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599 個
馬克龍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以巴戰爭的緊張局勢,蔓延至阿拉伯半島的紅海。也門叛軍胡塞武裝(Houthi)在紅海襲擊兩艘商船,強調行動是針對以色列。美軍隨後擊落最少3架胡塞武裝無人機,回應後者的攻擊行為。 胡塞周日(3日)聲稱,兩...
自停戰協議周五結束以來,以方連日來對加沙的襲擊造成平民傷亡,加沙當局昨稱,在過去24小時有700巴人死亡。哈馬斯表明,除非以方停火,否則不會再討論交換人質。 美國就加沙人道狀況加強對以施壓,防長奧斯汀...
以色列指控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處決人質,亦在加沙(Gaza)最大的希法醫院(Al-Shifa)內匿藏人質。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周日(19日)透露,早前證實喪...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通電話指,希望法方為推動中歐關係積極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他也樂見更多法國產品進入中國。 習近平指出,馬克龍今年4月對中國進行訪...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指,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面對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歐應該堅持做互利合作的夥伴。 希望法方為推動中歐關係積極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指要推動中法關係邁...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辦公室周日(19日)宣布,法國準備派遣直升機航母迪克斯穆德號(Dixmude)前往地中海東部,為飽受戰亂的加沙(Gaza)提供醫療援助。【俄烏戰爭】澤...
以巴戰爭踏入第3周,以色列首次承認押後向加沙地區(Gaza)發動地面進攻,但強調戰爭目標未變,仍是摧毀巴勒斯坦激進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然而,即使以軍不惜傷亡進攻加沙,最終如願消滅哈馬斯,以巴...
只要以色列持續壓迫巴勒斯坦,巴人一直未能真正立國的話,下一個類似哈馬斯的激進武裝組織出現,根本是時間問題。 以巴戰爭踏入第3周,以色列首次承認押後向加沙地區(Gaza)發動地面進攻,但強調戰爭目標未變...
巴勒斯坦激進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再釋放兩名以色列老婦,其中一名獲釋的85歲女子形容,被哈馬斯擄走如經歷地獄。 由於卡塔爾與埃及從中調解,哈馬斯周一(23日)稱出於人道主義及兩人健康欠佳,釋放8...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周二(24日)抵達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Tel Aviv),指首要目標為爭取所有人質獲釋,他也呼籲以色列避免擴大衝突。【以巴戰爭】加沙多間醫院停運 ...
西非內陸國家尼日爾(Niger)7月發生政變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宣布從尼日爾撤軍,結束兩國軍事合作,並召回法國駐尼日爾大使。尼日爾軍政府對此表示歡迎,而馬克龍表明,他仍...
意大利傳媒報道,意大利最快在9月退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尋求與中國改簽貿易協議,與中方開展運輸、能源、農業及科技領域的合作。 料涉運輸能源科技合作 「頁報」(Il Foglio)報道指,意大利總理梅洛妮(...
法國騷亂持續之際,當地女歌手伊熱蘭(Izia Higelin)早前於表演現場,提到她想像要向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行私刑,遭外界炮轟。伊熱蘭否認煽動暴亂,指言論為她想像的內容,是...
法國17歲非裔青年納埃爾(Nahel)被警員射殺觸發連日示威,巴黎1名消防員試圖撲熄起火車輛期間死亡。法國民眾響應各地市長號召,周一在市政廳集會,反對暴力。納埃爾的家人強調反對劫掠和破壞,暗示有人利用...
法國連日示威抗議一名17歲非裔青年司機上周被警員射殺,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推遲歷史性訪問德國,並主持安全會議商討。青年司機親人表明反對暴力,更希望法國有所改變。 法國非裔司機遭...
法國連續多日爆發示威,抗議一名17歲非裔青年司機上周被警員射殺。但青年的外祖母周日(2日)表示,她希望外孫之死引發的全國騷亂能夠落幕。 法國示威釀近300警察受傷 逾2000人被捕 法媒引述離世非裔青...
法國連續多日爆發示威,席捲巴黎郊區,並蔓延至其他城鎮,據報最少270名警員受傷,約2,800人被捕,當中3成為未成年。 法國一名17歲非裔青年司機上周被警員射殺後,當地的示威衝突已經持續5晚,但當局加...
法國一名17歲青少年司機被警方射殺後,當地連續多日爆發示威。示威席捲巴黎郊區並蔓延至法國其他城鎮,據報已最少造成270名警員受傷,逾2,000人被捕。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
法國一名17歲青少年司機被警方射殺後,當地連續多日爆發示威。警方表示周六(1日)部署多達4.5萬名警員,鎮壓近日愈發激烈的示威行動。法國政府表明,可能因為狀況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法國17歲司機拒停...
今年3月就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強首次出訪,選擇了德國和法國。應德國總理朔爾茨邀請,李強於上周日(18)至上周三(21日)訪問德國,出席了第7輪中德政府磋商,並應法國政府邀請,於上周三下午至上周五(23日)...
國務院總理李強結束對德國和法國的正式訪問,今日(24日)上午乘坐包機返抵北京。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吳政隆等陪同人員同機抵達。 李強周日(18日)起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在德國訪問期間,李強與德國總理朔...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法國巴黎出席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表示中國旗幟鮮明反對「脫鈎斷鏈」,中歐應跨越分歧尋找共同點,推動更富創造性的合作。 3倡議 推動更富創造性合作 李強周五(23日)在峰會上表明反對貿...
當地時間6月2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巴黎愛麗舍宮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李強表示,中方鼓勵中國企業赴法投資。歡迎法國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李強表示,他訪問法國旨在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並同法方就加強...
國務院總理李強轉抵法國訪問,他昨日(22日)上午同法國總理博爾內(Elisabeth Borne)舉行會談時提到,中歐加強合作是基於各自利益的戰略選擇,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他又就深化中法...
總理李強抵達德國首都柏林,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李強昨日(19日)上午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會面時表示,中方一貫支持開放合作,認為最大的風險是不合作,最大...
芒種時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初種下甚麼因,如今就得到甚麼果。耕田如此,外交也如此! 國際風雲變幻,一對仇家不但不打了,居然還謀劃結盟!他們並非烏克蘭與俄羅斯,而事態有積極進展,倒也不能說沒有美國份...
【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一(5日)在北京會見德國社會民主黨聯合主席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率領的代表團。李強指,中方將持續放寬市場准入,歡迎更多德企來華投資,冀中德攜手維護供應鏈穩定...
中國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應約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雙方圍繞全球性挑戰交換了意見。 王毅表示,總統馬克龍近期在國際多邊平台上的重要表態,體現法方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歐洲各國也更積極同中方開展對話接...
法國新任駐美大使羅梁(Laurent Bili)表示,法國政府認為,就台灣問題與中國對抗並不符合西方最佳利益,並表示台灣目前維持模糊現狀可能對有關各方都是最好結果。 曾擔任法國駐華大使的資深外交官羅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