一種嶄新的人壽保險計劃,計劃內置了保單逆轉按揭功能,可選擇把保單內的保障套現為退休年金。他認為一份保單可以同時滿足自己兩...

立橋人壽宣布推出「喜盈於『息』特級儲蓄保障計劃」及「立安心108保費回贈住院入息保」,為客戶提供靈活儲蓄方案及住院入息保障。 「喜盈於『息』特級儲蓄保障計劃」繳付3年保費,儲蓄期為8年。第8年期滿日...

有讀者看到筆者早前談及分紅壽險比銀行定期存款更有保證和競爭力,她希望了解更多相關的資訊。 關於前文︰按【】閱讀更多 分紅壽險的特色 首先,保險公司提供的儲蓄壽險,有些紅利是非保證的,該紅利會跟據...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早前公佈最新癌症數字,2018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已突破3.4萬宗,較2017年上升2.9%,數字更創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在香港,平均每4名男性或每5名女性中,便有1人於75歲前患...

信諾香港推出「信諾DIY隨意保」,針對填補現有醫療保險保障不足及需要一個簡單基本的醫療保險計劃的人士。客戶可從7項保障選項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障項目,大部份保障均毋須醫療核保。投保可在網上完成申請。 ...

保險公司OneDegree Hong Kong宣布,免費為港人提供「新冠疫苗副作用保障計劃」,計劃適用於所有香港居民,不設年齡限制,只需進行簡單登記即可享有保障。 如想享用此服務,只需透過OneDe...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各國實施寬鬆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令利息長期處於低水平。為了爭取較高回報,同時不想承擔太多投資風險,讀者林小姐想選擇用分紅保單作財富增值用途,回本期到底是長是短?回報有否保...

不少人以「安身立命」,讓家人享有安穩的生活為目標,可是香港樓價高企,「安身」並不是易事,所以不少父母都希望能幫助子女安居置業。其實,除了「買磚頭」,儲蓄保險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可穩健地累積財富,並可...

【本報訊】中銀保監周一(14日)發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表明自明年2月1日起,只容許持牌機構,包括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及代理機構等,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券商花旗發報告指,新規將會減低市場競爭及違...
【本報訊】虛擬保險公司OneDegree宣布,與內地其中一間最大的網上互助平台「壁虎互助」成為策略性夥伴。 雙方將共同在內地市場發展寵物保障產品,未來將合作在內地及亞洲區內發掘財產及意外保險產品的合...

宏利與環球初創企業促進公司Brinc推出初創企業培育計劃,初創企業可與宏利攜手,試行其嶄新技術以及改良產品,甚至把方案的規模擴大至覆蓋亞洲數以百萬計的客戶,從而促進亞洲區的電子化發展,以及透過建立電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會議指出,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一是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

最近我曾與年輕朋友交流,希望了解他們決定是否購買危疾保障時有何考慮因素。他們列出的原因可謂五花八門,但細心整理過後,其實可簡單歸納成一句:「我還年輕,患上危疾的風險低,年紀大一點時再考慮吧!」 除了...

盧小姐今年30歲,想為自己購買醫療保險。她5年多前曾試過非經期,但小量出血一至兩日,到政府醫院求診,醫生診斷屬正常情況,毋須服藥,若情況持續才需再求醫。其後亦沒有再出血,上年曾作定期婦科body ch...

保監局公布今年首3季香港保險業臨時數據。受到疫情影響,單計第三季,內地客新造保費按年跌68.3%至2.66億元,首3季累跌81.9%至65億元。 截至今年首3季,內地新造保單費按年下跌81.9%至6...

疫情衝擊經濟下,很多市民收入變得不穩,有讀者想削減支出,問應否將現時的儲蓄危疾保險轉保為純消費危疾,待日後收入穩定後再重新加額。筆者認為這是其中一種理財謬誤。 危疾保的設計本身就是一份在生收入保障...

保險能為我們生活中的突發事故及其他風險提供財務保障。為了避免「得物無所用」,投保人要注意甚麼呢? 保險顧問Dave為客戶Kathy處理住院保障的投保,在填報「健康聲明」時,Kathy表示自己健康狀況...

被網民稱為連登討論區財經台燈神的網絡紅人「媽咪麵」,日前在其Facebook專頁圖文並茂發帖,稱確診末期腦癌,由於要使用新治療方法,貴用高昂,於是在網上發起眾籌治療費,熱心網民獲悉後,紛紛響應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