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600 個
中醫師 下頁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確定
取消
新冠疫情困擾本港超過3年,全賴醫護謹守崗位抗疫,為市民築起醫療防綫,直到近月終於見到曙光,大眾生活亦逐漸復常。為感謝醫護人員不辭勞苦保障市民健康,香港郵政以「向醫護致敬」為題,4月推售特別郵票及相關郵...
中醫學源遠流長,但本港隨千禧年新一代中醫師畢業,中醫學呈現一番新面貌-年輕、有活力。 天生一張青澀童顏臉的李廣冀,卻因沒有資深中醫師的老練深邃,初出道被病人視為「菜鳥」,收復失地方法是加強裝備自己,...
橙,一種稀鬆平常的水果,吃法不出吃果肉及榨橙汁,但其實從中醫角度,以橙入饌或炮製湯水,能潤肺止咳、健脾化濕,對養生有一定助益。 中醫學上橙屬於橘類科植物,味甘酸、性微涼,註冊中醫師潘健燊指,這特性令...
剛踏入春分,在二十四氣節中春分時節天氣慢慢轉暖,雨水相對增多,而且空氣非常潮濕。「濕」除室外環境,身體的「濕」影響更大,包括身體困倦乏力、頭身重墜、提不起神、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等,也就是中醫常說的「...
有產後媽媽日前在網上發文指,生完BB後性慾大減,陰道似有物件塞住,每次行房也劇痛,懷疑與醫生產後「縫針」有關,令她對房事失去興趣,更擔心影響婚姻關係,同時想問其他媽媽是否有此症狀。帖文一出,即有大批媽...
繼早前屯門醫院新生嬰兒特別護理病房先後有6名嬰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全部病人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陽性反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周一公布香港小童群益會樂緻幼兒園幼稚園(黃大仙)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當中...
本港香港婦聯上月進行「港人生育意願2023」調查,結果顯示有76%受訪者沒有生育打算,創9年以來新高。 這邊廂有人生育意慾低迷,那邊廂一些人卻受不育困擾,據統計,每6對香港夫妻就有一對有不孕的苦惱,...
長期飲凍飲、吹冷氣,女士們小心宮寒找上門!註冊中醫師古鎧綸接受Topick 訪問時便分享一宗案例,指一名年約30歲女士,與丈夫結婚後,久未成孕,於是前來求醫。經過望聞問切,他發現女子除了自小受經痛所困...
現在正值春分時節,天氣開始回暖,雨水漸漸增多,空氣變得非常潮濕,臨近春分這幾天的相對濕度就高達95%,這就是中醫經常所講的「濕重」現象。潮濕天氣會對身體帶來不同影響,兒童最常見的就是濕疹發作,「濕重」...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在疫情3年多期間,人人也強制戴上口罩,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發現不少人也有口罩肌。「因為長期戴上口罩,經常與面部皮膚摩擦,所以造成刺激;同時戴着口罩難免侷促,令被口罩覆蓋的皮膚範圍,經常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出...
濕疹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發生在兒童身上的濕疹,又稱為「小兒濕瘡」。小兒濕疹病因複雜,多因「風、濕、熱邪」客於肌膚,特徵是經久不愈,反覆發作。就臨牀所見,濕疹寶寶大多是因先天脾胃較為虛弱,致濕氣困脾...
小朋友睡覺的時間,如果發出「咯吱咯吱」的怪聲響,很可能就是出現「磨牙症」,中醫又稱為「齘齒」。磨牙症指的是除正常咀嚼、說話以外,牙齒間的相互摩擦現象,夜間磨牙是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5億元,助力本地中醫藥發展。民建聯今公布「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17項建議,包括建議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分擔香港整體醫療壓力。 談到目前中醫的發展問...
「早洩」和「陽痿」是男士們最難以啓齒的性功能障礙,有統計更指有1至3成男性受到此困擾,即使是血氣方剛的年輕男士,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台灣有中醫師表示,6個壞習慣是男生們每天都會做但卻「渾然不知」,從而...
