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42 個
走塑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香港每日平均棄置到堆填區的飲料膠樽,多達500多萬個,反映減塑及回收成效差強人意。在綠惜地球等環保組織的長年倡議下,環保部門正準備推出相關的生產者責任法規(producer responsibilit...
疫情下即棄垃圾激增,綠色和平與本地初創公司合作,上周五起於上環6間咖啡店試行「重用杯借還計劃」半年,顧客只要用手機程式進行登記,可於外賣飲品時使用重用杯,用戶一周內歸還,便不會被罰款。綠色和平期望透過...
疫情下即棄垃圾激增,綠色和平與本地初創公司合作,上周五起於上環6間咖啡店試行「重用杯借還計劃」半年,顧客只要用手機程式進行登記,可於外賣飲品時使用重用杯,用戶一周內歸還,便不會被罰款。綠色和平期望透過...
環保署去年5月完成塑膠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PPRS)公眾諮詢,今年6月再諮詢業界提出替代方案,由政府主導計劃,向本地飲料供應商徵費,再委託承辦商收集膠樽,改為建議由市場營運模式推行,由生產商聘請承...
【本報訊】政府擬將膠袋徵費調高至1元,環保組織綠領行動認為加幅難減少市民使用膠袋意慾,推算本港超市每年派1.7億個膠袋,足以鋪滿125個維園,建議政府應提高徵費至2元,以增加阻嚇性。 75%人指徵費...
人們愈趨重視環保,不少食品相關的行業都推動走塑,惟仍難以應用於預先包裝食品。有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植物塗層,透過噴灑在食品上,防止病原微生物和腐敗微生物以及運輸損壞,期望可成為塑膠食品包裝和容...
【本報訊】自2019年底疫情爆發,對於絕大多數的食品業、餐飲業都造成莫大衝擊,然而番茄醬產業成為其中少數的倖存者,甚至迎來急速的銷售增長。 原因出自於大眾對外賣需求暴增、速食產業需求大量提升,而且不...
環保當「入樽」!老杜指嘅「入樽」唔係打籃球,而係環保署入樽機本周六開始,將逐步增至120部,收集到的塑膠飲料容器會交予合適的本地回收商循環再造,確保轉廢為材。 回收膠樽 第二期周六展開 環保署去年...
藝人王梓軒獲環保促進會舉辦的第10屆「香港綠色日2022」邀請擔任「著綠音樂大使」,他為是次活動創作了一首環保歌及拍攝MV,活動當天首次播放及演出。 活動上梓軒亦邀請了Y.D.Band的張可永(By...
昨為世界環境日,「綠惜地球」連續3年發起灘岸「飲品膠樽品牌調查」,過去一年撿到破紀錄的43,726個廢膠樽,其中排名前5個品牌的膠樽佔總量一半;綠惜地球促新一屆政府盡速提交塑膠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草...
可持續發展理念近年備受關注,可口可樂旗下樽裝水品牌Bonaqua宣布,在香港推出全球首個獨立銷售、並沒有招紙的樽裝礦物質水,下一步將於台灣市場推出。 新產品以激光刻印資料在膠樽,並在樽蓋印上銷售條碼...
該如何遏止購物膠袋棄置量的升勢?立法會議員管浩鳴向環境局獻計:「不如立法全部轉用可降解膠袋」。聽時嚇了一大跳,幸好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覆:「(可降解)情況比你講嘅複雜。」 若放入回收鏈 恐削回收效益 ...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政府,3年內加快「走塑」步伐,包括將膠袋收費由現時5毫加到1元或2元,又建議禁售即棄膠餐具,商場雨傘袋禁止任取。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疫情令市民的生活習慣有改變,尤其飲食文化,...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今日(14日)就管制即棄塑膠公眾參與發表報告,提出24項建議,包括將現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調高至1元或2元。綠色和平今日表示,當局應訂立具前瞻性的目標,務求2030年可重用容器涵蓋5...
有沒有試過回收日本零食包裝?當你翻到包裝袋背面,看到一個日文的、正方形的回收標誌,有時這個標誌下面還會說明包裝袋、膠托等部件分別使用不同塑膠物料。若你不懂日文,就只能「估估下」該如何處理:應該放進回收...
