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儲蓄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踏入2023年,隨着美國加息料再放緩,港元拆息亦似見頂,銀行多次下調定期存款年利率,最新恒生的6個月存期再減0.5個百分點,目前最高為3.39厘,限優越私人理財客戶的新資金,但同樣條件的美元定存尚有4...
內地官媒《經濟日報》評論文章稱,穩經濟的關鍵在於穩預期,要把穩預期作為經濟工作的抓手,以更有力政策舉措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文章最後提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這言論最初源於前總理溫家寶,他在2008...
重點 1. 內地經濟學家管濤指出,外部環境動盪不安,將會是2023年中國經濟復甦的「攔路虎」。 2. 中國經濟重啟的動能,取決於能否避免資產負債表衰退。 --------------------...
就到農曆新年,相信小朋友們一定收到不少利是錢,父母不妨趁這個機會,為年幼子女開立兒童戶口,為他們儲起利是錢之餘,還可以教導子女學習理財。現時很多銀行都有推出兒童戶口,還有推出專為小孩打造的卡通存款卡或...
踏入2023年,雖然不少銀行都降低了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但高息活期的優惠仍然延續,且帶來不少驚喜,定存消失了的5厘,可在高息活期推廣中尋找得到,而且有銀行更不只是個別月份有5厘,而是直至2024年1月都...
讀者陳女士問: 本人40歲,是中國居民。時常聽到有朋友到香港購買保險的情況,近期疫情緩和後,也想為自己加強醫療保障及儲蓄保險。想問香港保險有甚麼優勢?有甚麼需要注意? 在疫情導致「封關」前,內...
踏入2023年,美國繼續加息, 香港銀行未有跟隨調高最優惠利率,連帶定期存息不復去年勇,最新依然有銀行提供18厘高息定期存款,但真正落袋有幾多?...
在一眾理財方式中,儲錢是最基本也最困難。你是否發現自己日日在努力賺錢,但存款卻不多反減?其實儲錢都講求方法,利用有效的儲錢法才能事半功倍,遠離存錢痛苦。即睇正確儲錢大法,脫離月月淪為「月光族」悲劇。 ...
HKET每日更新定期存款,高中低入場門檻、長中短存期,一目了然。 最新消息 港元定期存款邊間好 【】 【】 【】 【】 高息活期儲蓄存款 外幣...
1月份環球股市都有好開始,港股尤其凌厲,打工仔的退休金都有着落。據積金評級的數據顯示,在香港及中國股市帶動下,強積金在1月份錄得6.12%的回報,是有紀錄以來最好的1月份。 積金評級指,計入1月份的...
(2月5日更新)南洋商業銀行減12個月存息至最高3.9厘,目前餘9銀行有4厘,最高為工銀的4.2厘。 環球央行加息,令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在去年升至5厘水平,多年來罕見。然而,美聯儲已經開始放緩加息...
美聯儲放緩加息,而銀行加存息亦漸見謹慎,想趁現在鎖定較長存期,存1年又嫌太久,可以選擇6個月存期。近日有多間銀行下調存息,但目前最高仍有4.2厘,4間銀行仍提供4厘水平,若本金有百萬元,半年可輕鬆賺息...
美儲局宣布加息四分一厘,到4.5至4.75厘區間,進一步放緩了加息步伐;鮑威爾表示,這次加息周期完結前,至少會加多兩次息,卻沒有具體講明最終加息至多少。 以上大致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除了鮑威爾說,投資...
美聯儲議息會議於周四(2月2日)凌晨結束,宣布加息0.25厘,符合巿場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由4.25厘至4.5厘,升至介乎4.5厘至4.75厘。聯儲局由去年3月份開始已連續8次加息,共已加4.5厘。 ...
踏入2023年,雖然股市好轉,定期存款利息有所降低,但汲取股災教訓,無論何時都需保留現金,做定期仍屬低風險資產的上佳之選。 上一篇【有10萬元想做定期邊間好?】羅列各大銀行的低門檻之選。今次我們把標...
從股市獲利後,想放點錢到銀行做定期,以防萬一?銀行的高息定期存款,有時只是標題吸引,往往附帶條件極多,例如入場費可能要百萬元。所以當你查詢或想正式開立時,手頭資金未必達到高息的門檻。 如果以10萬元...
近期美元升勢稍慢,一眾外幣迎來反彈,踏入2023年,更有望趁美國放慢加息而重拾升勢。1月初4間大型銀行爭相調升外幣定期存款年利率,至近日花旗、上商、招商永隆等銀行接力,累計有約10銀行調高外幣定存年利...
踏入2023年,銀行大減港元定期存款,但美元息率卻企硬,雖然也略有減息,但以3個月或以上存期而言,至今仍有銀行達5厘水平,長息達到4.5厘的也有近10間,目前在各存期的最高年利率,都普遍較港元的存息高...
人口老化是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 2018至2019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建議向市民提供稅務優惠,以刺激延期年金市場發展以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希望勞動人口儘早儲蓄作退休之用,以應對日益長壽風險。 ...
一名51歲女子誤墮網上情緣騙案,報稱在網上認識一名「韓籍工程師」並發展成網上戀人,為幫助對方治病而被騙去964萬元。 警方上月13日接獲一名51歲姓張女子報案,指早前在社交媒體上認識一名男子,表示急...
歲末年初之際,內地不少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加快提前償還貸款,掀起一波提前還貸熱潮。內地官媒《經濟日報》發聲稱,扎堆提前還貸並不可取。話題「提前還房貸真的利大於弊嗎」登上微博熱搜,引發輿論關注。 內地官...
疫情不但拖慢智能手機的生產,連銷量亦進一步下跌。有調查發現,中國去年的智能手機總銷量達2.86億部,創十年新低。 外媒《路透社》引述國際市場研究公司IDC報告,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總銷量為2....
生活中總能聽到各式各樣的理財建議,但並不是每一條建議都是可取的,部分理財建議將經濟原則解釋得過於簡單,或忽略個人情況的差異。以下將列舉4大過時、不完整或完全錯誤的理財建議,以及一些基於研究的理財提示,...
春節後中國經濟之變備受關注,有經濟學者總結新變動向,是「中央促消費,地方推項目」。而不論消費還是項目,都需要錢。錢來何方,也有新論,於是十多年前曾被熱議的「預防性儲蓄」理論,再被端出來討論。 先要看...
《金融時報》在周二(31日)報道指,Twitter(TWTR)已經在美國申請進入「支付業務」的監管許可,並正在開發相關軟件功能,包含了信息、支付和商務等,是推出 「萬能應用」的總體計劃的一部分。 【...
兔年剛到,很多小朋友都逗到不少利是錢,作為家長應趁此機會好好教子女理財,讓他們可以打好基礎,為將來妥善管理財富做好準備。 欲看完整內容,訂戶可登入繼續瀏覽。 ...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測,今年實際消費增長有望達到6.7%左右增長,反映消費增長明顯快於GDP增長。 對消費方面的預測,她指出,中國全年GDP增長是5%左右,消費增長明...
情人節將至,相信大家已開始籌備,很多年輕人或會買昂貴的禮物或預訂豪華餐廳來表示自己的心意,甚至有人為此負債。雖然花心思籌備節日是浪漫的,但不要將此演變成攀比,籌備節日的花費應控制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切勿...
過去一年市況波動,不時有投資專欄建議將強積金資產轉移至保守基金,亦有分析將保守基金與銀行定存利率作比較。與其人云亦云,不如自己瞭解清楚。 強積金保守基金是什麼? 每個強積金計劃均設有貨幣市場基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