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下頁

搜尋結果 600 個

不限時間


  • 不限時間
  • 最近 24 小時內
  • 最近 1 星期
  • 最近 1 個月
  • 最近 1 年
  • 自定範圍
  • -

    確定

    取消

不想孩子矮人一截,家長就要好好把握小朋友的黃金長高期,萬一期間發現小朋友有異樣,包括身高長期落後於人、性徵過早出現等,就要盡快求醫,趁生長板還未閉合前,仍有長高的機會! 台灣新北板橋骨科醫生陳鈺泓在...

13:19 2023/03/20
【兒童長高】把握孩子急速長高黃金期 醫生勸勿錯過︰生長板閉合就不再增高

糖尿病是常見都市病之一,與飲食因素息息相關。台灣有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中年漢在1個月內瘦了10公斤(22磅),原以為是健身有成,但經檢測後卻發現,血糖值竟飆升至297,確定自己患上糖尿病。 最新影片...

10:53 2023/03/19
【糖尿病殺手】男子1個月內暴瘦10公斤確診糖尿病 一個長年飲食習慣致病

人口老化、出生率下降,以至新冠疫情爆發等因素,使人才短缺問題成為近年的全球現象。ManpowerGroup在年初訪問了全球38,846名僱主,77%受訪僱主表示面對人才短缺問題和招聘困難,較去年增長2...

10:00 2023/03/18
【搶人才】港人才荒創17年高位 AI熱潮科技人搶手

醫管局近年力推退休醫生延任計劃,不過醫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年資較淺的公立醫生亦有明顯離職潮。去年度年資1年至少於6年的年輕醫生,以及11至16年的具資歷醫生,兩類「新力軍」流失最嚴重。當中年資...

2023/03/18
年資1至5年 106人離職冠各組別

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潮加劇,據醫務衞生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去年離職的484名醫生當中,86%均是非退休理由離職。各專科中,深切治療部及放射科為重災區,多個職系流失率達3成以上;港島東3名高級醫生離職,...

2023/03/18
醫生流失加劇 ICU放射科重災

自3月初全面取消口罩令,室內室外甚至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強制佩戴口罩。不過,放寬近一個月,學校相繼有零星的上呼吸道和腸病毒爆發,小朋友抵抗力未成熟發展,現在除下口罩,究竟是否適合? 香港港安醫院...

2023/03/18
小朋友適時佩戴口罩 疫後預防傳染病

公立醫院醫生流失潮加劇,據醫務衞生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去年離職的484名醫生當中,86%均是非退休理由離職。各專科中,深切治療部及放射科為重災區,多個職系流失率達3成以上;港島東3名高級醫生離職,...

00:00 2023/03/18
【醫生流失】公院多科流失率達4成以上 深切治療及放射科醫生流失嚴重 

醫管局近年力推退休醫生延任計劃,不過醫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年資較淺的公立醫生亦有明顯離職潮。去年度年資1年至少於6年的年輕醫生,以及11年至16年的具資歷醫生,兩類「新力軍」流失最嚴重。當中年...

00:00 2023/03/18
【醫生流失】逾百名離職醫生年資少於6年 年輕醫生流失冠絕各組別

自3月初全面取消口罩令,室內室外甚至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不需要強制佩戴口罩。不過,放寬近一個月,學校相繼有零星的上呼吸道和腸病毒爆發,小朋友抵抗力未成熟發展,現在除下口罩,究竟是否適合? 香港港安醫院...

16:48 2023/03/17
【兒童健康】口罩令解除孩子還戴不戴口罩? 傳染病科醫生提供兒童健康貼士

柬埔寨發生一宗恐怖醫療事故。一名懷孕4個月的女子,去年11月不幸小產,在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時,醫生卻誤將女子的腸道當作胎盤切除。女子在輾轉3個月治療後,終告不治。當地衛生部介入調查後,發現執刀醫生是無牌...

