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496 個
明日大嶼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城規會今日將審議有關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預計在2024年開始詳細設計及申請撥款作勘探工程,目標在2025年底開始填海、最快2033年起入伙。 據早前發展局文件指,在中部水域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
發展局力推交椅洲千公頃人工島填海計劃,再在社交媒體發文解畫,稱填海計劃無違反國策,因國務院管控填海的要求不涵蓋香港,亦非禁止填海。 發展局首先解釋,國務院在2018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濱海濕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8日)發表網誌,講解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她預料可以成為維港都會區的延伸部分,承載一個鄰近中環金融中心的核心商業區,創造27萬個就業機會;人工島提供的住宅用地料可興建19萬至21萬個...
作為明日大嶼願景當中的重點發展,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的人工島工程一直備受關注,項目的總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當中在交椅洲附近的1000公頃人工島將屬「首階段」工程,預計可於2025年開展工...
政府日前公布「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方案,成本估算較原先大增16%至5,800億元。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早(1日)表示,預計首幅填海用地於2028年推出,現仍處於前期規劃及研究階段,未能精準估算造價...
明日大嶼填海方案上立法會諮詢,引起議員們就工程造價、填海時間表等關注,除了關心人工島填海同北部都會區同步發展,對政府財政承擔壓力外,亦有議員關注人口增長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對人工島發展影響。 昨日立法...
【本報訊】發展局公布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方案,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因應經濟下滑,政府調低收入估算,但賣地收益仍然高於成本費用,而政府須小心控制成本;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則反對方案,認為...
教育局今日(21日)宣布,上年度「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合共向3間自資院校批出1.17億元撥款,4個項目分別應對專職醫療、藝術科技、建築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界別的殷切人力需求。香港都會大學...
明日大嶼填海方案曝光,擬在交椅洲興建3個合共1,000公頃的人工島,提供最多21萬伙住宅,最快2025年底動工,當中3成土地10年內供應。項目初步造價估算約5,800億元,4年上升15%。 ...
就港府擬建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配合人工島交通發展;前九鐵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明反對,直斥走綫只顧跨境客和北部都會區居民,漠視屯門約50萬居住人口,若港府強推這方案而不改良,他形容會誓死反對。 按...
明日大嶼填海方案曝光,擬在交椅洲興建3個合共1,000公頃的人工島,提供最多21萬伙住宅,最快2025年底動工,當中3成土地10年內供應。項目初步造價估算約5,800億元,4年上升15%。 過往政府...
明日大嶼最新改為建構3個島嶼,以取代舊有2個的設計,中間由「Y形」水道將彼此分隔。當中最近港島西的A島將規劃為第3個核心商業區,並有鐵路接駁,另外兩個則發展成住宅小區,並且設有一個中央公園。 「Y形...
明日大嶼千公頃人工島方案曝光,據發展局文件指,新方案維持1,000公頃規模,但將改為填海建3個280至380公頃的人工島,當中四分一土地作住宅用途,另有10%作商業及經濟用地,25%為道路,和20%政...
明日大嶼的方案曝光,據發展局文件顯示,將在中部水域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興建3個人工島,提供最多21萬個住宅單位及約5382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預計最快2025年開始填海、2033年入伙,初步預算5...
發展局就明日大嶼千公頃人工島方案諮詢立法會,據當局估算,最新按通脹造價升至5800公頃,地價估值7500億元則較4年前跌23%至34%。發展局發言人指,造價及收入估算只是提供情境測試,現時階段無辦法提...
發展局今天向立法會及傳媒交代最新交椅洲人工島填海計劃,表示計劃將與北部都會並駕齊驅,為香港提供大片土地作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及住宅等發展,促使香港有良好的土地儲備。香港測量師學會表示,歡迎及支持計劃,並認...
明日大嶼千公頃人工島方案曝光,據發展局文件指,在中部水域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興建3個人工島,提供最多21萬個住宅單位及約5382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預計最快2025年開始填海、2033年入伙。項目...
【本報訊】發展局預計於下周公布明日大嶼研究結果,有傳當局擬改變過往兩個人工島圍繞交椅洲的方案,改為行「三島方案」,集中在交椅洲西面的海域,其中一個島將設海濱商業區。 明日大嶼第一期1,000公頃的中...
發展局預計於下周公布明日大嶼研究結果,有傳當局擬改變過往兩個人工島圍繞交椅洲的方案,改為行「三島方案」,集中在交椅洲西面的海域,其中一個島將設海濱商業區。 明日大嶼第一期1000公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闡述新一屆特區政府在各個政策領域上的施政方針。在運輸交通上,除了交通基建先行的策略外,亦會在2023年下半年提出《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的初步建議,並在2025年公...
【本報訊】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原定下周一(19日)討論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方案,不過昨晚突然抽起該議程,據委員會主席謝偉銓透露,為了讓議員們有更多準備及討論時間,故此希望另外開一個特別會議在年底舉行...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原定下周一(19日)討論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方案,不過今晚突然抽起該議程,據委員會主席謝偉銓透露,為了讓議員們有更多準備及討論時間,故此希望另外開一個特別會議在年底舉行。 據謝...
隨着香港房地產興旺,舊區活化市區重建,建築工程及大型發展項目陸續開展,市場對測量師的需求非常殷切。 考牌後加入政府 月薪達10萬 未來香港多個基建項目如「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上馬,測量師更為...
立法會連續第二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動議,主題包括招攬人才企業、土地、房屋、交通等。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經民聯商界(第一)議員林健鋒表示,政府要有整全的房屋政策,令樓市平穩發展,認為興建簡約公屋、壓縮造...
施政報告提及,北部都會區是未來策略發展的據點,將會與大灣區規劃產生協同效應,究竟當中的城市之間在規劃上可如何協調?北都該如何發揮其功能?另外,最新有3宗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申請獲原則性同意,該計劃是否真...
美國今年內接連加息,正式踏入加息周期。究竟加息對樓市打擊多大?近月香港樓價持續偏軟,本港樓價在今年剩餘時間的走勢如何?樓市何時才會復甦?今集請到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與我們分享他的看法。 ...
香港樓價高企的主因之一是住宅供應不足,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利益」往往是導致住宅供應失衡的關鍵要素,強調政府需要莫大的決心才可解決困擾本港的房屋問題。 他表示,政府十分清楚房地產的問...
施政報告指,未來10年,政府將預留約1.11億平方呎總樓面作經濟用途,究竟這對現時整體工商舖市場格局有何影響?而當局亦有意把金鐘道政府合署近四成辦公室樓面面積,遷往北部都會區,這是否意味未來核心商業區...
施政報告指,未來10年政府將預留約1.11億平方呎總樓面作經濟用途。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認為,其分布主要落在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兩個大型計劃,相信會發展創科產業為主,並料未來傳統核...
政府擬修訂城規條例、環評條例等6條法例,將「生地」變「熟地」時間大幅由6年減至4年,預計除了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項目受惠外,綠化地改劃、棕地等短中期供應亦有望加快。 今屆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