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184 個
城鎮化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中國過去數十年的城市化(內地稱城鎮化),成績有目共睹;同時,智慧城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10多年也迅速發展,來到今天卻面對不少挑戰,下一步應該如何才可提升效益,甚至化危為機? 用數據說話 城市管理...
中國-中亞峰會明日在陝西西安揭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主持。他今日專門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強調陝西必須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內地經濟活動重開,內地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復甦,並提供明確派息指引。 福壽園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核心業務是墓園服務,佔去年收益81%比重(表一),另一業務是殯儀服務,佔收益17%比重。 ...
如何理解「逆全球化」?未來將呈現怎樣的特徵?如何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尋找中長期看好產業?本文基於新經濟地理學派的思想,提供一些啟示。 (1)重新經濟地理學派三大基本假設變化理解「逆全球化」: 「...
中特估(中國特色資本市場估值體系)升到你唔信,仲未上車點算好? 可聚焦意升幅相對落後的績優國企。 本欄近期力推的國企板塊繼續強勢,「中特估」作為二季度主綫逐漸清晰,大象起舞或將是常態,而國企重估的概...
華潤燃氣(01193)最壞情況已經過去,今年天然氣銷售增長加快,盈利料回升。技術走勢上,近日成功升破下降軌,發出買入訊號。 華潤燃氣主要經營兩大業務,分別是天然氣銷售和燃氣接駁,分別佔去年收入的80...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中國經濟面臨外需走弱,以及出口負增長、內需不足、房地產走弱等負面因素,應該從擴大流動性的角度采取相應對策,讓經濟重新活起來。 李迅雷提出「廣義流動性」,即全面反映經濟...
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天,發改委官員與專家在分論壇上討論經濟形勢,指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凸顯,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是主因;中國堅持普惠包容,為復甦作更大貢獻。 全球經濟增長率 趨勢下行 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
國務院旗下《經濟日報》發文指,目前應該切實落實好合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關政策。同時,應適時降低改善性需求的置換成本。 一些城市改善性需求的門檻相對較高,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礎上,有進一步下調的空...
隔夜,阿里(09988)稱將旗下不同業務分拆,並有可能分別上市融資。市場認為此舉將釋放深鎖在阿里複雜的公司結構中各個子業務的價值,阿里美股ADR一夜暴漲15%。 在阿里利好的帶動下,中概股指數PGJ...
根據中指監測數據,本月鄭州、佛山、烏蘭浩特、杭州等城陸續出台政策,放鬆落戶門檻。 駐馬店、武岡等地出台購房即可落戶的政策;專家指,有利於城市發展,促進人口人才流入,一定程度對購房需求釋放也會起到促進作...
內地經濟重開,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復甦,可趁近期回調吸納。 隨着內地防疫政策放鬆,各地區墓園重新向市場開放,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的福壽園,其積累的市場墓穴消費需求快速回補,積壓下來的延遲服務...
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央行行長易綱,央行副行長、國家外滙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目前市場的熱點——內房和人民幣滙率答記者問。 專訪 曾淵滄 談收息心法【】 內...
今年兩會事關人事換屆及中共二十大之後的路綫起點,因而格外獲外界關注,其中由政治局吹風預告的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如何體現二十大制定的新戰略目標,成為重要看點。 機構改革作為議題不算意外,每次政...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發表文章指,投資和消費在促進經濟發展並不是相互排斥的關係,其實是互相促進。他認為,城鎮化後期消費或成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提振消費的關鍵在於經濟修復和預期改善。 盛...
中國經濟陡然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政策制定也開始要進行不少新的轉向和重新定位。經濟界談論今年兩會的看點,除了全力拼經濟已經輪廓清晰,還有要關注作為新發展階段的開局之年,將有一些趨勢性改革的起題,「城市收...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提出,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未落戶搬遷人口,將符合條件的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相關項目納入中央及省級財政銜接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 發改委今日(27日)聯同...
隨著內地重開,防疫政策放鬆,各地區墓園重新向市場開放,內地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料復甦。新年流流, 唔怕大吉利是, 有錢賺就得啦 福壽園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核心服...
隨着內地重開,防疫政策放鬆,各地區墓園重新向市場開放,內地墓園股福壽園(01448)業務料復甦。 福壽園於內地提供殯葬服務,核心服務是墓園服務,佔2022年中期收益80%比重,另一業務是殯儀服務,佔...
整體而言, 內地12月經濟數據普遍好過預期一點點,但大致上,如消費、地產投資都保持負增長;工業、固投則呈低正增長。展望2023年,料政策也會維持「精準發力」原則,給經濟「補短板」,分析普遍預期,會施以...
人民大學金融研究院昨日(16日)發布《劫後重啟: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和中國未來》指出,中國經濟有望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未來經濟增速潛力 仍可觀 報告指出,疫情後的世界面臨...
人民大學金融研究院今日(16日)發布《劫后重啟︰后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和中國未來》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有望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報告指出,疫情後的世界面臨很多新舊挑戰,相比疫情前...
每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會討論未來經濟政策的動向。而在剛過去的12月會議中,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針對新冠疫情的「新十條」,進一步放寬防疫管控。 在後疫情的氛圍下,於同月15及16日舉行的202...
港股昨日繼續強勢,恒生指數坐21500點望22500點格局。國企指數跟升,正月可衝擊7900點,中資價殘股有望追落後。中國聯塑(02128)股價過去兩年差不多腰斬再腰斬,但中央政策一而再強調,要加快基...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房地產的主要內容如下: 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
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和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部署,已出的房地產政策要持續抓好,明年還將出台新舉措,側重研究解決改善房企資產負債狀況等。 着力改善預期 擴有效需求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閉幕,中央財辦表示,今次會議對房地產行業風險化解和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部署。中央財辦又稱,要著力改善房地產預期,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比如,在住房消費等領域還存在一...
中經會將房地產政策放在防範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框架下論述,首度提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分析指出,明年房地產政策的核心目標將是「防風險、保民生」,房企紓...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指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十四五」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消費投資,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同時完善分配格局,內需潛能不斷釋放,並提升供給質量,國內需求得...
新華社昨日(14日)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稱,展望未來一段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徵會更加明顯,必須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