13:37 2023/03/17
【醫療事故】女子人工流產手術出錯 治療3個月後不治

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名女大學生柏克(Liza Burke)趁著春假(Spring Break),與一群好友到墨西哥度假狂歡。但是某天早上起來時卻突然覺得强烈的頭痛,於是吃了止痛藥後在家休息,然而朋...

11:53 2023/03/17
【偏頭痛】22歲大學生畢業前旅行 現強烈偏頭痛腦出血陷昏迷

尿道炎是常見的婦女病,會引起排尿灼熱、疼痛等症狀。要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可從生活習慣上入手,有泌尿科醫生分享了6大貼士,當中提到有一種飲品可減低患尿道炎的機會。 最新影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

11:47 2023/03/17
【尿道炎】尿頻小便疼痛恐患尿道炎 醫生教6大貼士:1種飲品預防泌尿道感染

英國政府與醫護人員工會達成協議,雙方同意未來兩年加薪方案,結束長達數月﹑嚴重影響國民保健服務(NHS)的罷工行動。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對此感到高興。 Banksy塗鴉新作變頹垣敗瓦 ...

10:47 2023/03/17
英醫護工會同意加薪方案 取消繼續罷工

口罩令上月解除,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的上呼吸道感染較對上多年有所增加,近期按月增加3至5成,相信部分原因是除罩導致傳染。 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則表示,需入院等嚴重個案約佔3成...

2023/03/17
上呼吸道感染增逾3成 料涉除罩

英國勞動力不足,企業請不到人,已不是甚麼新聞,2022年第四季英國職位空缺數量達115萬個,較疫前高42%,較金融海嘯後十年的平均水平高76%,最近失業率是3.7%。企業有生意無人手,填補勞動力缺口早...

22:10 2023/03/16
英國預算案 劍指人手荒

人工智能(AI)成為近期熱門話題,各大科企都爭先推出不同的AI產品及服務。在Google「The Check Up」年度活動中,宣布推出Google的醫學大型語言模型Med-PaLM更新版,以及AI健...

19:00 2023/03/16
【AI應用】Google加強AI健康研究 推醫學語言模型Med-PaLM 2

洗腎近年呈年輕化趨勢,而洗腎過去被認為一定是飲食過鹹所致。不過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表示,吃太甜比吃太鹹更容易導致洗腎,且若一周喝飲料超過7次,則可能8年後就會出現腎衰竭。 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發炎是...

18:54 2023/03/16
【腎衰竭】吃太甜反更易導致洗腎 醫揭每日喝1飲料8年後恐腎衰竭

咬指甲不僅令手指變得不美觀,還可能引發惡疾。一名13歲少年因咬指甲上癮,導致指頭化膿,連骨頭都被嚴重感染,患上急性骨髓炎險截肢。 最新影片: 綜合内地媒體報道,湖南一名13歲少年平日就喜歡啃咬...

14:37 2023/03/16
【不良習慣】13歲少年咬指甲上癮 食指腫脹揭患急性骨髓炎險截肢

每逢稅季臨近,保險公司都會大力宣傳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VHIS)。可是,市面上自願醫保眾多,邊款產品保障好?是次我們比較6款大型跨國保險公司的皇牌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它們大部份獲10 Life 5...

13:01 2023/03/16
【扣税2023】自願醫保額外保障差異大 哪一間主要危疾可豁免自付費?

陪女友驗孕自己卻中獎?台灣一名男子日前求醫,表示自己陪女友驗孕,沒想到女友的驗孕棒呈「一條線」,顯示為陰性;他卻出現「兩條線」,顯示為陽,因此前來就診。 最新影片: 據Facebook專頁「泌...

11:27 2023/03/16
【睪丸癌】男子陪女友一齊驗孕 驚見自己呈2條線醫揭原因

發展創新科技不但是國際大趨勢,更是推動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造就市場對科技人才的需求持續高企。在ManpowerGroup年第二季的「就業展望調查」報告中,資訊科技業的就業展望指數為50%,僅次於通...

