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科技大學日前舉行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向6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大學院士,包括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讚揚6人的成就、對社會貢獻及對科大支持。 另4人亦獲表揚 科大指鄭志剛是新...

今日
鄭志剛李慧詩  科大頒榮譽院士

政府已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下,與醫管局制定雙向轉介機制,家庭醫生若評估參與者有臨床需要,如病情欠佳或出現併發症,可按指引安排其到醫管局指定的內科專科門診接受屬一次性質的內科專科諮詢,經專科醫...

今日
雙向轉介控病情 發展空間大

醫務衞生局昨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將在11月中推出,為期3年,45歲或以上且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在「共付」模式下獲政府資助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篩查及治療。當局新公布的篩查及...

今日
慢病共治11月推 3年篩查20萬人

台灣組合S.H.E成員Selina(任家萱)在本月初喜獲麟兒,她表示等不到胎動就提前入院,透過注射催生針再自然分娩,但兒子剛出生時一度肺積水,需要住保溫箱外還要插喉等,雖然兒子事後無恙,但新手媽媽的她...

今日
S.H.E成員任家萱 兒子患新生兒肺積水 兒科醫生解釋此症箇中因由

電燈令我們可以擺脫晝夜的束縛,讓大家在本來沒有光綫的夜晚,也可以得到燈光的照射,繼續工作或玩樂,於是衍生出一批「貓頭鷹族」。他們喜歡在晚間活動,甚至愈夜愈精神,日光日白時則寧願睡覺。但這種日夜顛倒的生...

今日
做隻「貓頭鷹」 原來好傷身?

00:10 今日市况09:05 01801 信達生物10:40 00700 騰訊11:07 03933 聯邦制藥15:31 01415 高偉電子15:43 00981 中芯國際16:05 00941 ...

19:15 2023/09/25
【青姐話】多事之秋 好淡隻揪

心臟病是常見的致命殺手。台灣一名醫生早前突感胸痛、胸悶,左肩和下巴出現酸痛,他意識到可能是心肌梗塞,趕緊報警求助,送院檢查後發現一條血管幾乎100%阻塞,所幸及時治療,成功保住性命。最新影片:台灣急診...

12:07 2023/09/25
【心肌梗塞】男子心口翳左肩痛急求醫 揭心肌梗塞血管阻塞近100%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數據顯示,英格蘭地區上年度(截至每年4月初)有2,534萬人次到急症室求診,按年增近百萬人或4%,輪候時間超過12小時的患者更急增8成。 英國公營醫療系統長期受壓,再加上醫...

2023/09/23
英急症室求診增4% 輪候逾12小時者飈8成

近日,有港女於網上發文分享,指自己過去4年疑因讀大學的學業壓力,證實患上焦慮抑鬱症。經過精神科藥物治療及心理專家咨詢後,目前病情已穩定可停藥。而她強調,自己是靠一個關鍵令病情得以好轉。最新影片推介:有...

18:00 2023/09/22
【情緒病】港女焦慮抑鬱苦纏4年 曾咬到10指流血欲跳樓輕生分享1康復關鍵

英國公營醫療系統長期受壓,再加上國民保健服務(NHS)醫護罷工,加劇患者對急症室服務的需求。NHS數據顯示,英格蘭2022至2023年度有2,534萬人次到急症室求診,按年增加近百萬人,輪候時間超過1...

16:00 2023/09/22
英急症室去年多百萬患者求診 NHS醫護罷工加劇需求

即使美國利率快見頂,高利率環境仍要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個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愈來愈少人對自身財務狀況有信心,即使是百萬富翁亦無安全感。然而,富人們自有一套財務措施來改善他們的長遠福祉。本文分享富裕人...

08:30 2023/09/22
【理財加油站】百萬富豪3個必學理財習慣 跌市中自救必學

醫管局今年推行「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醫管局主席范鴻齡透露,將安排本地西醫及中醫到內地醫院短期實習,讓交流變為雙向;同時局方也計劃大灣區醫院購買服務,惟認為需先落實醫療數據「過河」。 「大灣區醫...

2023/09/22
擬安排中西醫 內地醫院短期實習

公立醫院醫護流失率稍為回落,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出席醫管局大會後會見傳媒,指截至7月底,過去12個月全職醫生及護士的流失率為6.9%及10.3%,分別較4月底輕微下降0.2及0.6個百分點,醫護人手也錄...

2023/09/22
醫局流失率放緩 醫護錄淨增長

近日,馬來西亞發生一宗悲劇,一名男子因呼吸困難暈倒,醫生隨即為他施行心肺復甦法(CPR)搶救,最終成功保住性命,惟一直留守兒子身邊的媽媽卻突然心臟病發,最終搶救不治。最新影片推介:馬來西亞醫生Syaz...

18:51 2023/09/21
【猝死危機】兒子呼吸困難暈倒送院急救成功 媽媽卻突心臟病發倒地亡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今(21日)在記者會中表示,自4月份推環球搶人才計畫後截止昨日共取錄130位非本地培訓醫生,主要來自英國及澳洲,亦有來自馬來西亞、紐西蘭、荷蘭及愛爾蘭等地,其中80人已簽同意聘書,有1...

18:27 2023/09/21
【醫管局】醫護流失率輕微下跌 已聘80名海外醫生

科技日益進步,人工智能可惠及人類的福祉難以想像之大。美國一名4歲小孩飽受疼痛折磨3年,其間訪尋名醫均找不到原因,在極其無助的情況下,其母親把他的一切狀況資料都輸入ChatGPT,最終得出了一個答案而對...

