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9 個
國企股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滙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出,國企改革是中資股投資長期主題,目前內地2020年至23年行動規劃處於尾聲,認為國企改革令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有利股價表現。滙證從盈利能力、股息、混合所有制、回購4方向分析,認為國企...
今日ET個股推介-交行(03328)。 【揀選原因】內地疫情蔓延,對汽車、消費等行業產生影響,進一步打擊內地經濟。A股走勢偏弱,恒指考驗21000關,後市關注內地維穩力度。中期而言,投資者可優先關注...
三大基建股今早大升逾3%至8%。市場估計基建發力是今年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支撐,今年內地基建增速預計能達到5%至7%。同時,今年以來,專項債靠前發力明顯,利好基建股。目前三大中資基建股,中鐵(00390)...
內房政策料趨向放鬆!內地多地住房公積金貸款出現鬆綁,銀行審批放款進度加快,內地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相關措施,有望推動內房股短期抽升,支持板塊估值進一步重估。股份方面,繼續看好在融資和執行方面具優勢的房地產...
2021年,雖然疫症持續,但隨着疫苗接種率上升,全球經濟復甦,歐美股市錄得兩成多升幅。只可惜港股無運行,恒生指數連續兩年下跌,科技指數更跌到「四腳朝天」,港人財富大量蒸發。 恒指大挫意料之中 港股...
改革紅利是指國家通過體制變革和機制創新,令社會發展進步,帶來有益成果。改革的實質是指制度變遷或創新,改革紅利就正正反映由變遷或創新所帶來的收益,是一個由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重回到均衡的過程。 當...
中煤(01898)今天以陽燭逆市升約2.6%至6.28元收市,正蓄勢升破本周一所創的逾8年高位6.38元。 平均目標價暫約6.9元 若參考由中煤公布中期業績後,至截稿前止,暫時有5間券商給予中煤最...
距離退休愈來愈近,不少人開始考慮如何配置資產令退休生活更安穩。今次個案由《富足家庭認證導師》何芷美(Denise Ho)提供。劉先生過去運用借貸以增值資產,已成功累積一定財富,現階段希望把資產重整,逐...
上周港股跌鋪死,今周幾連升三天,是否已跌完?先明白,為何港股會跌。 高盛有個解釋,美對冲基金狂沽中概股(圖一),有個一籃子的中概股ADR(GSXUCADR),在今年2月以來已跌了55%。 與美國的...
什麼是「股票」? 股票即代表公司的所有權,公司的股票分為一定數量的股份,股東的所有權百分比等於所擁有股份的百分比,股份分為兩類,分別是普通股及優先股。普通股的股東有決策的參與權,包括選舉董事會、決定...
中國經常因國有企業或其在經濟中的主導角色而受到中傷,然而世界上近乎每個國家都有國有企業,德國、意大利、俄羅斯等有數以千計,而全球的國有企業幾乎在所有經濟領域上都有提供產品及服務,尤其是銀行、能源、公用...
去年9月,恒生指數開始納入「同股不同權」的科技股;之後恒指公司又在12月建議優化恒指,納入更多科技股和中概股。此後筆者已多次發表文章,提醒投資者恒指不會優化,只會劣化,應趁高沽出與恒指相關的ETF,轉...
中移動(00941)5月初公布紐約交易所維持對其除牌決定後僅10日,即於周一晚公布返回A股上市計劃。消息刺激中移動股價昨曾勁升近半成,收報50.1元,仍升1.3元或2.7%。 中移動今次計劃發行人民...
恒指公司有意增加恒指成分股數目,納入更多有「故事」而無實質盈利的中概股和科技股,以為可以藉此提振恒指。但根據過往經驗,結果只會協助那些早已低價入市的人在高位散貨,令恒指長期表現遠遠落後於其他指數。 ...
財政部3月29日發布2021年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1至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速較高,扣除2020年低基數因素,仍保持較...
2014年7月15日,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各項央企改革試點,同時根據試點需要,選擇六家中央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 改革為分為4項:第一項是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及中糧集團成...
中央直屬企業(簡稱央企)即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轄下的大型、主要國有企業。這些企業以往隸屬中央部委,在國企改革、政企分家過程中與部委脫鈎,當中非金融的企業撥歸國資委管轄。 中央對直屬企業的發展...
高盛最新發表的內銀行業研究報告指,中國銀行業正重新走入與2017年相同的緊縮周期中,將令投資者對高質素的銀行。高盛表示,在是次周期有2項新因素,包括:影子銀行的清理,以及潛在釋放風險緩衝以帶動股本回報...
第四版 北水扒冷有條件 至於現時仍未有太大動靜,股價似未啟動的陳年中資股,可可參考下表,不過,要提醒大家,盡管北水愛扒冷,但揀選背後,仍有其邏輯思維,再者,冷門股擺放了這麼久,也不無原因,即使市旺,...
恒生銀行(00011)在1969年推出恒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起步點是100點,共有30隻成份股,之後到1973年增加至33隻。恒指由1964年7月底的100點,上升至1994年1月的...
【本報訊】華晨汽車集團、永城煤電、紫光集團等具內地官方背景企業近期接連爆出債務違約事件,外界觀望債務違約風波會否影響內銀資產質素。 中國企業債務風波中,最新一例包括河北國企永城煤電即使得到地方國資委...
內地企業債務違約頻現,河南省國企永城煤電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3」債券於11月10日違約後,其再有兩隻債券分別在昨天(22日)及今天(23日)到期,但集團仍未支付本息,或再次違約。永煤暫時未...
近日國企違約成債市熱門話題,華晨汽車集團破產更出乎外界預料。由去年的地方融資平台(LGFV)到今年的國企違約事件,市場對政府必為國企債務「包底」的「投資信仰」正遭打破,新加坡銀行認為,違約事件明年或進...
財政部日前發布2020年9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資料顯示,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企穩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在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連續4個月實現按年(下同)增...
國企作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經濟主體,其改革是貫穿整個改革開放歷程的核心議題,通過建立市場、創造經濟主體、引入競爭、重塑激勵機制,不僅釋放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潛在動能,也改善了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了要素的有...
【本報訊】內地強調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國企改革被視為推動內循環的關鍵之一。全國國有企業改革3年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周日(27日)召開,提出國企改革3年行動5方面要求,其中提到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
疫情之後,國企最先復工復產,故企業營運狀況也最快復甦。財政部在周三(23日)公布全國國企的收入、利潤總額已連續3個月錄得同比增長,基本回復疫前水平。 【港股追蹤】東亞決定岀售壽險業務 股價曾升逾4%...
內地經濟改革其中一個重點是國企改革,不過要「國退民進」談何容易,中港股市不少大型股份仍然是國企股。 在眾多城市中,深圳可以說是國退民進的模範,在改革開放逾40年後,先後出了華為、中興(00763)、...
財政部4月23日公布,2020年1至3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效益指標同比下降明顯,但3月當月主要經濟指標顯著回升,經濟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國有企業積極推進重大專案、重點工程開工復產,3月當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