2023/03/16
AI熱潮科技人搶手 港府力吸外地專才

隨着ChatGPT應用層面愈趨廣泛,各界也對人工智能(AI)進行更深入的探索,期望能將技術引入不同領域,減輕人類工作量及提升工作效率。例如近日就出現將生成式AI引入醫療保健領域的討論。 有專家指,該...

2023/03/15
生成式AI引入醫療業 減醫生負擔

移民後要適應當地環境及氣候,不少人都會先病一輪。有移民英國的港爸媽在社交平台分享,子女去到英國後不斷病,當中有媽媽稱4歲女兒狂咳,即使求診醫生只說「無藥食」、「唔使食藥」,最終咳足一個月才好過來。 ...

17:57 2023/03/14
【移民英國】移英港媽為子女不停病煩惱 4歲女狂咳一個月醫生話無藥食

校園霸凌不是新鮮事,近日韓劇「黑暗榮耀2」再掀起全城熱話,讓人十分關注當孩子成為霸凌的受害者時,作為父母更是心痛萬分,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然而,面對校園霸凌,父母不能無所作為,兒童發展及升學專家K...

11:50 2023/03/14
【校園霸凌】當發現子女遭受霸凌 專家提醒父母最忌這樣做會弄巧反拙

「拉椅子惡作劇」在學校不時發生,家長真的要讓孩子知道其造成的後遺症可以非常嚴重。馬來西亞一名12歲女童星日前在片場進行綵排時,發生椅子突被拉走的意外,終引致她腰、臀部骨折,病情嚴重至面臨尿失禁問題,須...

11:15 2023/03/14
【恐怖意外】12歲女童星綵排時椅子突被人拉走 致骨折失禁無法自理

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正往往對兩性關係充滿好奇心,但如果互動界線沒有拿捏適當,可能會換來嚴重的後果。日前一名私人補習老師上網求助指其中六學生聲稱「有咗BB」,向她尋求建議,惟私補老師也「唔知點答佢」,遂網...

10:00 2023/03/14
【珠胎暗結】中學女生懷孕暗地求助私補老師 老師不知所措網上求助【附專業建議】

香港自1月8日起與內地全面通關,市面漸歸熱鬧,加上自本月1日起撤銷口罩令這最後一道防疫措施,標誌着社會全面復常,街道上人氣滿滿,內地和海外旅客重臨,市道生氣勃勃。 不過,在這個復甦初階段,很多行業卻...

2023/03/14
打破行業屏障 應對疫後人才荒

女性衛生用品種類繁多,使用事項需特別留意。台灣有婦產科醫生分享,一名32歲人妻多了與丈夫親熱,而每次親熱時,她的陰道右下處總會感到疼痛,並伴隨刺裂痛感。人妻原以為只是自己太久沒有行房所致,到做例行抹片...

17:35 2023/03/13
【女性護理】人妻每次親熱感疼痛撕裂 求醫揭下身藏1物發臭

內地多名媒體人透露,曾揭發北京沙士疫情的退休軍醫蔣彥永逝世,終年91歲。 著名媒體人王志安在Twitter宣布:「非典事件中的吹哨人蔣彥勇醫生,於3月12日下午3點39分去世。2003年4月8日...

16:44 2023/03/13
曾揭北京沙士疫情 傳退休軍醫蔣彥永逝世 終年91歲

夜闌人靜,忽然收到一位已移居海外多年的老朋友的 WhatsApp 訊息。他一向喜愛閱讀,可算得上是博覽群書。他素知我為人懶惰,不會花時間品嚐書籍,所以他把一本只有十多頁的漫畫小品傳送给我。這本作品叫《...

14:41 2023/03/13
【院長週記】從10分鐘小品感悟人生 陳家亮:活着每一個瞬間都是自己