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00 個
儲蓄 下頁
- 請選擇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童星出身的鄧一君如今已成為爸爸,女兒更已經12歲升讀中學。今集《湊得輕鬆啲》邀請到鄧一君分享做爸爸的心路歷程,以及計劃送女兒赴英國升學的理財貼士。 從童星到爸爸,鄧一君表示,自己未做爸爸前吊兒郎當,...

香港樓價高企,人工升幅追不到樓價升幅,年輕人難以儲錢儲首期靠自己買樓上車,往往須依靠家人幫忙,故香港樓市經常出現慈父慈母幫子女上車成交個案。有網民近日在討論區提出疑問,如仔女有能力供樓,但不夠首期,而...

香港人壽命愈來愈長,有冇計過退休每個月要使幾多錢?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公布「港人退休真實開支調查」,發現本港退休人士每月平均開支約為11,500元,交通及飲食為主要開支,女性支出較男性為多。 調查在去...

從Peter和Jenny對退休規劃的著緊程度來看,萬一將來Peter有事需要接受治療,到時都是由Jenny負責,我問她有沒有預算到這方面的安排呢?Jenny聽後恍然大悟,因公司團體保險在退休時轉到私人...

買賣虛擬資產已逐漸進入尋常,當一種新投資產品普及,樂觀看是代表「有錢齊齊搵」,卻也意味暴露於相關投資風險的階層更為廣泛。如何保障小投資者,值得關注。 要保障投資者,教育是重要一環,因為即使限制了投資...

香港壓倒日本成為了最長壽的地區,所以本港退休年齡延至65歲,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文,問網民如果兩人沒有小朋友又有自住物業,父母正在住的那一間將留給樓主,如果想做到50歲,那儲蓄多少錢才可以足夠退休? ...

到底本港樓市何時下跌?何時出現「沙士價」筍盤?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開帖,指一名35歲下屬有信心本港樓價十年內一定跌,樓主聽到立即噴水,以下屬$20000月入、與父母同住和和沒有儲錢的習慣,數年後有甚麼銀...

本地經濟受疫情打擊而處於低迷狀態,雖然疫苗接種令市場相信復甦即將來臨,但「財爺」早前明言復甦的深度及廣度仍存不確定。「瘦薪窮忙族」的經濟實力本身已不算雄厚,若希望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晉升為「小資族」,宜...

在環球低息環境下,市場對可提供「穩定回報」的理財產品需求殷切。儲蓄保險計劃成為不少人的資金出路,部分儲蓄保險有分紅功能,即是保險公司運用客戶繳付的部分保費作投資用途,再根據投資回報、開支、賠償及退保情...

研究顯示金錢利誘的做法會令孩子失去原有的興趣,更會導致孩子變得事事向錢看。 點樣教小朋友處理零用錢,看來簡單,其實大有學問。做得好,除了可提升親子關係,對孩子建立良好的金錢觀念和理財行為有正面的幫...

我唔想大家認為我炫耀,因為有好多人比我勁,所以,我唔想公開我現時的持股數目,只公開我10年前所持的比亞迪(01211)股份,總之現時的貨比當年多。我想帶出一個訊息,我只係普通香港人,住公屋大,當時月入...

香港樓價高企,「上車」對不少人來說,並不是一件易事。近日就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指自己是公務員,月入2.5萬元,現有300萬首期,想買600萬左右的樓盤,但過不到壓力測試,問網民如何是好。帖文一出,引來...

成為富豪是遙不可及的事?有百萬富翁說過,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成為富翁。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及想法上作出改變,就可以邁向致富的道路。 Steve Siebold是白手興家的百萬富翁,亦是《富人如何思考》(H...

近年不少港人計劃移居外國,人在異地,或難找到與香港相近的工作收入,透過投資製造現金流就變得更為重要。有讀者計劃3年後移居英國,打算在當地置業後,目標利用1,000萬元流動資產製造每月5萬元的現金流,有...

John又問到如何善用現時的資產及4%法則製造穩定生活需要入息,我在《四桶金富足退休人生》中也有提過這種現金流規劃方法,重點是限制了提取金額在不多於滾存資產的4%,如果本身資金不夠充裕,能提取的金額可...
【本報訊】金管局公布2月份貨幣統計,香港2月存款總額按月跌7%至14.8萬億元。若單計港元存款,按月減少11.8%或約1.02萬億元存款。金管局指,2月統計數字受大型新股認購活動的資金進出影響,尤其是...

如果有一個特定退休儲蓄目標可以保證長期的財務安全,那麼為我們的黃金歲月時儲蓄資金將更加容易及明確。但可惜的是,這個魔幻數字並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作為一個人,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儲蓄數字,從而可以無憂地退...

本地樓價過去多年不斷向上,但投資地產其實不一定需要直接購買物業。行健資產管理早前推出以中港地產為主題的基金,散戶花5萬港元入場費,便可以投資在包括中港地產與物管板塊、房託(Reits)及內房債券在內的...

當子女出社會工作後,不少父母或會要求子女畀家用,幫補家庭開支。不過,如果換作是女朋友的父母提出這個要求,又應該如何處理?有網民發文指,與女朋友交往9個月,被對方家長要求畀家用,自己出社會後第一次拍拖,...

無論什麼時候,轉工都需要勇氣,例如面對新的工作環境、人事等。有些人會籌備好一切才去新公司,有些人則會什麼都不考慮,直接辭職。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討論區發文,指自己雖然還沒找到新工作,但他決定辭職了。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