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疫情持續一年,不少港人的工作、生活以至未來部署也大受影響。富達國際今日發表全球財務健康調查反映,香港區的分數為65,處於良好評級中較低的範圍,反映港人在整體財務狀況上仍有改善空間,特別是在儲蓄和財務保...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不少人的財富健康狀況及財富管理模式備受影響。富達國際在2020年進行全球財務健康調查,香港業務總監陸劍平表示,調查發現有21%港人對自己的財政健康狀況過份自信,該批人士主觀地認為...

打工仔在職場打滾幾年,仍是「月光族」?如果你有這個煩惱,宜及早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並作出改善。坊間有不少分配收入的方法,但知易行難,未必人人可以做到。「50/30/20」分配法則簡單易明,助你脫離「月...

經歷過舊年全球股市奇蹟,唔少人從中大賺咗一筆,身家財富暴漲。就係咁,網上討論區有個話題興起咗,就係「幾多歲賺到一百萬?」網民嘅回應,積臣唔感到錯愕。 百萬身家不再叫富翁 喺20年前,你有百萬身家可...

相信儲錢不少人新年目標之一,但到年底是否人人能做到就要拭目以待。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分享個人儲錢方法,更引來不少網民分享自身的儲錢經驗。如果你想脫離「月光族」,不妨參考網民提議的儲錢方法啦! 綜觀整個...

踏入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持續,減薪裁員潮陸續浮現,不少人也希望做到「開源、節流」,期盼可渡過寒冬,以下理財3步或者幫到你! 請點按圖放大觀看: 記住「勤記帳、增儲...

環球低息環境持續,市民將錢存放銀行幾乎「無肉食」,不過,過去一年虛擬銀行陸續開業,推出相對較高息的活期存款吸客,其年利率可媲美定期存款息率,為一眾追求穩陣回報的投資人士提供另一種收息選擇。 中信銀行...

財富傳承概念並不是新鮮事,傳統保險產品、信託服務、海外資產配置都是其中可行的方法,不過以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令傳承功能更為大眾化,保險公司近年推出「富傳三代」的儲蓄分紅計劃,透過調低入場費、採取保...

不少上班族都希望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累積足夠的財富就非常重要。除了儲蓄之外,調整個人心態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Business Insider》的文章就指出,假如你出現下列3個情況,代表你仍未...

近日就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詢問其他網民認為要幾多歲賺到一百萬,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大多網民都表示30歲前都可以賺到一百萬,「如未買樓, 30歲有一百萬是合格線」,並提供了不少投資理財技巧。 【精明理財...

新冠肺炎病肆虐全球,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包括不少人的退休部署。友邦(AIA)香港今日公布第12期的「AIA理想退休生活調查」,發現逾5成受訪者受疫情衝擊導致收入減少,近4成曾動用退休儲備維持日常開支。...

美國聯儲局預料維持低利率政策直至到2023年,持續低息的環境下,投資者要為財富增值,或要考慮銀行存款收息以外的選擇。踏入新一年,食息一族以收息為目標,有哪些投資工具可留意? 【詳解為何分紅壽險比銀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友邦香港今日公布「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新一期結果,發現55%受訪者在疫情期間收入減少,38%曾動用退休儲備維持日常開支。 調查發現,在職港人退休儲備不足的情況進一步惡化,該公...

友邦香港發表第十二期理想生活調查結果,疫情影響就業人口的退休儲備計劃,55%受訪者收入受疫情衝撃而減少,38%受訪者曾預先運用退休儲備維持日常開支,61%受訪者更表示,疫情令他們延遲退休計劃。 調查...

剛過去的2020年,不論對一眾打工仔抑或老闆來說,都是漫長的一年。去年港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推出多項經濟措施,包括透過「現金發放計劃」向全港合資格市民每人派發1萬元現金,以紓緩市民的財政壓力,而如何使用...

2020年有別於我們記憶中的任何一年,提醒大家危機會隨時爆發,而每次爆發形式也都不一樣,令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並突顯充裕儲備的重要性。 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傳統模式,造就一些新習慣,並...

有讀者看到筆者早前談及分紅壽險比銀行定期存款更有保證和競爭力,她希望了解更多相關的資訊。 關於前文︰按【】閱讀更多 分紅壽險的特色 首先,保險公司提供的儲蓄壽險,有些紅利是非保證的,該紅利會跟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