由於消費者在疫下出行受限,普遍會傾向以網購方式代替外出購物,雖然包裝對保障貨物質量起關鍵作用,同時又衍生環保問題。 據環保觸覺去年調查,推算出因網購風氣盛行下,過去一年香港產生約7.8072億件網購...
第5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周三(2日)通過議決,務求在兩年內完成談判。相關條約一旦出台,將會是首條規管塑膠之害的國際條約,難怪UNEA主席Espen Barth Eide形容:「這一天將被載入史...
創業路上必經波折,環保社企V Cycle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史濟民(Eric)在人生低谷時遇上恩師,啟發創業念頭以回饋社會。除了將廢棄膠樽回收再造,變成不同再生產品之外,更以合理薪資聘拾荒老人參與工作,以...
領展(00823)宣布,集團在香港的全線物業,包括75個商場,2月1日起推出「拜拜遮袋」環保行動,停止派發雨傘膠袋,以減低即棄塑膠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領展表示,調查顯示,香港單是一個雨季便消耗及...
新年將至,又是時候大掃除。坊間有不少清潔劑含有化學成分,用得多或會引起皮膚過敏。今集《活得健康啲》教大家如何在家自製天然環保酵素,簡單易整又安全!但提提各位,酵素做好後要等待3個月才能使用。 綠...
食物保鮮期有限,為了避免食物變質,美國哈佛大學聯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研發新型保鮮紙,可以延長食物保鮮期之餘,保鮮紙本身亦可以被生物分解。 【人工智能】中國新研發AI檢察官 根據口頭描述提出...
為鼓勵市民自備可重用餐具,環團綠領行動舉辦「買外賣帶盒走餐具」活動,市民到指定食肆買外賣時,自備食物容器及走即棄餐具,可領取最多5個印花,儲夠20個可換取20元現金券。 港爸身教 薰陶9歲兒環保 ...
為鼓勵市民自備可重用餐具,有環團舉辦「買外賣帶盒走餐具」活動,市民到指定食肆買外賣時自備食物容器及走即棄餐具,可領取最多5個印花,儲夠20個可換取20元現金券。計劃至今已發出約4,000張印花咭,並有...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23日)發表網誌表示,塑膠污染的挑戰迫在眉睫,對可持續發展有所影響。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展開公眾參與活動以向政府提出建議,委員會於9月啓動了公眾互動階段,當中包括探...
【本報訊】港府正籌備管制即棄塑膠,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正開展「管制即棄塑膠公眾參與」諮詢。環團綠領行動認為,該文件未有具體列出所有應受規管的即棄塑膠產品,亦無交代即棄塑膠市場銷售量等數據供市民參考,並未能...
政府在2015年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惟計劃推行至今,膠袋棄置量不減反增,由2015年的日均棄置649公噸,增至去年的804公噸。 有環團認為數字反映膠袋徵費效力減退,建議政府收緊豁免範圍。 ...
可持續發展是近年全球企業最熱門的議題之一,2014年創立、位於倫敦的可持續包裝初創Notpla昨宣布,完成1,000萬英鎊A輪融資,由維港投資領投,原有投資者Astanor Ventures、Lupa...
港府正就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進行公眾諮詢,並將於本月底結束。四大環保團體昨聯合發布調查結果,指去年本港超市、便利店等零售點,售出近2億件包裝的米、即食麵、中式麵及糖,涉及的即棄塑膠包裝總長度近8萬公里,相...
近期政府正就管制即棄塑膠餐具進行公眾諮詢,並將於今個月底結束。環諮會昨日開會時,可持續發展代表表示管制條例應循序漸進,若本地及海外同時規管,未必能一下子取得平衡。惟四個環團於今(7日)聯合發布超市四類...
南澳洲今年3月已經立法禁止使用塑膠即棄餐具,成為澳洲首例。南澳當局計劃進一步「走塑」,明年3月起禁止使用即棄咖啡杯及外賣餐盒。南澳當局已計劃展開咨詢,並指在企業找到替代品前,不會一刀切禁用。 澳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