3月6日為驚蟄,代表冬去春來,正式踏入初春的時份。註冊中醫師陳秋如提醒,在這個兩季交接轉換的時間,需要注重保健,更提供多個養生貼士,以健康的體魄迎接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 驚蟄是一年之中氣溫回升最快的...
驚蟄來到,除「打小人」外,亦表示是天氣回暖,且乍暖還寒,人會容易生病,今年迎來疫情後首個「無罩」驚蟄,保護身體都相當重要。 據陳心怡中醫師表示,驚蟄是春雷出現時分,冬季陽氣藏於泥土,冬眠動物經歷了一...
來到24節氣中的「驚蟄」,氣溫乍暖還寒,冷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因此春季的細菌、病毒都活躍起來。康河中醫診所顧問中醫師劉潔瑩回覆TOPick查詢時指,由於小孩免疫系統還未完善,在「驚蟄」時節,是3大兒...
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博士特別為大家介入一款湯水適合現時飲用, 以增強體質,益氣固表。 最新影片: 徐澤昌博直言,今日是兩年半以來第一次可以合法除罩的日子,對於是否繼續戴口...
財政預算案建議,向中醫藥發展基金(詳見「中醫藥基金促發展」)再注資5億元,以開展更多項目,提升行業能力,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政府以撥款,進一步實際推動中醫藥發展,值得一讚。因中醫和中藥,不單可透過基...
走上大街,總不時見到傳統的涼茶舖,不少人平日喜歡飲用不同的涼茶來清熱降火。註冊中醫師梁志軒提醒,坊間的涼茶種類眾多,卻絕不能當解渴飲料隨便飲,宜先了解涼茶功效是否適合自己體質才飲用。 最新影片: ...
性生活是維繫夫妻關係重要一環,想成功誕子,不少人都會著意「房中術」。中醫師余雅雯最近就在Facebook專頁講解行房最佳時辰,並分享一款簡單茶飲的材料及做法,以增進性福指數。 最新影片: 中醫...
2月19日是24節氣中的「雨水」,初春節氣之一,空氣濕潤,是養生的好時機。康河中醫診所顧問中醫師古鎧綸指「雨水」時節有一類食物不宜吃,免加重腸胃負擔, 同時推介兩款款食譜,讓一家大細可以調理腸胃。 ...
本港近日天氣潮濕有霧,多區能見度降至100米左右,大部分地區相對濕度維持90%以上,大埔及將軍澳更達100%。濕重天氣令人容易疲倦,昏昏欲睡,此時可跟中醫師推介,烹煮飲用健脾祛濕的湯水。 最新影片:...
一名病人2015年向中醫診所提供個人資料,但被從未問症的診所前醫師發WhatsApp訊息,宣傳她新任職診所的中醫藥服務。東區裁判法院今(10日)裁定,中醫師兩項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直接促銷的罪行罪名成...
天文台預測一道冷鋒會在2月14日早上橫過廣東,氣溫顯著轉涼,2月15日最低溫度將跌至最低14度,大家又要準備做足保暖措施,註冊中醫師徐澤昌即教大家注意3大關鍵保暖穴位,同時亦可自製1款簡易早餐對抗冷鋒...
渣打馬拉松於周日(11日)舉行,天文台預計當日天氣濕暖,氣溫回升至20度,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周志豪提醒,跑手可於比賽前後飲用五花茶及「清保涼」,有助健脾祛濕,並提供比賽前中後的穴位按...
有孕婦在懷孕後期會「清胎毒」,否則擔心嬰兒出生後皮膚易變差。究竟胎毒是甚麼?清胎毒會否引發早產的風險?TOPick訪問註冊中醫師林婉珺向各位孕媽媽拆解當中的迷思,醫師並推介了2款溫和清胎毒的湯水和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