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儲蓄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歐美接連有銀行出事,但在香港,由於銀行業受高度監管,有嚴格資本要求,況且有50萬元存款保障,存錢到銀行不用擔心。近日定期存款有加有減,在股市波動之際,如果手頭有50萬元想做定期存款,該選哪一間? 上...
3月又屆下旬,美國聯儲局雖然最新表明,今年不會減息,但同時點陣圖顯示,加息快到結尾,最有可能多加一次息便完結。 有不少高息定期存款優惠都在本月底到期,包括恒生的10.9厘、星展的10厘、東亞的6.8...
早前矽谷銀行因擠兌倒閉,令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更是引起投資者們的深省。據CNBC報道,2050 Wealth Partners 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紐約註冊理財規劃師Lazetta Raine...
HKET每日更新定期存款,高中低入場門檻、長中短存期,一目了然。 最新消息 定期存款邊間好 外幣定期存款 高息活期儲蓄存款 ...
SVB及瑞信等銀行連環出事,本港銀行也急搶美元存款,12個月存期一度高見5厘,目前最高4.8厘。但與此同時,港元定期存款再呈下跌趨勢,以致定存的美息差一下子拉闊至接近2厘。有銀行美元定存逾4厘,但港元...
萬事起頭難,沒有投資經驗,已經達到40歲以上,有一筆不多也不少的資本,到底可以如何部署,慢慢滾大資本,開始分散資金進行投資?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你好,龔成先生。 本人43歲大概有45萬...
美國加息快見頂?想趁現在鎖定較長期的高息定存,存1年又嫌太久,可以選擇6個月存期。目前港元定存之中,6個月最高有3.8厘,美元定存6個月更高達5厘﹗ 以下幫你比較近20間銀行、6個月存期的港元與美元...
不少港人在正職之餘,會有其餘被動收入,當有一定穩定的被動收入之後,還有必要繼續打工嗎?做決定之前,哪些因素要考慮? 1. 是否需要供樓? 眾所周知,香港樓價高企,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向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表示,美國政府現時不考慮為存款提供全額保險,而儲局主席鮑威爾指,準備使用所有工具,來保持銀行系統安全、穩固和高效。美國存保制現時保障25萬美元以下存款,一些投資者...
打工十多年中途轉行,是個不易作出的決定。今年33歲的Henry,剛剛由另一行業轉工到建造業,所以收入反而比上一份工作減少,但他相信一年之後有機會因增加工作經驗而加人工,如果不轉行,可能會失業。他日間從...
根據環聯2022年第四季消費者脈搏研究報告,在改善防疫措施及消費者就業市場好轉的利好影響下,受訪者對現時財務狀況和未來財務展望都持樂觀態度,更多受訪者(本季為31%,早前則為29%)預期未來12個月收...
美國有銀行出事,銀行大加存款息以吸納資金,但另一邊廂,由於長息的預期下調,銀行近日採取短加長減的策略,調升3至6個月存期的年利率,甚至比12個月更高息,若不計1個月或1星期的超短存期,目前3個5厘選擇...
財富自由、早日退休為不少打工的心願,只要計掂數、有足夠資金支持生活,就可以提早退休。有網民就表示,自己今年31歲,手頭上有約370萬元資金、一層已供完作自住用途的物業,問何時才能夠退休。 以下是這位...
金錢問題經常是離婚的主要因素,為開支洗費爭論是導火線,理財顧問公司silvertree共同創辦人及顧問 Planning with Prurpose作者Jason Glisczynski,指出,多年來...
去年低迷市況令不少投資者絕望,在維持理財習慣健康方面也有所鬆懈。滙豐針對港人的財務健康問題,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即使2022年錄得1.9%的全年通脹及恒生指數全年下跌15.5%,仍有59%受訪者...
22歲是一般人開始踏入社會的年齡,畢業帽一拋,你就要面對凶險的社會,而妥善理財是生存的必要技巧。下圖雖說是「22歲一定要懂」,但無論你是幾多歲,只要你開始進入社會、或者開始有收入與負債,你就要懂得以下...
網絡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理財方法和技巧,雖然不是每條建議都正確,但當中都有值得藉鑒的財富管理想法。CNBC整理了社交媒體和認證財務規劃師的一些建議,以下是他們推薦對大多數人都有幫助的4條個人理財技巧。 ...
踏入3月下半場的季結前加息戰,已有3間大小銀行把長息加至4厘或以上,除了大眾財務、大新及工銀亞洲的1年齊享4厘。工銀亞洲全面加息,1年期重返4厘關;大新門檻是100萬元,全期賺息4萬元。專家料業界陸續...
太保(02601)1月以來在高位築建平台,整固之勢溫和,技術指標MACD跌近0水平,跌勢紓緩,調整或近尾聲。技術上,若上破平台阻力23.2元,反覆上望挑戰26元。 技術分析:中期趨勢確認改善 太保...
SVB倒閉,又關定期存款事?定存年利率推至最高5.1厘,港元也不乏4厘高息,即刻睇大戶一年輕鬆賺12萬元。 【退休積滿Fund】保證基金邊隻回報最高?特色MPF基金要點揀?立即收看...
公屋供應量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就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有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參考以往做法,小...
踏入2023年,識玩當然玩活期儲蓄存款,因為其息口比定期存款更加高,而且更靈活,若有緊急資金需求,隨時可以攞錢走,雖然會失去額外利息,但不至於像定期一樣,提早攞錢要被罰手續費。 最新有恒生銀行參戰,...
銀行的高息定期存款,有時只是標題吸引,往往附帶條件極多,例如入場費可能要百萬元。所以當你查詢或想正式開立時,手頭資金未必達到高息的門檻。 如果以10萬元為入場費,選擇其實也不少。以下羅列約20間銀行...
息魔來襲,通脹高企,高息產品不可多得,除了定期存款、儲蓄保險、派息基金之外,高息股仍然是大家最常留意的產品。以下列出高息藍籌股的最新消息,從滙控(00005)恢復派息,到領展(00823)供股,一文睇...
相信財富自由是大多數人的夢想和追求,要儲幾多錢才算財務自由?富途近日發佈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最多受訪港人以1,000萬港元定為財富自由門檻,在不投資的情況下,預計要儲足111年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不過,...
港股昨日又反彈,走勢升升跌跌,只因受到美國加息因素拖拉,但頭肩頂型態未被破壞下,後市探底尚未結束。不過,較大市早調整的京東集團(09618)近日在160元水平整固,市場預期未來三年盈利是高速增長,可以...
矽谷銀行事件持續發酵,美國在3月13日實施一系列救助措施,內地經濟學家洪灝在3月12日便精準預測事情發展,下文將詳述其分析。 專訪 花旗劉顯達 談港股後市關鍵【】 矽谷銀...
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步入尾聲,年初至今不論股債市場均見資金持續流入,加上中國放寬防疫政策,令亞洲經濟復甦成為今年一大投資主題。 回顧2022年,美元獨強,對大部分資產價格--尤其是非美元資產造成衝擊,資...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美國再度出現大型銀行「爆煲」事件。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美:SIVB)因為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而陷入財務危機,觸發市場恐慌情緒及擠堤,最...
廉政公署調查一宗貪污案件時,揭發一名時任警長涉嫌訛稱沒有向銀行或財務機構貸款,以及虛報貸款每月所需償還金額,詐騙香港警察儲蓄互助社(儲蓄互助社)向他批出4筆貸款共逾76萬元。廉署今日(14日)落案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