18:12 2023/09/21
【人工智能】兒子病魔折磨3年尋17名醫生不果 母親無奈求助ChatGPT成功診斷

都市人生活繁忙,胃痛胃病十分普遍。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指有一名43歲男性工程師因工作壓力大,長期有胃潰瘍困擾,食藥後有改善卻總是復發。其後病人在醫生建議下多食一類食物,再配合治療,病況終迎來好轉。最新...

17:52 2023/09/21
【胃潰瘍】長期胃潰瘍一年照3次胃鏡 43歲工程師配合治療轉吃1種食物病情好轉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容易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台灣有一名40歲男子因「瞓捩頸」求醫,惟吃了藥後不但無好轉,症狀還愈來愈嚴重。結果醫生檢查發現,其血管大小是正常人的一半,且已經有點硬化。但因男子持續受到...

17:10 2023/09/21
【肩頸痠痛】男子瞓捩頸無好轉檢查竟發現「小中風」 醫生警告:1情況要放鬆

為配合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發展,醫務衞生局今日(21日)宣布,由10月6日起,只容許已加入《基層醫療指南》的醫生參與政府資助的多項基層醫療健康計劃,包括長者醫療券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和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

16:37 2023/09/21
【基層醫療】10.6起限列《基層醫療指南》醫生參與計劃 設兩個月寬限  

兩年前,當時44歲的陳小姐(化名),購入一份保額為6萬美元(約為46萬8千港幣)的危疾保險,以備不時之需。今年年初,陳小姐因久咳不愈而檢查。兩週後,陳小姐被證實確診第四期肺腺癌。雖知抗癌之路不易走,但...

08:00 2023/09/21
【保險拖數?】 癌症第四期 索償卻遭拖延 欠親友一身債

英國醫學會(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BMA)的英格蘭顧問醫生本周罷工,更為首次與初級醫生聯合罷工。BMA顧問醫生委員會向提出新方案,指如果今年獲加薪12%就會停止罷...

16:00 2023/09/20
英顧問醫生倡新方案 今年獲加薪12%願停止罷工

做運動要量力而為。印度日前發生一宗意外,一名男大學生在健身室使用跑步機時,走到一半突然「癱軟倒地」,並有抽搐徵狀,疑似心臟病發,送院急救後證實不治。過程都被健身室的閉路電視全拍下來,引發網民熱議。最新...

13:49 2023/09/20
【心臟危機】跑步機上突癱倒抽搐 印度19歲男大學生疑心臟病發身亡

鼻子出現異狀要多加留意。近日,有台灣醫生分享案例,指有名40歲男子鼻塞8個月,以為是過敏,結果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竟罹患罕見惡性的鼻竇腫瘤。醫生提醒,出現一種情況就要提高警覺。最新影片推介:台灣耳鼻喉科...

11:50 2023/09/20
【惡性腫瘤】男子鼻塞8個月以為過敏 檢查竟患罕見惡性鼻竇腫瘤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生雖能獨立工作,惟部分介入性的醫療程序,例如支氣管內窺鏡檢查,則不能夠獨自進行。醫委會成員、執業律師林志釉向本報表示,大灣區醫生註冊後,理論上可進行其接受訓練科目的醫療程序,故相信是醫...

2023/09/20
部分介入性醫療程序 不獲獨自進行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推行近半年,現有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於3個聯網工作,當局擬將計劃恒常化,並擴大人數、醫生參與的專科科目等。有來自廣東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大灣區醫生表示,本...

2023/09/20
灣區醫生港工作 讚臨床管理堪學習

在香港讀醫科都是尖子,但懸壺濟世不能只看學歷,個性是否適合也十分重要。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曹忠豪大學時期本選修管理,之後投入化學懷抱,最終心繫醫學,千迴百轉眾裏尋它,他覺得很值得,做自己喜歡的事,人...

2023/09/20
曹忠豪醫生 難忘911炭疽菌事件病人 竭力思索抽絲剝繭治療方法

出現流感症狀切勿輕視,否則問題可大可小。美國一名14歲少年近日患上流感,起初以為是普通流感,未料病情突然加劇,送院急救後竟要切除四肢保命。最新影片推介:據《紐約郵報》報道,美國田納西州14歲少年Mat...

18:39 2023/09/19
【感染流感】以為患普通流感14歲少年突失呼吸心跳 揭患1重病需四肢全截保命

不少近視的人士為了方便美觀,會選擇配戴隱形眼鏡。但近日内地一名47歲的女子,因配戴隱形眼鏡30年,且每天戴超過12小時,發現視力愈來愈模糊。最終求醫檢查發現,其雙眼角膜竟長滿血管。最新影片推介:據内地...

18:03 2023/09/19
【隱形眼鏡】日戴con12小時逾30年 貪靚女視力模糊驚揭角膜長滿血管

食物一定要徹底煮熟才能進食。美國加州一名40歲的女子,日前在市場買了1條羅非魚回家,但未經完全煮熟即食用,結果竟出現四肢、嘴唇發黑等症狀,緊急送院後發現感染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

12:06 2023/09/18
【食用安全】女子食未煮熟羅非鱼 染創傷弧菌腎臟衰竭需截肢保命

中文大學醫學院上周六舉行第10屆新生白袍典禮,是院長陳家亮最後一次以院長身份主持新生白袍典禮。他表示,「非常幸運可以與一群永遠將學生放在首位的教職員一起同工,此後,我將繼續追夢,實現我的理想。我也希望...

2023/09/18
陳家亮卸任院長前 出席新生白袍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