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矛盾 下頁
共 256 個符合條件的搜尋結果
特朗普政府在餘下任期再針對香港問題,向6名中港官員擲出制裁令,並在涉台問題上採取解除美台交往限制等行動。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已經決定對在涉港、台灣問題上表現惡劣、負有...

本港下月將展開疫苗接種,但中大調查顯示市民接種意慾低,如何提高接種率,讓香港走出困境是當前急務。港府除做好疫苗宣傳外,更要做好接種前的配套措施,以及爭取內地以至更多海外國家地區承認電子針卡,並給予入境...

雖然「熱綫」長開,美國單方面制定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最後因一票異議而「臨門撻Q」,未能獲得參議院一致通過,作梗者正是素來敵視中國、並為香港反對派打氣撑腰的美國極右政客克魯茲,相當諷刺並明確地...

【本報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中年度經貿論壇11月低調取消,原因是中方要求禁止批評者與會,歐盟主辦單位拒絕照辦。 報道引述未具名知情人士說法指出,中方想剔除的與會者,分別是曾公開批評北京處理香港...

美國總統特朗普任期接近尾聲,惟中美緊張關係持續升級。針對11月初美方所謂制裁4名中港官員,中國外交部再宣布反制措施,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4名美國人,實施制裁,禁止入境中國,包括港澳。 中國外交部...

近年部分傳媒報道施政報告時,傾向使用「圈套法」:刻意把洋洋灑灑數萬字的內容,單純「套」在一個影響範圍細的敏感點,再透過煽動港人對內地的不滿情緒,繼而否定全份報告--至於今年「圈套」,則落在鼓勵青年北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月初說,香港並沒有「三權分立」,只有三權分工、互相制衡,此說引來政壇激烈爭論。特首在此刻挑起三權分立議題,相信並非無意,背後是中央要為香港制度「正名」,拉開確立行政主導,抑制立法、司...

中央為香港制定港區國安法,美國對香港制裁一招接一招:繼不承認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制裁11名中港官員後,更強迫港製產品由「香港製造」改貼上「中國製造」標籤、最新又暫停3項雙邊協議,即移交逃犯協定、移交...

新冠肺炎疫情在最近一個星期開始有回穩迹象,新增個案亦跌至每天低於50的數字。政府已宣布「全民檢測計劃」細節,由9月1日開始,為期兩星期,為所有香港居民作核酸檢測。而全民核酸檢測會在不同地區的社區會堂內...

自回歸以來,身份政治可謂備受關注。近年冒出抗拒中國人主觀身份認同的現象,不僅被視為「人心未回歸」的情緒流露與表達,更左右個人的政治立場和投票選擇。 內地出生者 中國人身份認同更強 社會一般認為本地...

【本報訊】香港持續成為中美角力焦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13日)在霍士商業頻道(Fox Business)的訪問表示,香港在中國管治下「永遠無法成功」。 指香港金融中心 將「見鬼去」 特朗普形容,...

近年,特區政府推行不少新的移民政策,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鼓勵內地居民移居香港,當中不少內地移民居港七年後登記成為選民。 自認本土派比例 與港出生者無異 對這些回歸後...

最近本港政治大事不斷發生,成了中美及中國與西方的鬥爭焦點,更危險的台海新焦點也正在形成中。當中美關係正滑入「死亡螺旋」之際,中國領導也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與考驗,前景如何值得關注。 國安法要一劍封喉...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批評,北京企圖檢控海外的港人,包括一名美國公民,形容作法是「長臂管轄」。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香港警方依法通緝疑犯是正當執法行動,亦是各國警方...

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接下來的重點在於如何解決基本法69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所衍生的問題--此問題須分開法律與政治兩部分解答,關鍵在於北京就中美摩擦將對香港作...

近年來,「本土派」一詞成為了香港社會潮語,甚至有人認為本土派是一股可與泛民主派及建制派匹敵的政治力量,並指其冒起擴大了香港社會的政治光譜。 主張保護本地文化 集體回憶 眾所周知,本土派政團在201...

近期輿論不少提起外資撤資對於香港樓市的影響,但正如唐榮之前提及,「新香港人」、在港內地人於今時今日樓市的足迹,比較外資更加普遍,而早前就有一篇對於「港漂」有相當影響的新聞被忽略。 今年初國家財政部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