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下頁
共 500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舉行黨主席選舉,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拉雪特(Armin Laschet)在黨團會議的第二輪投票中,以521票對466票,擊敗保守派、有「基民盟的約翰遜」之稱的默茨(Fried...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將於下周三(20日)就職,白宮幕僚長提名人選克萊恩(Ron Klain)周六(16日)表示,拜登將在就職當天簽署12項行政命令,將會取消多項特朗普政府政策,以應對新冠疫情、美國經濟、氣...

美國新舊政府換屆在即,現任國務卿蓬佩奧在最後關頭瞄準南海局勢。蓬佩奧宣布,為維護南海自由,將對一些中國個人施加簽證限制,包括負責或參與在南海爭議地區大規模填海、建設、軍事化,以及脅迫東南亞國家,阻止他...

特朗普政府距卸任僅一星期前夕,升級針對新疆制裁令,全面禁止新疆棉花、番茄及其製作的所有產品,藉由聲稱是中國政府在新疆實施「強迫勞動」。值得注意是,新疆棉花目前佔全球市場兩成,大量著名外資都使用新疆棉花...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卸任前,簽署修訂一項行政命令,明確對中國軍方相關企業的投資禁令,要求美方投資者在11月11日前沽出所持黑名單企業的證券。 另美國升級制裁,禁止新疆所有棉花和...

中美關係在特朗普政府任期只餘一星期、總統特朗普深陷彈劾風暴之際,繼續因美方密集出招而滑向更壞境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當地時間周三(13日)宣布,以人權為藉由,禁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的所有...

【本報訊】中加關係緊張之際,加拿大周二(12日)宣布加入英國的行列,將採取措施禁止進口其認為由中國「強迫勞工」在新疆地區生產的商品。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批評加方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又指英加等國借人權問題破壞...

美國國會暴亂餘波未了,曾形容自己為「戰狼畫手」的政治諷刺漫畫家烏合麒麟,近日又出新作,引發網民熱議,更獲中紀委在社交媒體引用,以諷刺美國衝擊國會事件,揶揄「美式民主撕下最後的遮羞布」。 烏合麒麟於1...

英國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宣布,英國將對企業實施新規定,禁止從中國新疆地區將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進入供應鏈。藍韜文在下議院表示,英國將建立更完善的《現代奴役法案》,加入罰款條例,以及...

中美關係在特朗普政府結束前十多,再受激烈震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宣布解除「美國與台灣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中國外交部發言周一(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時說,,奉勸「蓬佩奧之流」認清歷史潮流,停止操...

新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11日)於禮賓府,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監誓下,進行就職宣誓,新上任的他在首次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的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張舉能提及法官審理帶有政治色彩案件時,判決往往受不同...

新晉全球首富、美國電動車生產商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早前受訪讚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五(8日)回應稱,這個評價客觀,歡迎越來越多外國朋友到中國,通...

新冠肺炎抗疫戰打到下半場、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將調查病毒源頭之際,新華社中國特稿社副社長熊蕾日前以個人名義撰寫的一篇文章,在內地輿論場瘋傳,她稱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時,長期在安徽搜集民眾生物資料,因此質疑...

中國搶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本月稍後就職前,與歐盟宣布完成中歐投資協議談判,此舉頗有反擊美國圍堵、甚至搶佔時機向拜登施以「下馬威」的意味。紐約時報也分析指,中國在美國開啟拜登時代前,...

中美關係2021年如何走?或許要由9年前的一個夏日說起。北京鼓樓腳下的一個小吃店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受時任中國副主席習近平之邀訪華間隙,來到這家名為「姚記炒肝」的小店品嘗北京炸醬麵...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後,美國白宮幕僚先後以人權等藉由,批評歐盟與中國達成交易。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反擊,直指美方這些言論是「酸葡萄的尖叫」,又指歐洲有自身利益,不會甘心做美國的「政治小三」。 白...

民間人權線陣近年都會發起「元旦大遊行」,呼籲支持者上街表達政治訴求,去年遊行主辦單位更稱有103萬人參與。不過今年因疲情及限聚令關係,民陣就取消有關遊行,改以車輛巡行,以及在多區展示橫額示威。 民陣...

英國《衛報》12月27日報道,64歲的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將離任,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會接任其職務。 劉曉明2010年起擔任駐英大使,迄今已任職近10年時間,較大部分大使任期僅4年為長。他曾強烈批評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